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要》

《疾病概要》

《疾病概要》內容全面更新,按照剛剛頒布的《中國藥典》(2010年版)組織編寫,內容最新。“模組”豐富實用,章節內設定“連結”及“案例”等拓展模組,版面新穎活潑,內容實用有效,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開闊學生視野,突出學習實效,章節前後設定“學習目標”、“小結”及“目標檢測”,圍繞必學內容,反覆強化,倡導案例教學,通過案例引導教學,使課堂教學更接近工作實際,彰顯技能培養的教學理念,引領教改潮流,緊跟執業考試,學習目標及內容緊扣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目標檢測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接軌,提升教學服務,全部教材配套免費PPT教學課件,方便教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疾病概要》疾病概要

《疾病概要》主要供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藥劑、醫學檢驗、口腔工藝技術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其他專業的培訓教材。為適應我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需要,根據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藥劑、醫學檢驗、口腔工藝技術專業的教學計畫和教學大綱,編寫了《疾病概要》一書。全書共8篇33章,包括緒論、診斷學基礎、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產科疾病、兒科疾病、眼耳鼻喉口腔疾病、傳染病及性傳播疾病

目錄

第一篇緒論
第1章疾病概論
第1節健康理念
第2節疾病概述
第3節炎症總述
第二篇診斷學基礎
第2章問診
第1節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第2節問診的內容
第3章體格檢查
第1節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
第2節體格檢查的基本內容
第3節頭頸部檢查
第4節胸部檢查
第5節腹部檢查
第6節神經反射檢查
第4章實驗室檢查
第1節血液檢查
第2節尿液檢查
第3節糞便檢查
第4節肝功能檢查
第5節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學檢查
第6節腎功能檢查
第7節常用生化檢查
第8節漿膜腔積液檢查
第9節腦脊液檢查
第三篇內科疾病
第5章呼吸系統常見病
第1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2節慢性支氣管炎
第3節支氣管哮喘
第4節肺炎球菌性肺炎
第5節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6節慢性呼吸衰竭
第6章循環系統疾病
第1節心力衰竭
第2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第3節原發性高血壓
第7章消化系統常見病
第1節慢性胃炎
第2節消化性潰瘍
第3節肝硬化
第8章泌尿系統疾病
第1節泌尿系統的常見症狀
第2節腎盂腎炎
第3節腎小球疾病
第4節腎病綜合徵
第5節腎功能衰竭
第9章血液系統疾病
第1節貧血性疾病
第2節出血性疾病
第3節白血病
第10章內分泌及代謝疾病
第1節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患者的常見症狀
第2節糖尿病
第3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第11章風濕病和結締組織疾病
第1節類風濕關節炎
第2節系統性紅斑狼瘡
第四篇外科疾病
第12章夕卜科學基礎
第1節體液與酸鹼平衡
第2節復甦
第13章外科常見疾病
第1節胸部損傷
第2節腹部損傷
第3節腹外疝
第4節腸道疾病
第5節運動系統疾病
第五篇婦產科疾病
第14章生理產科
第l節妊娠診斷
第2節孕期用藥及保健
第3節正常分娩
第4節正常產褥
第15章異常妊娠
第1節流產
第2節異位妊娠
第3節前置胎盤與胎盤早期剝離
第4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第16章異常分娩
第1節產力異常
第2節產道異常
第3節胎兒異常
第17章分娩期併發症
第1節胎膜早破
第2節臍帶脫垂
第18章產褥感染
第19章女性生殖系統炎症
第1節陰道炎
第2節宮頸炎
第3節盆腔炎
第20章女性生殖系統腫瘤
第1節子宮肌瘤¨
第2節子宮頸癌
第3節子宮內膜癌
第4節卵巢腫瘤
第21章妊娠滋養細胞疾病
第1節葡萄胎
第2節侵蝕性葡萄胎及絨毛膜癌
第22章子宮內膜異位症
第23章其他疾病
第1節不孕症
第2節生殖內分泌疾病
第六篇兒科疾病
第24章兒科常見疾病
第1節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第2節小兒腹瀉
第3節小兒肺炎
第七篇眼耳鼻喉口腔疾病
第25章眼部疾病
第1節細菌性結膜炎
第2節沙眼
第26章耳部疾病
第1節分泌性中耳炎
第2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第27章鼻部疾病
第1節急性鼻炎
第2節慢性鼻炎
第3節急性鼻竇炎
第28章咽喉部疾病
第1節急性咽炎
第2節慢性咽炎
第3節急性扁桃體炎
第29章口腔疾病
第1節成人牙周炎
第2節復發性口腔潰瘍
第八篇傳染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30章傳染病概述
第31章病毒性疾病
第1節病毒性肝炎
第2節流行性感冒
第32章細菌性疾病
第1節細菌性痢疾
第2節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第33章性傳播疾病
第1節淋病
第2節梅毒
第3節尖銳濕疣
第4節愛滋病
實訓指導
主要參考文獻
疾病概要教學大綱
目標檢測選擇題參考答案


