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震》

《餘震》

《餘震》是《張翎小說精選》(共六冊)之一。張翎,加拿大華裔女作家,浙江溫州人,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在加拿大卡爾加利大學及美國辛那提大學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和聽力康復學碩士,現定居加拿大。《餘震》是描寫地震中人性的怨憤和猜忌,指向包容與理解,原著已改編電影《唐山大地震》。張翎筆下的愛情早已突破小家碧玉的兒女情長,上升至穿越歷史、跨越大洋、超越生命的大愛。其作品文字清麗,大愛婉約,且極具震撼力,堪稱2009中國文壇最值得期待的文學作品之一。主要作品有《郵購新娘》、《餘震》、《金山》、《交錯的彼岸》、《望月》等。

基本信息

緣起

《餘震》《餘震》
2006年7月29日,那天下了一場特別大的雨,張翎在北京機場,等起飛到多倫多的班機。那天所有的航班都推遲了,張翎等了近9小時。百無聊賴,張翎就在機場的書店裡找書看,發現書架上擺滿了關於唐山大地震的書,其中有一本叫《唐山大地震親歷記》。張翎恍然大悟,原來那時剛好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紀念日。當時只為消磨時光翻看這本書,卻未曾想到回憶錄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關於孩子的事情,竟然會成為一本小說的緣起。
書里講到一群孩子從震後的唐山坐火車到石家莊育紅學校。一路上,大人們以為他們要哭成什麼樣,可是他們沒有。
他們吃著蘋果,神情淡然,有幾位微微有些許興奮。到了育紅學校,孩子們載歌載舞匯報演出,喊著一些那個年代特有的口號,結果是校長在底下看不下去,當場昏倒。這個故事深深觸動了我。
書里還講了一個孩子手被截肢後,從麻醉中甦醒,要求護士給他撓癢。護士以為是剩下那隻手,結果他說:“阿姨不是,是這隻。”他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個要求讓護士阿姨淚流滿面。
這些孩子的事打動了張翎。地震那年我在溫州,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災難的訊息通過層層過濾傳到南方時,我們聽到的只是一些標語、口號、數字,看到的照片只是倒塌的房屋,畫面上沒有一個人。張翎想我們跟唐山是山高水遠,心裡的傷痛不是一種切膚之痛。

簡介

《餘震》《餘震》

《餘震》是《張翎小說精選》(共六冊)之一。張翎,加拿大華裔女作家,浙江溫州人,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在加拿大卡爾加利大學及美國辛那提大學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和聽力康復學碩士,現定居加拿大。主要作品有《郵購新娘》、《餘震》、《金山》、《交錯的彼岸》、《望月》等。

其作品曾獲第四屆人民文學獎(2006),第八屆十月文學獎(2007),《中篇小說選刊》雙年度優秀小說獎(2008)。其小說多次入選各式轉載本和年度精選本。其中篇小說《雁過藻溪》和《餘震》分別進入中國小說學會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
本書多以愛情為主線,以歷史為背景,營造哀婉淒迷的愛恨情仇。其中《向北方》和《餘震》尤為不同,《向北方》描寫了生活在多倫多的藏族女子達娃與早產的兒子尼爾身上的各種殘障鬥爭的故事。

《餘震》是描寫地震中人性的怨憤和猜忌,指向包容與理解,原著已改編電影《唐山大地震》。張翎筆下的愛情早已突破小家碧玉的兒女情長,上升至穿越歷史、跨越大洋、超越生命的大愛。其作品文字清麗,大愛婉約,且極具震撼力,堪稱2009中國文壇最值得期待的文學作品之一。

目錄

餘震
向北方
空巢
後記

意圖

《餘震》《餘震》

隨著馮小剛執導的新片《唐山大地震》的上映,其原著《餘震》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記者昨日從市新華書店獲悉,《餘震》一書也隨著電影大為熱銷。
中篇小說集《餘震》收錄了旅加華人女作家張翎的代表作《向北方》、《餘震》、《空巢》三篇,其中《餘震》講述一個在唐山大地震中倖存下來女孩的成長經歷,小說更著力表現那場浩劫在經歷者內心造成的強烈餘震,這正是馮小剛所拍攝電影的藍本。
有點意外的是,出生於溫州、畢業於復旦、現旅居加拿大的張翎雖然創作過《空巢》《餘震》《金山》《交錯的彼岸》《上海小姐》《雁過藻溪》《盲約》《塵世》等多篇作品,並在海內外獲獎無數,但她的本職工作其實是聽力康復師。
“《餘震》剛出來的時候,曾有好幾位國內一流的導演和我聯繫,表示對改編電影有興趣。”已經看過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張翎說,電影深深打動了她,“馮導是一個很睿智的人,對文學很有感覺,我們一直在做智慧上的交流。這也說明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更讓人意外的是,寫出被業內認為是“至今寫地震寫得最好的小說”《餘震》的張翎既從未到過唐山,更未曾經歷過地震。張翎回憶說,4年前7月末的一天,她在首都機場等候飛往多倫多的班機。“班機因大雨推遲了,百無聊賴的等待中,我想起了機場裡的一家書店。那天書店裡人極多,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隻手將我輕輕地撥過人流,讓我一眼就看見了一本關於唐山大地震紀實類的書,這才猛然想起那天正是唐山地震30周年的紀念日。”唐山大地震那年,身在溫州老家的她年紀尚小。“可是那天在機場,我感覺到了痛,痛通常是我寫作靈感萌動的預兆。”回到加拿大後,她僅用了五六個星期的時間,就完成了小說《餘震》的創作。

