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廣東財經大學是一所原隸屬國家商業部,前身是廣東法商大學、廣東商學院。現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法務部共同建設的省立重點大學,為中國大陸一所法律和商科為教學特色的高等學府,是國家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定點高校之一。2006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民辦本科獨立學院,由廣東著名學府、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與廣州太陽城集團聯合創辦,是一所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工學等學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由廣東財經大學負責教學組織和管理工作,以保證辦學質量,2008年被知名媒體《南方都市報》評為廣東省“十佳”獨立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學院坐落在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廣州市增城荔城街,校園占地面積1200多畝,建築總面積32萬平方米。有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實驗樓、國際會議中心、學生公寓、教師公寓、學生飯堂;配備有一批現代化多媒體教室、會計實訓室、實驗室、語音室、電腦室、汽車實驗車間、模擬法庭等教學設施。按國家標準建設了400米標準田徑場、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等體育活動場所。學院中央圖書館建築氣勢恢宏,建築面積3.05萬平方米,藏書55萬冊,電子圖書33萬冊,現有28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8000多人。
廣東商學院正式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經教育部同意,廣東商學院華商校名即將作相應變更,由原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華商學院堅持以培養套用型人才為目標,誠信辦學,自開辦以來廣受社會認可,辦學事跡陸續被各大媒體報導。經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博覽會組委會、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評選,學院榮獲2008年“廣東省十佳獨立學院”、2010年“廣東民辦教育突出貢獻獎”、“廣東最具就業競爭力獨立學院”、2011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等稱號。

師資力量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辦學以來,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學院建設的重要工程之一。在師資隊伍建設中,緊緊圍繞學科專業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從學院實際出發,不斷加大人才培養與引進力度,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師資隊伍的競爭力。通過不斷發展,初步建立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為帶頭人,講師、經濟師、會計師、工程師為骨幹,結構基本合理、能夠滿足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的教師隊伍。
學院有教師598人,其中專任教師526人,外聘外籍教師61人。師資隊伍規模達到550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務的70人,占師資隊伍總數的12.7%,副高級職務的73人,占師資隊伍總數的13.3%,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123人,占師資隊伍總數的22.4%。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315人,占專任教師的59.9%。
教師中具有中山大學等其他高校博士生導師資格的5人、碩士生導師資格的20人。入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1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增城市優秀教師4人。

院系設定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華商學院的學系專業設定對接廣東財大傳統優勢,設有八系28個本科專業。學科門類較為齊全,校生11000多人。各學系專業分別承接廣東財大會計學院、經濟學院、外語學院、人文學院、信息學院、旅遊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學院,由廣東財大負責教學組織和管理工作。
學系專業名稱
會計系>>會計學 (註冊會計師方向) 、(金融會計方向)、財務管理
經濟系>>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工程、國際商務經濟統計學
工商管理系>>市場行銷商務策劃管理方向)、物流管理旅遊管理
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信息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
文學系>>新聞學、廣告學、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外語系>>英語、日語。
藝術系>>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動畫、數碼影像、視覺傳達設計

