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玄學論稿》

《魏晉玄學論稿》

《魏晉玄學論稿》力圖結合中國社會歷史條件,具體闡明魏晉玄學思潮產生、發展乃至沒落的過程及其規律,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現代哲學史家湯用彤的著作。1962年 9月由中華書局第一次正式出版。本書包括論文 9篇,在1938~1947年期間陸續寫成,其中除《言意之辨》一篇,其餘都曾先後分別發表於當時國內的報刊雜誌上。《王弼之周易論語新義》一篇,曾由奧人李華德譯成英文,載1947年美國《哈佛亞洲研究雜誌》,引起了國外學術界的重視。

《魏晉玄學論稿》的第1篇《讀劉劭人物誌》,是關於魏晉玄學思想探源的專門論文。第 2篇《言意之辨》,在綜論魏晉玄學方法論的同時,比較了過去煩瑣的“漢代經學”與新起“魏晉玄學”的根本不同點。第3篇《魏晉玄學流別略論》,對魏晉玄學思想發展史作了扼要的評述,是全書的綱領。本書其他一些論文,對“魏晉玄學”的創始人之一王弼的思想,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分析,並闡明了中國漢魏之際的哲學從“宇宙構成論”到形上學“本體論”的轉變。此外,本書對有代表性的玄學家,如向秀郭象《莊子注》是怎樣“以儒道為一”的思想,也作了具體分析。最後一篇是《謝靈運辨宗論書後》,論及道生的“頓悟”說在中國哲學思想發展史上的意義,指出了它對後來宋明理學的影響。本書附錄《魏晉思想的發展》,是根據作者一次專門學術演講的記錄整理而成,是一篇全面總結性的著作,涉及中國魏晉玄學的產生是否受到外來佛教影響的問題。

《魏晉玄學論稿》力圖結合中國社會歷史條件,具體闡明魏晉玄學思潮產生、發展乃至沒落的過程及其規律,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

有關玄學的研究著作

玄學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是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