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光輝典範 \n,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規律,必須用對立統一規律來觀察社會主義社會 \n明確提出了社會基本矛盾的概念,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

要點總結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 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光輝典範
1、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規律,必須用對立統一規律來觀察社會主義社會
2、明確提出了社會基本矛盾的概念,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
3、提出了兩類社會矛盾的學說,闡明了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的方針和方法
4、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鬥爭還沒有完全結束,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將是長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繁榮我國文化藝術,促進科學進步的根本方針
6、壞事具有兩重性,努力創造條件使壞事變好事。
必背知識:
◎三大法寶:武裝鬥爭、統一戰線、黨的建設
◎三大綱領:土地、沒收官僚主義、保護民族工商業
◎三大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民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三大靈魂:實事求是、民眾路線、獨立自主

概述

毛澤東1957年2月 27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國務會議第11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它是作者論述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問題的主要著作。後經整理、修改和補充,於同年 6月19日公開發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作者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結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分析了中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的形勢和任務。文中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由於社會矛盾和階級關係發生了變化,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民眾階級鬥爭基本結束,“我們的根本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在新的生產關係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點應當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因此,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應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著作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中心,科學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出現的許多新問題。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① 提出了社會基本矛盾的科學概念,全面地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問題。作者明確地把生產關係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概括為社會基本矛盾,指出它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社會基本矛盾。無論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還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都存在著既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正是這些矛盾推動社會主義社會向前發展。但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同舊社會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它不是對抗性的矛盾,這種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
② 提出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的理論。作者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分為兩類,一類是敵我矛盾,一類是人民內部矛盾。兩類矛盾的性質不同: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矛盾,人民內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非對抗性矛盾,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並且指出,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就不同。敵我之間的矛盾是用專政的方法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是用民主的方法來解決,即用“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解決。同時還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系列方法,如: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法解決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矛盾;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法解決科學文化中的矛盾;用“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的方法解決經濟建設中的矛盾。
著作在對民主與集中、自由與紀律、真善美和假惡醜、亂子的二重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等問題的分析和論述中,闡發了事物發展的辯證法思想,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這個規律,不論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們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著的對立面又統一,又鬥爭,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著作提出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為正確解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系列基本理論和實際問題提供了理論根據,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也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獨創性的貢獻。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