專業介紹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一、會計系
會計系是專業培養財會類高中等專業人才的院系,現有教師95人(含外聘),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講師24人。現有本科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兩個專業,專科會計學一個專業,截止2011年9月有本科2008級、2009級和2010級學生2571人,專科1296人,本學年新增2011級本科1439人,專科425人,專插本學生84人,總計學生5815人,是全院規模最大的系。
二、經濟系
經濟系是現有本科國際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統計學三個專業,本科學生1700名。現有專職教師58名,教師中的絕大部分都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導師1人、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有6人,是一支年輕充滿朝氣,又有一定教學經驗的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
三、工商管理系
該系現有教職工58人,專任教師41人,其中正、副教授6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5%以上。設有市場行銷、市場行銷(商業策劃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4個本科專業,市場行銷、物流管理、連鎖經營管理3個專科專業,在校全日制學生達3021人。並設有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3個教研室,建有市場行銷仿真、物流管理仿真、ERP、電子沙盤和人力資源等四間實驗室,積極聯繫了喜洋洋等多家實習基地。
四、旅遊管理系
該系開設了旅遊管理專業(酒店管理方向)本科和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專科兩個專業。旅遊管理專業(酒店管理方向)本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富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具有紮實的旅遊管理理論和酒店管理理論基礎,系統地掌握旅遊與酒店的基本理論、實務及相關知識,具有較高的外語計算機套用水平,較強的公關協調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五、文學系
文學系現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對外漢語三個本科專業和文秘、法律事務兩個專科專業。在廣東省首次新增學士學位授權的評估中,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雙雙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文學系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中,有正、副教授7人,其中1位博士生導師,兩位碩士生導師;講師10人,博士1人,碩士29人。研究生學歷占教師總數的9成。文學系學生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文學系創辦的“熱土”系刊,為喜愛文學的同學提供了筆耕的平台。多名學生先後多次代表學院參加市級以上比賽,獲得節目主持、詩歌創作、文藝表演等方面的多項獎勵。
六、外語系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外語系現設有英語(國際商務)、日語(國際商務)、旅遊英語等三個本、專科專業。全系現有行政教輔人員9人,專兼職教師(含外籍教師)97人,形成了由教授、副教授、講師及外籍教師為梯隊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碩士49名。目前有3名專職英語外教,1名專職日語外教。擁有數字語音室1間、同聲傳譯室1間,語言實驗室6間,大部分課程有專門的多媒體教室,為外語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該系還有校外實習基地4個,為學生的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提供了保障。
七、藝術系
藝術系擁有廣告學、藝術設計、動畫三個本科專業和藝術設計一個專科專業,包括廣告設計與廣告策劃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方向、環境藝術設計方向、工業設計方向、動畫設計方向、數碼影像藝術設計方向在內的六個專業方向。現有教職員工58人,其中專業教師49人,在校學生1400餘人。師生作品多次參加美術、設計作品展覽及比賽並獲獎,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美術作品多篇。
八、信息工程系
設有信息管與信息系統(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計算機軟體(專科)三個專業。信息工程系設有計算機公共實驗機房、軟體專業實驗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和計算機網路實驗室等共12個實驗室,著重培養學生的軟硬體套用、維護能力,網路建設和管理能力,為信息技術輸送套用維護和管理人才。信息工程系與三十餘家企業建立了緊密型合作關係作為校外實訓基地,為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和技能培訓提供了保障。
九、行政管理系
行政管理系師資實力雄厚,共有教師和行政人員18人,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學位老師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6人,均來自國內知名大學,有力地保證了教學質量。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設有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2個本科專業,建有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教研室和心理學教研室,學科優勢突出。專業設定符合社會需求,畢業生有很好的就業前景。

教學方針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依託廣東商學院的學科與師資優勢,憑藉太陽城集團雄厚資金支持,秉承“厚德、勵志、博學、創新”校訓,努力實踐“遵循教育規律,適應經濟發展,打造財經特色,培育商科專才”的辦學理念,以全新機制和模式運作,必將建設成一所廣東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本科獨立學院。
此外,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創作中心設在華商學院內,濃郁的藝術氛圍積澱了高雅的校園文化。廣東省工商聯民營企業培訓基地落戶華商學院,感染和薰陶了華商學子立足社會,自主創業,自立自強的信心。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由太陽城集團全額投資。太陽城集團由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工商聯常委、廣東外商公會副主席、廣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廣州僑商會常務副會長、增城市政協常委、增城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廖榕就先生一手創立,太陽城集團實力雄厚,下屬企業眾多,是學院建設和發展強有力的保證。廖榕就先生擔任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董事長。

