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

《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

《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重點圍繞顱腦疾病的影像鑑別診斷進行闡述。本書所收編的病例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放射科多年來積累的資料之精華部分,凝聚著每位醫師的心血。適合有一定放射科工作基礎的影像診斷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腫瘤科和放療科醫師閱讀參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
作者:耿道穎,沈天真,(美)齊克編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ISBN:9787509129470
出版時間:2009-09-01
版次:1
頁數:330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所屬分類:圖書>醫學>特種醫學
印刷時間:2009-09-01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介紹

全書按照臨床思維習慣,以顱腦結構為主線,從大腦半球、小腦半球、腦幹、腦室系統、腦血管、腦神經、腦膜、顱骨,到顱腦分區如軸內、軸外、松果體、鞍區、橋小腦角、顱底等各個部位的疾病按照常見病、多發病、不常見病甚至罕見病的順序依次列出可能發生於該部位所有類型的疾病或病變,首先讓讀者對所需鑑別的疾病有全面的了解,隨後對每一病變進行了臨床、病理以及影像學特徵的概述,最後配以典型病例的影像學圖片。為更貼近臨床,該書進一步對先天腦畸形、腦老化、腦白質病變與腦外傷、CT平掃高密度病變、MRI特殊信號病變、顱腦異常強化病變以及形態各異的顱腦病變的診斷和鑑別診斷進行了系統講解。全書圖文並茂,思路清晰。

目錄

《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

第1章總論
第2章大腦半球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3章小腦半球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4章腦幹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5章腦室系統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6章腦血管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7章腦神經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8章腦膜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9章顱骨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10章軸內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一節軸內病變的發生概況
一、大腦半球軸內病變發生情況
二、幕下軸內病變的發生概況
三、多發軸內病變
四、幕上腦內腫瘤發生情況
五、顱後窩腦內腫瘤的發生情況
第二節常見軸內病變的鑑別診斷
一、星形細胞腫瘤
二、少突膠質瘤
三、原發性腦內淋巴瘤
四、轉移瘤
五、血管網狀細胞瘤
六、髓母細胞瘤
七、海綿狀血管瘤
八、化膿性腦炎
九、腦膿腫
十、腦囊蟲病
……
第11章軸外病變的鑑別
第12章松果體區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13章鞍區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14章橋小腦角區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15章顱底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16章先天腦畸形和發育障礙的鑑別診斷
第17章腦老化、代謝和中毒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18章腦白質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19章腦外傷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20章CT平雪高密度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21章MRI特殊信號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22章顱腦異常強化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23章形態各異的顱腦病變的鑑別診斷

精彩書摘

二、硬膜下血腫
硬膜下血腫是出血積聚於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的硬膜下腔內,主要是由於快速加速或減速創傷引起皮層橋靜脈撕裂、出血、形成血腫。由於蛛網膜無張力,血腫範圍較廣,形狀多呈新月形,血腫可騎跨顱縫,但不可跨越硬膜附著線,所以血腫不能穿過中線,好發於額頂部大腦凸面及中顱窩。
根據血腫的發展過程,硬膜下血腫分為急性和慢性,通常所稱的“亞急性”僅是介於其間的一個階段。急性硬膜下血腫,可源於嚴重腦外傷或是慢性血腫再出血(有文獻表明10%~30%慢性血腫可出現再出血),嚴重外傷型所致的硬膜下積血多為新鮮血液或柔軟血液凝塊,主要原因是皮質挫裂和靜脈血管的撕裂,而由於嚴重的皮質挫裂傷,通常患者病情較重,病死率較高,達30%~80%,倖存者亦殘留嚴重的神經缺陷。大腦半球間的硬膜下血腫,常見於受虐致傷的兒童,血腫常位於單側,經常伴有鄰近腦實質的損傷。慢性硬膜下血腫,常位於蛛網膜下腔空間較大的部位,例如腦萎縮的老年人、腦發育不全的嬰幼兒,慢性血腫常常僅是靜脈血管的破裂出血所致,一般預後較好,血腫區可逐漸為包膜所包裹,部分有肉芽組織形成並機化,包膜也可見鈣化表現。輕微傷所致血腫可歸為“慢性血腫”,所以慢性硬膜下血腫這一類型可用來形容病灶有較好的預後。
【影像學】
1.CT嚴重外傷型急性硬膜下血腫CT表現為大腦凸面的新月形高密度區,大部分血腫密度較均勻;可伴有其下方的腦實質不均勻密度的挫裂傷,呈弧形或不規則形,並有不等比例的腦內結構的占位效應。病變常見於大腦凸面,但也可發生於額下、顳下或大腦半球間的區域,額下和顳下病變,有時軸位掃描常難以發現,可行冠狀位掃描,或調整腦組織窗觀察病灶。在一些貧血患者,當其血色素低於8~10g/dl時,急性硬膜下血腫可呈等密度。鑑別等密度血腫較為困難,可仔細觀察腦白質是否壓迫移位或套用高解析度的掃描技術。
慢性硬膜下血腫的CT特徵大腦邊緣的新月形或梭形病變,通常為均勻的中低密度,或相對等密度影,常可看到血塊一液體分層樣改變,偶爾可見鈣化影。慢性型可見同一患者的多發病灶,伴有不同慢性期、不同形狀和不同密度表現(圖19-6)。慢性型等密度血腫更難於發現,在CT上僅見占位效應,可有以下徵象用於鑑別:①腦溝消失;②患側灰白質界面內移;③增強後強化的囊樣改變;④皮質靜脈的移位。

