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手冊》

《康復科手冊》

《康復科手冊》,臨床醫學理論書籍。本書內容比較全面,編排合理,查閱方便,是康復科醫學生實習及基層臨床醫師理想的工具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康復科手冊》康復科手冊

全書分四篇:第一篇簡單介紹康復醫學的概念、康復醫學住院病歷與功能評定;第二篇詳細介紹臨床常用的康復治療技術,包括物理因子治療、運動治療、作業療法、言語矯正治療、中醫康復治療技術、心理治療、康復醫學工程、高壓氧療法、疼痛的治療以及康復護理技術;第三篇闡述臨床常見功能障礙的處理,包括疼痛、肌力下降與肌萎縮、痙攣與攣縮、平衡與協調障礙、異常步態、交流障礙、認知障礙、吞咽困難的處理、神經源性膀胱和神經源性直腸、壓瘡、骨質疏鬆、吞咽困難、呼吸與泌尿系統感染的處理、體力降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等常見問題的處理;第四篇介紹臨床常見傷病的康復,包括神經系統、骨科、外科、內科、其他系統疾病及癌症的中西醫綜合康復。

目錄

第一篇康復醫學基礎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康復的概念
第二節康復醫學
第三節康復醫師職責
第二章康復醫學住院病歷
第一節康復醫學病歷概要
第二節康復醫學病歷特點
第三章功能評估
第二篇臨床常用的康復治療技術
第四章物理治療——物理因子治療
第一節物理因子治療概述
第二節電療法
第三節光療法
第四節磁療法
第五節超音波療法
第六節傳導熱療
第五章物理治療——運動治療
第一節運動治療概述
第二節維持與恢復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ROM)
第三節肌力訓練
第四節耐力訓練
第五節牽伸練習
第六節平衡練習
第七節協調練習
第八節步態訓練
第九節關節鬆動術
第十節牽引療法
第十一節易化技術
第十二節運動再學習法
第六章作業療法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第三節認知功能訓練
第四節改善上肢功能的作業訓練
第五節輪椅的選擇與操作
第六節自助具的套用
第七章言語矯正治療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失語症的治療
第三節構音障礙的治療
第八章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第一節中醫概述
第二節中醫康復醫學概述
第三節中醫辨證治療
第四節中藥康復治療
第五節針灸康復治療
第六節推拿康復治療
第七節氣功康復治療
第八節太極拳
第九節沐浴療法
第十節飲食療法
第九章心理治療
第一節康復心理學概述
第二節殘疾人的心理特點及其心理治療
第三節康復醫學中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第十章康復醫學工程
第一節康復工程產品的分類
第二節康復醫師在技術性輔助器具服務中的任務
第三節假肢
第四節 矯形器
第五節用於治療和訓練的輔助器具
第六節個人轉移輔助器具
第十一章高壓氧療法
第一節高壓氧醫學概述
第二節高壓氧治療的機制及其生理作用
第三節高壓氧治療的適應證
第四節高壓氧治療的禁忌證
第五節高壓氧治療的護理
第六節高壓氧治療中常見的併發症
第七節高壓氧治療方案
第八節高壓氧艙火情的應急處理
第九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壓氧治療
第十二章疼痛的治療
第一節疼痛診療概述
第二節疼痛的分類
第三節疼痛的測量與評估
第四節疼痛的診斷學基礎
第五節疼痛的治療常規
第六節疼痛的藥物療法
第七節疼痛的介入治療
第八節常用針灸鎮痛方法
第十三章康復護理
第一節康復護理的特點
第二節護士在康復中的作用
第三節康復護理的內容
第四節整體康復護理
第五節預防併發症
第六節康復護理新進展
第三篇臨床常見功能障礙的處理
第十四章疼痛的處理
第一節疼痛概述
第二節疼痛的診斷要點
第三節疼痛的康複評定與康復治療
第十五章肌力下降與肌萎縮的處理
第一節肌力下降與肌萎縮概述
第二節肌力下降與肌萎縮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肌力下降與肌萎縮的康復治療
第十六章痙攣與攣縮的處理
第一節痙攣的處理
第二節攣縮的處理
第十七章平衡與協調障礙的處理
第一節平衡與協調障礙概述
第二節平衡與協調障礙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平衡與協調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十八章異常步態的處理
第一節異常步態概述
第二節異常步態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異常步態的康復治療
第十九章交流障礙的處理
第一節交流障礙概述
第二節交流障礙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交流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二十章認知障礙的處理
第一節認知障礙概述
第二節認知障礙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認知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二十一章吞咽障礙的處理
第一節吞咽障礙概述
第二節吞咽障礙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二十二章神經源性膀胱和神經源性直腸的處理
第一節神經源性膀胱的處理
第二節神經源性直腸的處理
第二十三章壓瘡的預防與處理
第一節壓瘡概述
第二節壓瘡的預防
第三節壓瘡的治療
第二十四章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處理
第一節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概述
第二節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康復治療
第二十五章感染的處理
第一節感染概述
第二節感染的康複評定與治療
第二十六章體力降低的處理
第一節體力降低概述
第二節體力降低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體力降低的康復治療
第二十七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的處理
第一節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概述
第二節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四篇臨床常見傷病的康復
第二十八章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一節中樞神經傷病的康復
第二節臂叢神經損傷的康復
第三節周圍神經疾病的康復
第四節神經功能紊亂的康復
第二十九章骨科疾病的康復
第一節脊椎傷病的康復
第二節肢體骨關節傷病的康復
第三節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
第四節軟組織傷病的康復
第五節其他非特異性骨關節病的康復
第三十章外科疾病的康復
第一節感染與傷口的康復
第二節冷傷與燒傷的康復
第三節泌尿、肛腸疾病的康復
第四節血管、淋巴疾病的康復
第三十一章內科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一節呼吸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二節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三節消化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四節泌尿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五節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的康復
第三十二章其他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一節皮膚科疾病的康復
第二節婦產科疾病的康復
第三節兒科疾病的康復
第四節眼科疾病的康復
第五節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康復
第六節口腔科疾病的康復
第三十三章癌症的康復
第一節癌症的心理康復
第二節癌症疼痛的康復
第三節癌症患者的全身功能康復
第四節癌症治療後的康復
參考文獻