經過

《餘震》《餘震》

關於心靈的餘震
張翎突然在北京機場看這本書,那些關於孩子的記憶一下子很深地刺痛了我。回想這些年媒體都還會寫唐山的某個地震孤兒參加了工作,大學畢業,在某某地方找到工作,成了家,過著幸福的生活。我卻一直不能被那樣的語調說服,當一個人一夜之間遭受全家覆滅的悲劇,關於親人朋友的記憶瞬間截斷,他是不是真能從苦難中很快恢復?
張翎想,只要假以時日,房子是可以重蓋的,家園是可以重建的,但孩子們被剝奪了的童年,心靈的重創是不是也能像地貌一樣被修復?我就是從這個角度構思並創作了《餘震》這部小說。張翎真正想要說的是關於心靈的餘震。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災後心理輔導被提出,現在已不是陌生的話題了。但《餘震》寫於2006年,那個時候心理干預還是相當超前的話題,對國人來說尚屬陌生領域。
一個字“疼”
2005年,張翎的創作面臨轉折點。之前張翎寫的比較多的是江南,張翎自己的家鄉。在完成了《望月》,《交錯的彼岸》和《郵購新娘》三部長篇小說和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後,我突然感覺似乎是厭倦了那種熟悉的江南街景。《向北方》之後,我小說的題材轉向了一系列比較弱勢的群體,或者說心靈上遭受巨大創傷的人。
如果用一個字來總結《餘震》這部小說,張翎覺得是“疼”。一直寫到結尾,張翎也沒能給那樣一種的疼痛找到一種解脫的方法。實際上“疼”到極致的地方是小說的結尾,王小燈回來找她媽媽。隔著20多年的時空,母親站在陽台上,俯視女兒,卻完全認不出來,只問“閨女你找誰?”那一刻是到極致的“疼”,實際上我根本沒有止疼藥,也沒有答案。
王小燈被埋在地底下,那是疼的開始,那只是肉體的疼。而伴隨她之後30年的都是一種心靈的疼。她內心的疼痛像是一個球滾在世界上,滾過歲月,又沾染了其他的疼———繼父給她的疼,丈夫和女兒給她的疼。最後這個球越滾越大,大得幾乎超越了生活本身。她沒有辦法消除疼痛,所以她自殺了好幾次。我覺得這個疼痛的發展過程是合理的,因為她的人生在
7歲時就已經被毀壞了,她一直沒有從回憶中甦醒過來,而是包裹在一種對世界極端疏離的情緒里行走在世上,所以她跟周圍任何一個人的關係都是不正常的。
小說寫到最後,張翎忍不住疼痛,所以安排讓她回家。其實,張翎的本意並非如此,只是張翎再沒勇氣寫下去了。結尾處,她回到唐山找媽媽,母女隔著一層樓,似乎見了,又似乎沒見———那是一個巨大的想像空間。她給她的心理醫生髮了一封信,說:“我終於打開了那些窗”———那是一種比喻,預示著她終於能夠推開她心靈的阻隔了。我願意這世界有一片哪怕是稀薄的希望,讓你走過漫長的黑暗還能依稀看見一點光亮。事實上,如果電影完全照小說拍,可能觀眾就不忍看下去了。經過改編後的故事是溫暖的,每個人看完後,心裡肯定充滿了希望。
張翎對結果雖有一線希望,但卻不能確定是希望。張翎甚至悲觀地質問自己:敢於正視過去,是否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電影在我小說的基礎上往前延伸了一步,似乎找到了一個答案。答案就是親情。親情是這部電影裡的一個關鍵字。地震像颶風一樣刮過地面,颳走了很多東西,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你發現剩下來的只有親情,電影就是從這個角度切入的。
寫人物我有一個固執的想法
張翎有一個很固執的想法,如果一部小說是歷史處在前景,人物處在背景,那就一定會演繹成一部概念性的作品。但如果人物在前景,背景小小的,那種故事一定是相對感人的。
張翎寫作的初衷還是想寫人的發展,但是人的發展不能夠脫離社會環境和歷史,所以應該由人帶出歷史,而不是由歷史帶出人。一場地震使活著的人沒有一個能夠過上真正心靈安寧的日子,媽媽在地震時選擇了兒子,而沒有選擇女兒,使小達對姐姐帶著負罪心理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儘管這並不是他的錯。對這個人物,因為小說的篇幅有限,我不能更多更深地展開他的故事。
李元妮在張翎的敘述中始終是一位個性鮮明的人,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她希望她的家是整個街區最氣派的,她希望她穿的衣服在一條街上最引人注目,她希望她的孩子是所有人中最出色的。就是這樣一種人,災難帶給她的衝擊和毀滅就會比別人更強烈。對什麼都無所謂的人,災難帶給他的衝擊反而不是這么大。而像李元妮這樣諸事追求完美的人,她的悲劇性更令人震驚。小說里的李元妮總是招人恨,她走在別人前頭,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即使家被毀成這樣,還要在人前表現出一切都如常的樣子。所以兒子小達不肯讀書,會給她帶來如此大的失望和憤怒。由於篇幅所限,李元妮在我的小說里只架起了一個框架,而編劇和導演對這個人物給予了大量的再創作,徐帆充實並演活了這個人物。徐帆演繹了她的悲,她的烈,她的自強,她身上悲劇性的一面:災難帶給她家破人亡的記憶,是她親手選擇了救兒子而放棄女兒。但她身上還有許多其他秉性,電影豐富了她自強和母性的一面。