臨床醫學理論書籍(二)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髮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治療和預防以消除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廉、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臨床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用書:康復醫學》
《靜脈輸液置管與維護指南》
《物理醫學與康復科診療常規》
《心血管疾病鑑別診斷學》
《臨床基本操作技術》
《疼痛與治療》
《臨床常見診治錯誤分析》
《慢性疼痛臨床診療指南》
《中國必讀百部名著——臨床通用卷》
《臨床實踐技能達標訓練》
《循證臨床實踐》
《總住院醫師手冊:重症監護》
《危重症護理學》
《內外科常見疾病護理診斷和計畫》
《實用疾病診療學》
《神經系統疾病鑑別診斷學》
《實用PCR基因診斷技術》
《臨床PCR基因診斷技術》
《臨床心電圖快速解讀》
《不明原因發熱的鑑別診斷》
《現代醫師實用手冊》
《中國鄉醫臨床經驗選集》
《骨質疏鬆鑑別診斷與治療》
《綜合性實驗指導》
《診斷學基本技能訓練》
《常見的疑難病和疑難的覺病》
《社會行為醫學》
《實習醫師內科手冊》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診斷和治療》
《現代臨床診療技術》
《神經肌肉疾病電診斷學原理與實踐》
《胸痛診療路徑》
《臨床診療指南——護理學分冊》
《物理因子治療技術》
《康復功能評定學》
《物理治療學》
《實用醫藥基礎》
《簡明臨床檢驗實驗學》
《全科醫學》
《臨床醫學導論》
《康復工程基礎——輔助技術》
《畫說勞動能力鑑定》
《西醫臨床醫學》
《全科醫師實用手冊》
《臨床疾病概要》
《臨床證據》
《疼痛介入治療圖譜》
《臨床路徑套用指南》
《臨床常見急症處理》
《農民家中的醫生》
《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
《診斷學實驗彩色圖譜》
《康復專業人員培訓教材》
《診所注射室實用手冊》
《做個聰明的病人:就醫技巧面面觀》
《農村常見病與衛生常識問答》
《疾病預測學》
《鄉村醫生手冊》
《社區衛生診斷技術手冊》
《診斷學基礎學習指導》
《醫學導論》
《臨床情景模擬教程》
《漫漫從醫路知名專家從醫60年經驗》
《ICU疑難問題解析》
《診斷醫學寄生蟲學》
《患者學》
《基礎醫學概論》
《POCT基本理論和臨床醫學實踐》
《實用心電監測》
《臨床厭氧菌檢測及圖解》
《中醫診斷學綱要及訓練》
《真菌病診斷與治療》
《社區康復學》
《血尿的診斷與中醫治療》
《現代成分輸血》
《黃疸的鑑別診斷與治療》
《實用陰道細胞學診斷圖譜》
《采供血監督檢查指導手冊》
《口腔疾病誤診誤治與防範》
《醫學臨床“三基”訓練技能圖解》
《全科醫師處方手冊》
《常見臨床病例精解》
《神經系統疾病實驗室診斷學》
《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
《診斷學應試嚮導》
《實用CT診斷學》
《肝炎的診斷及防治》
《辨證論治實驗方法學——實驗小鼠診法與辨證》
《其他職業病及診斷鑑定管理》
《血液疾病診斷學》
《神經疾病診斷學》
《呼吸疾病診斷學》
《醫學概論》
《口腔、皮膚科疾病診斷標準》
《外科疾病診斷標準》
《臨床液體治療》
《臨床科研方法概論》
《疾病學基礎》
《新編心血管疾病鑑別診斷學》
《小兒掌紋診病技巧》
《臨床基礎平台實驗》
《中醫診斷學實訓教程》
《急危重症診斷流程與治療策略》
《高壓氧臨床治療學》
《造血幹細胞移植標準實踐手冊》
《脊柱疾病分類診斷學》
《臨床肝病實驗診斷學》
《臨床疑難病例薈萃》
《影像診斷學》
《循環支持治療學》
《小兒臨床CT診斷圖譜》
《實用臨床影像解剖與影像診斷》
《現代實驗診斷學》
《醫學臨床實踐教材》
《臨床用血》
《簡明動態心電圖圖解》
《傳統康複方法學》
《作業治療學》
《臨床心臟負荷試驗學》
《最有用的4種自然療法》
《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熱病》
《泰勒10分鐘診斷手冊》
《康復科手冊》
《神經性疼痛診療學》
《疾病概要》
《臨床疼痛治療指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