前言

現代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獨立、多學科交叉的醫學科學,它起源於現代歐洲,僅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達到和維持個體最佳功能狀態和獨立生活能力,並回歸社會。它是從物理醫學發展起來的,其核心是功能障礙、功能檢查、功能評定和功能訓練。運動療法、物理療法、神經生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訓練、康復工程、中國醫學康復手段、疼痛康復、高壓氧療法對患者殘障的康復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引進現代康復醫學,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較快。隨著現代科學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面對巨大的醫療市場,康復醫學也面臨著巨大挑戰。這要求所有康復工作者要學習先進的康復理念和技術並不斷更新知識體系,與此同時,也要繼承和發展中國醫學康復手段。目前國內的康復醫學資源依然奇缺,康復臨床還有很多不規範之處,臨床康復水平仍參差不齊,這要求所有的康復工作者,要有更寬的臨床視野和更大的包容心來努力工作。作為國家首批授予康復醫學與物理學科博士、碩士點的臨床、教學、科研基地,我們有義務為康復醫學的普及與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以此書為契機,我們將進一步提高康復科室的診療水平以規範我院的康復臨床治療,做大做強我院及西北地區的康復事業。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康復的概念

康復是使殘疾人重新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重新恢復做人的權利、資格和尊嚴。1981年WHO給康復做出的定義是:“康復是指套用各種有用的措施以減輕殘疾的影響和使殘疾人重返社會。康復不僅是訓練殘疾人使其適應周圍的環境,而且也需要調整殘疾人周圍的環境和社會條件以利於他們重返社會。在制訂康復實施計畫時應有殘疾者本人和他們的家屬以及他們所在的社區參與。”直至目前,國際上仍沿用這一定義。

現代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的、獨立的醫學學科。它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興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到發展。雖然其形成的歷史與醫學科學漫漫數千年的發展進程相比較非常短暫,直至近數十年才有完整的概念,但就在其不到半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康復”的定義就有了三次較重大的充實與更新。

現代康復醫學奠基人之一,並被譽為美國現代康復醫學之父的著名康復醫學教授Howardrusk博士,在1949年時提出“康復是繼預防和內科、外科臨床治療後應進一步採取的醫護措施,是醫療護理的第三階段”。因為時代的限制,對“康復”廣泛而深刻內涵的認識在當時還是有局限性的。隨著社會的前進、科學技術的發展,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康復”做出了明確的定義,提出“康復”是綜合地、協調地套用醫學的、社會的、教育的和職業的措施等綜合手段,為殘疾者進行康復以使其“活動能力達到儘可能高的水平”。此時的康復概念仍是局限於殘疾者個人的活動能力,忽視了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因素對殘疾者的影響。