上市

2010-07-19《餘震》

2010年7月12日晚8點,備受矚目的馮小剛新片《唐山大地震》在唐山舉行了盛大的首映禮,與此同時,該電影的原著小說《餘震》也同期上市,它以文字的力量為更好地解讀這部電影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餘震》的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著名華人女作家張翎。她告訴記者,電影中表現出來的那種震撼的力量,深深打動了她。 “《餘震》出來的時候,曾經有好幾位國內一流的導演和我聯繫,表示對改編電影有興趣。而最終選擇馮小剛,是因為在我看來,他是中國極少數幾個對文字和畫面都把握得相當準確的導演之一。”張翎說,“馮導是一個很睿智的人,他對文學很有感覺,我們一直在作智慧上的交流。從最終的成品來看,當初選擇是正確的。他確實能擔當此任。 ”
從未到過唐山、也未曾親身經歷過地震的張翎為何會寫這樣的一篇小說?張翎說,四年前七月末的一天,她在首都機場等候飛往多倫多的班機。“班機因大雨推遲了一次又一次,百無聊賴的等待中,我想起了機場裡的一家書店。那天書店裡人極多,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隻手將我輕輕地撥過人流,讓我一眼就看見了擺在高處的一本關於唐山大地震紀實類的書,這才猛然想起那天正是唐山地震三十周年的紀念日。 ”回到加拿大後,她僅用了五六個星期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小說的創作。唐山大地震那年,身在溫州老家的她還處在懵懂的年歲。“可是那天在機場,三十年的時光和幾千公里的距離一下子消失了,一些往事直直地杵到了我眼前。我被擊中了,我感覺到了痛,痛通常是我寫作靈感萌動的預兆。 ”
張翎說,電影劇本對小說的改動還是比較大的。她的小說強調的是一個 “疼”字。但在電影裡,疼痛被溫暖所取代。“《餘震》書寫在2006年,那時災後兒童心理干預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話題。我就是想通過對疼痛淋漓盡致的描述,引起人們對災後心理創傷的關注。 ”在張翎看來,小說和電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用兩種視角展現同一個故事在影視改編中是非常正常的事。 “小說和電影都涉及了創痛和治癒,只是小說完成在汶川地震之前,而電影拍攝在汶川地震之後。小說結尾處寫到了接受專業心理輔導之後的小燈,開始有了‘推開心靈之窗’的可能性。電影把這個可能性拓展成現實,把小說的留白處充實了,而實現這個現實的契機,是汶川大地震。 ”
《餘震》被業內認為是“至今寫地震寫得最好的小說”,曾經多次獲得過國內各種小說評獎。此次上市的中篇小說集《餘震》還將《向北方》、《空巢》收入其中,它們均為張翎的代表作。

作者

張翎張翎

張翎,浙江溫州人。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學,分別在加拿大的卡爾加利大學及美國的辛辛那提大學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和聽力康復學碩士學位。現定居於多倫多市,在一家醫院的聽力診所任主管聽力康復師。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在海外寫作並發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郵購新娘》(台灣版名《溫州女人》)、《交錯的彼岸》、《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 ),中短篇小說集《雁過藻溪》、《盲約》、《塵世》等。

曾獲第七屆十月文學獎(2000),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優秀散文獎(2003),首屆加拿大袁惠松文學獎(2005),第四屆人民文學獎(2006),第八屆十月文學獎(2007),《中篇小說選刊》雙年度優秀小說獎(2008)。小說多次入選各種轉載本和年度精選本。中篇小說《羊》、《雁過藻溪》和《餘震》曾分別進入中國小說學會2003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

長篇小說《金山》(2009)獲首屆“中山杯”華僑文學獎評審會特別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等多個獎項。

2010年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全民閱讀活動組織協調辦公室組織19家中央媒體和入口網站開展的2010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推薦活動,2011年1月27日在北京揭曉最終書目。經媒體推薦評議、專家審查、網路投票等多環節,最終《毛澤東箴言》《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拯救男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次發現叢書·手電筒系列》等50種圖書榮膺2010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