館藏圖書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圖書館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圖書館
華商學院圖書館於2005年創建落成,建築雄偉,環境優美,館舍總面積3.05萬平方米。圖書館設有辦公室、采編部、流通部、期刊閱覽部和信息技術部五個部門。現有紙質文獻資源40餘萬冊(件),中外文報刊1832種,擁有閱覽座位1000多個。全館工作人員12名。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已占到50%以上,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圖書館的隊伍正朝著高學歷、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化的方向發展。
2006年華商學院圖書館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的要求,立足於學院“教學為中心,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積極有效地開展讀者服務工作。以“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為辦館宗旨,立足為教學、科研服務,努力開發信息資源,積極有效地開展讀者服務工作,所有館藏文獻全部實行全開架借閱,並在新生中開設“如何利用圖書館”基礎知識講座。
為加快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在2006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圖書館區域網路網路,實現了中外文圖書和連續出版物的採購、編目、典藏、流通及館藏文獻檢索等工作的自動化管理。並建成我館特色網站——為全院師生提供網路信息資源服務。
為進一步推進圖書館的自動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協調全校的文獻信息工作,建立華商學院文獻保障體系,實現全校文獻信息資源的最佳化配置。為建設有專業特色的圖書館,用現代圖書館的眼光審視和改進圖書館工作,在隊伍建設、文獻資源建設、讀者服務、科學管理等主要工作上創立圖書館人的治館方略,建立一支知識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多學科群體隊伍;整合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形成網上統一的館藏體系;朝大流通、大開放、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邁進,並不斷地拓展網上信息服務功能,為讀者提供更高層次的服務,竭力幫助師生讀者在知識的海洋里衝浪,在信息的時空中翱翔。

校徽校訓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徽釋義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華商學院的校徽,充分表達學院對學術及社會的開放態度。
校徽整體外圓內方,由傳統元素配以莊重雅致的古典紅融合而成,流露出濃郁厚重的文化氣息,象徵了活力,幹勁及靈活性,準確體現“學院”身份。
校徽中心部分為一古體“商”字,取古代方鼎和權杖抽象變化而成。鼎為誠信之尊;杖為權威之證;兩者融合,突顯出華商學院誠信和權威的特質。杖、鼎的組合形態恰似正在開鎖的鑰匙,意寓華商學院肩負解惑育人、開啟知識之門的神聖使命。
外圓內方,有容乃大。外圓則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預示華商學院前景一片光明。內方而富於變化,意指華商學院行止有度但絕不墨守成規。
整個校徽風格穩中有變,意蘊樸實而博大雋永,十分貼切地表達出華商學院的獨特內涵和遠大抱負。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訓釋義
“厚德”——源自《易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即寬厚仁愛的心性與品德之義。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樹立良好的做人的德行標準,誠以修身,信以立世。同時也表明華商學院將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以崇高的道德、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厚己德以厚社會之德。
“勵志”——“勵”,古語通礪或厲,意指磨練、振奮的意思,現代語指勸勉;“志”:意志,志氣;“勵志”即勉勵意志,磨練意志。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清貧飽學而胸懷天下,淡泊名利而志存高遠,意志堅定而毅力超群,奮發志氣,把精力集中在做學問、求知識方面上,勵己志以勵社會之志。
“博學”——源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即指做學問之道。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 “樂學、好問、勤思、明辨”,更新知識,加深學養,先博後淵。要繼承和豐富優秀的知識文化,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博己學以博社會之學。
“創新”——“創”,意指開始,開始做;“新”,意指新鮮,過去沒有出現和發生過的。“創新”即拋開舊的,創造新的,敢做別人沒有做的正義之事,敢走別人沒有走的崎嶇之路。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敢為天下先,在獨立學院的教育領域中開拓進取,不屈不撓,闖出一條符合教育規律、具有華商特色的辦學之路,創己新以創社會之新。

校園論壇

論壇組織
華商吧,由華商百靈鳥創業團隊創建於 2012年08月23日。華商吧管理組有5個站長,5個部門。管理成員合計21人。
華商吧,把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州華商職業學院廣東華商技工學校三個學校的招聘、交友、培訓、淘寶買賣、社團、學習資料等信息集中,營造一個校園活動社區。
創始人
鄺世文,廣東湛江吳川人,物流專業,組建華商吧及其校園組織,2012年以“華商吧”的創業構想組織華商百靈鳥創業團隊。參加校園物流協會“第二屆創業計畫書競賽”榮獲第二名。參加校園簡歷製作大賽“三等獎”。
華商吧管理組原始站長有,陳全,馬洪勇,何文俊,練小軍。
網站文化
logo含義

紅色代表熱烈、奔放、激情、鬥志
綠色代表環保、生機活力
藍色代表純潔、無暇、開闊
紅色和藍色組成了一本書一支綠色的筆,把我們大學生活的激情奔放和鬥志寫在我們青春日記里,寫的不只是的熱烈,更是對未來的展望。
華商吧就像一個家,裝載著許多兄弟姐妹的青春日記,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和想法,讓將來的每一本日記都更加的充實和精彩

校園微博

@華商學院
華商學院是我們自己的圈子!生活,學習、學院最新訊息、學院動態、失物認領,學院其他信息!