臨床醫學理論書籍(二)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髮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治療和預防以消除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廉、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臨床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用書:康復醫學》
《靜脈輸液置管與維護指南》
《物理醫學與康復科診療常規》
《心血管疾病鑑別診斷學》
《臨床基本操作技術》
《疼痛與治療》
《臨床常見診治錯誤分析》
《慢性疼痛臨床診療指南》
《中國必讀百部名著——臨床通用卷》
《臨床實踐技能達標訓練》
《循證臨床實踐》
《總住院醫師手冊:重症監護》
《危重症護理學》
《內外科常見疾病護理診斷和計畫》
《實用疾病診療學》
《神經系統疾病鑑別診斷學》
《實用PCR基因診斷技術》
《臨床PCR基因診斷技術》
《臨床心電圖快速解讀》
《不明原因發熱的鑑別診斷》
《現代醫師實用手冊》
《中國鄉醫臨床經驗選集》
《骨質疏鬆鑑別診斷與治療》
《綜合性實驗指導》
《診斷學基本技能訓練》
《常見的疑難病和疑難的覺病》
《社會行為醫學》
《實習醫師內科手冊》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診斷和治療》
《現代臨床診療技術》
《神經肌肉疾病電診斷學原理與實踐》
《胸痛診療路徑》
《臨床診療指南——護理學分冊》
《物理因子治療技術》
《康復功能評定學》
《物理治療學》
《實用醫藥基礎》
《簡明臨床檢驗實驗學》
《全科醫學》
《臨床醫學導論》
《康復工程基礎——輔助技術》
《畫說勞動能力鑑定》
《西醫臨床醫學》
《全科醫師實用手冊》
《臨床疾病概要》
《臨床證據》
《疼痛介入治療圖譜》
《臨床路徑套用指南》
《臨床常見急症處理》
《農民家中的醫生》
《顱腦影像鑑別診斷學》
《診斷學實驗彩色圖譜》
《康復專業人員培訓教材》
《診所注射室實用手冊》
《做個聰明的病人:就醫技巧面面觀》
《農村常見病與衛生常識問答》
《疾病預測學》
《鄉村醫生手冊》
《社區衛生診斷技術手冊》
《診斷學基礎學習指導》
《醫學導論》
《臨床情景模擬教程》
《漫漫從醫路知名專家從醫60年經驗》
《ICU疑難問題解析》
《診斷醫學寄生蟲學》
《患者學》
《基礎醫學概論》
《POCT基本理論和臨床醫學實踐》
《實用心電監測》
《臨床厭氧菌檢測及圖解》
《中醫診斷學綱要及訓練》
《真菌病診斷與治療》
《社區康復學》
《血尿的診斷與中醫治療》
《現代成分輸血》
《黃疸的鑑別診斷與治療》
《實用陰道細胞學診斷圖譜》
《采供血監督檢查指導手冊》
《口腔疾病誤診誤治與防範》
《醫學臨床“三基”訓練技能圖解》
《全科醫師處方手冊》
《常見臨床病例精解》
《神經系統疾病實驗室診斷學》
《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
《診斷學應試嚮導》
《實用CT診斷學》
《肝炎的診斷及防治》
《辨證論治實驗方法學——實驗小鼠診法與辨證》
《其他職業病及診斷鑑定管理》
《血液疾病診斷學》
《神經疾病診斷學》
《呼吸疾病診斷學》
《醫學概論》
《口腔、皮膚科疾病診斷標準》
《外科疾病診斷標準》
《臨床液體治療》
《臨床科研方法概論》
《疾病學基礎》
《新編心血管疾病鑑別診斷學》
《小兒掌紋診病技巧》
《臨床基礎平台實驗》
《中醫診斷學實訓教程》
《急危重症診斷流程與治療策略》
《高壓氧臨床治療學》
《造血幹細胞移植標準實踐手冊》
《脊柱疾病分類診斷學》
《臨床肝病實驗診斷學》
《臨床疑難病例薈萃》
《影像診斷學》
《循環支持治療學》
《小兒臨床CT診斷圖譜》
《實用臨床影像解剖與影像診斷》
《現代實驗診斷學》
《醫學臨床實踐教材》
《臨床用血》
《簡明動態心電圖圖解》
《傳統康複方法學》
《作業治療學》
《臨床心臟負荷試驗學》
《最有用的4種自然療法》
《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熱病》
《泰勒10分鐘診斷手冊》
《康復科手冊》
《神經性疼痛診療學》
《疾病概要》
《臨床疼痛治療指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