上海財經大學圖館

上海財經大學圖館

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的歷史久長,其淵源可以追溯至1921年建立的東南大學分設的上海商科大學圖書室。1978年復校以來,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圖書館的建設不斷推進。1983年,3000多平方米的館舍(現為分館)在中山北一路校區落成;1988年在國定路校區又新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圖書館。2006年,在武川路校區利用原廠房又改建了一座30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館舍,閱覽室座位總數上升到2000多座。

基本信息

歷史

上海財經大學圖館上海財經大學圖館
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的歷史久長,其淵源可以追溯至1921 年建立的東南大學分設的上海商科大學圖書室。1978年復校以來,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圖書館的建設不斷推進。1983年,3000多平方米的館舍(現為分館)在中山北一路校區落成;1988年在國定路校區又新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圖書館。2006年,在武川路校區利用原廠房又改建了一座30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館舍,閱覽室座位總數上升到2000多座。

館藏

截止到2006年底,館藏文獻資源總量199.5萬冊,生均131.7冊。其中,紙質文獻總量124.7萬冊,電子文獻總量74.8萬冊。擁有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11種,電子圖書3種,學位論文資料庫4種,統計分析資料庫15種,並自建特色資料庫4個,各類鏡像數據18T,在校內形成相當數量的用戶群,在上海地區乃至全國高校圖書館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初步構建起一個具有財經特色的數字資源及服務體系。

服務

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我館成為世界銀行指定收藏館;90年代中期,圖書館與會計學院合作成立會計資料研究中心;90年代後期,先後與英國鷹星保險公司、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和瑞士再保險公司合作成立保險精算資料研究中心;2000年10月,與經濟學院合作成立理論經濟學資料中心暨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訓基地圖書資料室;2002年9月,在全國工商管理工作指導委員會授權下,與各大出版社合作成立外國MBA教材中心;2004年,與世界銀行合作又有實質性突破,獲得世界銀行授權,為我校開通其電子資源網站檢索服務;2005年,圖書館又成功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授權,成為IMF指定收藏館,免費獲得其出版物和其它信息產品。2003年,圖書館與人文學院、法學院等4個院系合作,分別成立了4個專業資料研究中心,專心致力於專業資源的開發研究與個性化服務探索。
圖書館是教育部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館,是CALIS成員館、上海地區文獻資源共享協作網成員館、上海教育網路圖書館成員館,並與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台灣逢甲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幾十家圖書館建立了文獻交換、網上文獻傳遞及共建共享等合作關係,提升了圖書館在同類高校圖書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部門

圖書館內設有採訪部、編目部、流通部、閱覽部、信息技術部、讀者服務部、特藏部、369分館及辦公室、9個部門。現有在職職工65人,現任館長為李笑野博士,全體員工精誠團結,秉承“讀者第一、服務至上”辦館宗旨,堅持“以特色謀求合作,以合作拓展特色”的辦館戰略思想,致力於開架服務、免費服務、優質服務和個性化服務,為廣大用戶提供有力的文獻保障。

館長

李笑野,文學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專業為中國文學批評史。現為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館長,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兩漢文學與文化。

主要學術成果:《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人生旅途的洗禮——中國禮儀》,瀋陽出版社;《周易要義》,與導師蔣凡合著,光明日報出版社;《中國詩學,中國詩歌史》,與張晶教授合著,東方出版中心;參加過《中國象徵文化》、《詩經百科辭典》等五部書的撰寫,在《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人文雜誌》、《復旦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三十幾篇研討古代文學、古代思想、古典美學的學術文章。主要開設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大學語文、中國詩歌史、《周易》與中國傳統文化、先秦神話與寓言、漢字與中國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