序言

為適應我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需要,根據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藥劑、醫學檢驗、口腔工藝技術專業的教學大綱,遴選各校有豐富臨床教學經驗、高度責任感的教授和醫學專家參與了本教材的編寫。

在編寫過程中,全體編者遵循“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專業就業所需的“三基五性”為目標(“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五性”即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用性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各自智慧,群策群力,對本書的編寫內容、編寫形式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並達成了共識。在各章節的編寫中,根據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對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病機、臨床特徵、輔助檢查、診治原則作了重點介紹,並在每章前添設了“學習目標”,正文中適當增加了“連結”、“案例”,章後進行了“小結”、“目標檢測”,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拓展學生相關知識面,有助於學生全面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以求與專業執業資格內容相吻合,達到與臨床有“零距離”之感。

本教材共分為8篇33章,建議82學時,其中理論58學時,實踐22學時,機動2學時。實訓指導、參考文獻、教學大綱、課時分配表、參考答案均附在本教材最末,供使用參考。
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得到了編者所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各位編者為此教材的編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其中長治衛生學校的江景芝、瀋陽中醫藥學校的吳紅俠、廣東省新興中藥學校王建明等多位老師參與了各章節的審閱、文稿的整理和校對等工作,值此出版之際,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時間倉促,本書難免有疏漏和錯誤之處。懇請同行、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補充更正,更希望專家同仁提出寶貴意見。

文摘

2.治療要點消化性潰瘍的治療目標是消除症狀,促進癒合,預防復發及防止併發症。治療原則需注意整體治療與局部治療相結合,發作期治療與鞏固期治療相結合。具體措施包括:

(1)一般治療:飲食要定時,進食不宜太快,避免過飽過飢,還應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食物如香料、濃茶、咖啡等;戒菸戒酒;禁用能損傷胃黏膜的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等;穩定情緒,消除焦慮。

(2)藥物治療;①抗酸藥:能中和胃酸,減少氫離子的逆向彌散並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緩解疼痛,促進潰瘍癒合。氫氧化鋁凝膠10-15ml,每日3次。複方氫氧化鋁2~3片,每日3次。②抗膽鹼能藥物:抑制胃酸分泌,解痙止痛。常用藥有阿托品、山莨菪鹼、溴丙胺太林等。③H受體拮抗劑:能阻斷組胺興奮壁細胞的泌酸作用,是強有力的胃酸分泌抑制劑。常用西咪替丁800mgqN或400mg,每日3次和雷尼替丁。④質子泵阻滯劑:抑酸作用比H受體拮抗劑更強且作用持久。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20mg,每日1次。⑤加強保護因素的藥物:可形成一層保護膜覆蓋潰瘍面而促進其癒合。常用的有硫糖鋁1g,每日4次,三甲二枸櫞酸鉍(TDB)120mg,每日4次和生胃酮。⑥抗菌藥物:三甲二枸櫞酸鉍具有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也可加服抗菌劑如四環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和呋喃唑酮等,奧美拉唑40mg/d+克拉黴素500~1000mg/d+阿莫西林2000mg/d聯合療法是首選方法。

(3)手術治療:絕大多數消化性潰瘍經內科治療後可以癒合。一般手術指征為:①急性潰瘍穿孔;②大出血內科治療無效者;③器質性幽門梗阻;④胃潰瘍癌變時。

(4)預防:保持樂觀情緒,注意生活規律,適當進行體育鍛鍊,注意勞逸結合,慎用藥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咖啡因等,避免暴飲暴食及生冷刺激食物和菸酒。