教育基金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廖榕就教育基金會是由現任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工商聯常委、廣東外商公會副主席、廣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廣州僑商會常務副會長、增城市政協常委、增城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廣州太陽城集團董事長、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董事長廖榕就先生出資,與教育部合作,於2005年成立的。基金會旨在鼓勵中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和出國留學青年回國內高校任教,對從事科學研究和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進行資助和獎勵。廖董事長表示將極力發展華商品牌,目標把華商學院建設成亞洲的哈佛商學院
2010年5月2日,由世界華商基金會主辦、世界華人總會和世界華人協會合辦的第12屆世界傑出華人獎、第2屆世界傑出藝術家大獎暨加拿大紐賓士域藍仕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在香港灣仔會展中心演講廳舉行,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新界工商業總會首席會長、增城市政協常委、增城市工商聯主席廖榕就先生等23位來自香港及台灣各領域的知名人士獲“世界傑出華人”獎。廖榕就先生同時還獲頒授加拿大紐賓士域藍仕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華商學院院長簡介:陳玉川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中山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廣東公安廳黨委委員、廣東警官學院黨委書記;國家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公安部科技委員會委員。陳玉川教授長期以來從事教學、科研和司法鑑定工作。1984年至今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20多篇,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科學基金、衛生部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15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主編或參與編寫教科書、參考書11部。現負責華商學院全面工作。

依附母體

廣東財經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廣東財經大學前身廣東法商大學、廣東商學院,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幹,兼有文學、理學、工學、哲學、教育學等八大學科門類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原隸屬國家商業部、國內貿易部,1997年開始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法務部共同建設,為中國大陸第一所以法律和商科為教學特色的高等學府,國家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定點高校。學校堅持“一體兩翼”發展方針,中心校區(學校本部)坐落於廣州市海珠區珠江河畔,毗鄰廣州國際會展中心新址;西校區(三水校區)位於佛山市三水區北江之濱,毗鄰三水國家森林公園;東校區(華商校區)坐落在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廣州市增城荔城街。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836畝,校園建築具有嶺南特色、現代風格和高校品質,校內環境優美,景色怡人,人文景觀遍布,文化氣息濃厚,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

學校歷史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古勷勤(古應芬),廣東番禺人,國民黨元老,1904年與朱執信、胡漢民、汪精衛、杜之林同時考取清政府官費赴日本留學,1905年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1906年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1907年畢業歸國,歷任廣東法政學堂編纂、孫中山元帥府大本營秘書長、國民黨中常委、國民政府文官長。1931年通電反蔣,同年病逝。墓葬於廣州市同和街同沙路(華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旁),2002年被廣州市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勷勤,勷通勸(繁體),勷勤(讀湘芹)意為勸勉勤學。
1931年,廣州國民政府創辦勷勤大學。
1934年,勷勤大學商學院成立,院長李泰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廣州市市立銀行行長)。
1938年,勷勤大學撤銷,商學院獨立為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教育學院獨立為廣東省立文理學院(現華南師範大學),工學院併入中山大學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1946年,廣東勷勤商學院改辦為廣東省立法商大學。
1947年,法商大學遷廣州石榴崗,全校共有銀行、會計、政治經濟、工商管理、國際貿易、法律、社會等七系28個教學班,法科376人,商科671。 (見右圖)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法商大停辦。
1983年,經國務院批覆同意籌建廣東財經學院,隸屬國家商業部,同時在法商大舊址附近征地。
1984年,隸屬國內貿易部,開設工業企業經營管理、商業企業經營管理、工業財務會計、商業財務會計、基建財務會計、財政稅務、金融保險、國民經濟計畫統計、工商行政管理等9個本科專業。同時徵得法商大舊址相鄰教學用地並開工建設。
1985年,本部校區建成,改稱廣東商學院
1987年,省立法商大學校友在商學院設立古勷勤基金。
1992年,朱森林省長主持省政府七屆常務會議通過決議,在廣東商學院基礎上籌建廣東法商大學。調整為第一批招生,當年投檔線直逼中大(文692理662)。
1993年,創建法律系。與國家財政部、暨南大學、首都經貿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1997年,省委常委、副省長盧鍾鶴與法務部副部長劉颺分別代表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法務部簽署《共建廣東商學院(廣東法商大學)協定書》。(見右圖)
1999年,在國內率先創建法學院,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合併成一個法學專業招生。
2000年,創建三水校區。法學院大二學生陳小敏在悉尼奧運會上打破世界紀錄並獲世界冠軍。
廣東財經大學
2003年,獨立招收研究生。
2004年,創建增城分校區(華商學院)。
200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19個A級指標中18個達到A級,獲得“優秀”等級評價。
2009年,被評為廣東省文科類本科套用型人才培養示範院校建設試點。
2012年,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成為廣州社科聯首家校企協同創新計畫簽約高校。與上海證大集團聯合創建中國第一個“微金融學院”(校企協同金融創新中心)。
2013年,廣商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相應更名為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北校園建設:廣州本部主校區大門將與琶洲中心展館對面相望,廣交會期間廣財餐旅實訓大樓(五星級酒店)將有來自世界各國客人入住,將極大提高廣東財大的世界知名度。廣東財大北校園位於廣州校本部的北端,坐落在廣州市東南的珠江河畔(373畝荔枝果園林地),與廣交會新址——中國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對面,毗鄰捷運一號線新港東站,地皮市值30億以上。北校園5大建築群:包括餐旅實訓大樓(五星級大酒店)、行政大樓、圖書館、體育館、田徑場和4棟教學樓,其中的教學樓包括院系教學樓、2棟本科生教學樓和1棟碩士、博士教學樓。北校區的建築風格將具有嶺南特色、現代風格和高校品質,各單體設計與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相協調,總體布局與南校園相融合。

