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重陽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重陽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是宋代詩人邵雍的詩詞之一。

基本信息

作者

邵雍(1011-1077),字堯夫,幼貧,讀書十分刻苦,

邵雍邵雍
據《宋史》本傳載:“初至洛,篷蓽環堵,不蔽風雨,躬樵爨以事父母。”邵雍早年在洛陽以教授生徒為生。嘉祐七年(1062),西京留守王拱辰為他建造了新居,名安樂窩,他也自號安樂先生。後來兩度被舉薦,但他都稱病不赴。司馬光、呂公著等退居洛陽時,邵雍恆相與游。死後縊康節,又稱邵康節。
邵雍一生潛心學問,以治《易》、先天象數之學著稱。他還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與周敦頤程頤程顥齊名。時北宋新舊黨爭劇烈,他卻能抽身時事之外,寄意於笑談之間,寫下了一千多首詩。其詩有直接闡述哲理的,也有少量譏議時事的,多數則描述自己樂天安命、優遊閒適的生活。邵雍的詩一直為人們所忽視,其詩寓平淡於深理,透露著他對宇宙萬物變化的超然態度,在藝術上則重自然流露,因此其詩還是有著文學價值的;另一方面,邵雍詩顯得變化不多,調子也常有重複,這是其缺陷所在。此外,邵雍的詩論是北宋理學家詩派在理論上的代表,對宋詩的理趣化傾向有著影響。
邵雍傳世的詩集是《伊川擊壤集》。

詩詞正文

故國逢佳節,登臨但可悲。
山川一夢外,風月十年期。
白髮飄新鬢,黃花繞舊籬。
鄉下應笑我,晝錦是男兒。

注釋

共城:今河南輝縣,邵雍原是共城人,故稱故居。
晝錦:衣錦還鄉。據《漢書·項籍傳》載秦末項羽入關屠城,有人勸其留居關中。羽見秦宮已毀,思歸江東。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史記·項羽本紀》則作“衣繡夜行”,後遂稱富貴還鄉為“衣錦晝行”,省作晝錦。兩句是說,人們見到我的這副衰頹而無成就的模樣,大概會嘲笑我,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那些衣錦還鄉的人,才是真正的好男兒。

賞析

此詩或為方近中年而作,表現了邵雍感嘆人生的蕭瑟之情。首兩句言登臨有感,次兩句是感的具體內容,面對山川,但覺浮生如夢,離開故鄉十年了,總期盼著回來看看故鄉的山川風月,如今終於如願,然而,十年間,我又有何成就呢?只是多了幾許白髮,而故鄉的黃花依舊繞著籬笆。中間兩聯以永恆的自然比照人生的短促而多變的人生,悲嘆自己一事無成。
(摘自《宋名家詩導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