臨床醫學理論書籍(二)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髮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治療和預防以消除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廉、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臨床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用書:康復醫學》
《靜脈輸液置管與維護指南》
《物理醫學與康復科診療常規》
《心血管疾病鑑別診斷學》
《臨床基本操作技術》
《疼痛與治療》
《臨床常見診治錯誤分析》
《慢性疼痛臨床診療指南》
《中國必讀百部名著——臨床通用卷》
《臨床實踐技能達標訓練》
《循證臨床實踐》
《總住院醫師手冊:重症監護》
《危重症護理學》
《內外科常見疾病護理診斷和計畫》
《實用疾病診療學》
《神經系統疾病鑑別診斷學》
《實用PCR基因診斷技術》
《臨床PCR基因診斷技術》
《臨床心電圖快速解讀》
《不明原因發熱的鑑別診斷》
《現代醫師實用手冊》
《中國鄉醫臨床經驗選集》
《骨質疏鬆鑑別診斷與治療》
《綜合性實驗指導》
《診斷學基本技能訓練》
《常見的疑難病和疑難的覺病》
《社會行為醫學》
《實習醫師內科手冊》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診斷和治療》
《現代臨床診療技術》
《神經肌肉疾病電診斷學原理與實踐》
《胸痛診療路徑》
《臨床診療指南——護理學分冊》
《物理因子治療技術》
《康復功能評定學》
《物理治療學》
《實用醫藥基礎》
《簡明臨床檢驗實驗學》
《全科醫學》
《臨床醫學導論》
《康復工程基礎——輔助技術》
《畫說勞動能力鑑定》
《西醫臨床醫學》
《全科醫師實用手冊》
《臨床疾病概要》
《臨床證據》
《疼痛介入治療圖譜》
《臨床路徑套用指南》
《臨床常見急症處理》
《農民家中的醫生》
《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
《診斷學實驗彩色圖譜》
《康復專業人員培訓教材》
《診所注射室實用手冊》
《做個聰明的病人:就醫技巧面面觀》
《農村常見病與衛生常識問答》
《疾病預測學》
《鄉村醫生手冊》
《社區衛生診斷技術手冊》
《診斷學基礎學習指導》
《醫學導論》
《臨床情景模擬教程》
《漫漫從醫路知名專家從醫60年經驗》
《ICU疑難問題解析》
《診斷醫學寄生蟲學》
《患者學》
《基礎醫學概論》
《POCT基本理論和臨床醫學實踐》
《實用心電監測》
《臨床厭氧菌檢測及圖解》
《中醫診斷學綱要及訓練》
《真菌病診斷與治療》
《社區康復學》
《血尿的診斷與中醫治療》
《現代成分輸血》
《黃疸的鑑別診斷與治療》
《實用陰道細胞學診斷圖譜》
《采供血監督檢查指導手冊》
《口腔疾病誤診誤治與防範》
《醫學臨床“三基”訓練技能圖解》
《全科醫師處方手冊》
《常見臨床病例精解》
《神經系統疾病實驗室診斷學》
《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
《診斷學應試嚮導》
《實用CT診斷學》
《肝炎的診斷及防治》
《辨證論治實驗方法學——實驗小鼠診法與辨證》
《其他職業病及診斷鑑定管理》
《血液疾病診斷學》
《神經疾病診斷學》
《呼吸疾病診斷學》
《醫學概論》
《口腔、皮膚科疾病診斷標準》
《外科疾病診斷標準》
《臨床液體治療》
《臨床科研方法概論》
《疾病學基礎》
《新編心血管疾病鑑別診斷學》
《小兒掌紋診病技巧》
《臨床基礎平台實驗》
《中醫診斷學實訓教程》
《急危重症診斷流程與治療策略》
《高壓氧臨床治療學》
《造血幹細胞移植標準實踐手冊》
《脊柱疾病分類診斷學》
《臨床肝病實驗診斷學》
《臨床疑難病例薈萃》
《影像診斷學》
《循環支持治療學》
《小兒臨床CT診斷圖譜》
《實用臨床影像解剖與影像診斷》
《現代實驗診斷學》
《醫學臨床實踐教材》
《臨床用血》
《簡明動態心電圖圖解》
《傳統康複方法學》
《作業治療學》
《臨床心臟負荷試驗學》
《最有用的4種自然療法》
《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熱病》
《泰勒10分鐘診斷手冊》
《康復科手冊》
《神經性疼痛診療學》
《疾病概要》
《臨床疼痛治療指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