學校領導

廖榕就董事長簡介:
現為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工商聯常委、廣東外商公會副主席、廣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廣州僑商會常務副會長、增城市政協常委、增城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廣州太陽城集團董事長、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董事長。
廖榕就先生擁有的廣州太陽城集團,屬下有多家企業,為廣州和增城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因而被市政府授予“廣州市榮譽市民”和“增城市榮譽市民”稱號,曾受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的親切接見。
廖榕就先生在致力於經濟發展的同時,以培養英才,推動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為己任,以太陽城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投資高等教育,與廣東商學院合作創辦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
陳玉川院長簡介: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家特殊津貼。曾任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中山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廣東公安廳黨委委員、廣東警官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科學基金、衛生部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15項。負責全面工作,兼管科研、評估、督導、財務工作,聯繫會計系。
蘇寧書記簡介: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黨委書記,大學本科學歷。歷任廣東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教務科科長,廣東商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廣東商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等職務,有豐富的高校行政管理和黨務工作經驗,曾發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多篇。負責黨、團建設,聯繫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體育教學部。
丘兆福副院長簡介: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副院長,教授。歷任中山大學控制與運籌教研室主任、數學系副主任、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副院長、院黨委書記。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譯著、教材多部,參加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和廣東省教學成果獎等獎項。
鄧基澤副院長簡介: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曾任華南農業大學黨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副部長,廣東省新興縣副縣長;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黨總支書記;華南農業大學學生處處長,學工部部長,招生就業辦主任,分管學生工作、招生就業工作,聯繫公共管理系、藝術系。

學校事件

禁止學生橫跨馬路至對面消費 違反將受處分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是廣東財經大學華
通告
商學院發出一則"安全教育承諾書"上的內容。據報導說,這是華商學院院務會議上確定的,涉及交通、社交、食品三方面要求,核心是"禁止到對面從事一切消費活動。"學校解釋說,這樣做是學校安全教育的手段,而且承諾書上的內容僅僅建議而不是強制的。
【縱橫點評】我們不知道馬路對面有什麼,讓學校竟然如此大動干戈?吃個飯、唱個歌如果都算是違反校規校紀,那莫不如乾脆徹底封閉學校算了。我們寧願善良的相信學校是為了學生的安全考慮,但如此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刀切,怎能讓學生心甘情願的接受?其實不難明白,學校如此做是在推卸責任,但責任和義務豈是一張紙能推卸的了的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