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本書的第一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本書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麼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本書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麼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

本書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環境這么糟。

本書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

這是過往出版過的所有《郎鹹平說》中最精彩的一本。

這是最緊扣熱點、最貼近民生的一本《郎鹹平說》。

基本信息

作者:郎鹹平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39819

出版時間:2010-09-01

版次:1

頁數:19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本書的第一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本書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麼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本書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麼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
本書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環境這么糟。
本書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
這是過往出版過的所有《郎鹹平說》中最精彩的一本。
這是最緊扣熱點、最貼近民生的一本《郎鹹平說》。
說它緊扣熱點,是因為百姓在生活中所見所聞的熱點事件,富士康、霸王洗髮水、大蒜和綠豆價格、地溝油、電視相親、房價新政、醫改和教改,郎鹹平都做了最精闢的解讀。
說它貼近民生,正如郎鹹平在書中說,在中國做事難,做人難,過日子更是難。中國經濟的問題錯綜複雜,老百姓怨聲載道。這些問題看來都是些很簡單,卻又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幹部不聰明、不能幹,而是他們在做決策的時候總是只看到表面現象,奉行的原則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來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本質的問題。其實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是非常具體的,說白了就是收入低、物價高、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和其他泛泛而談的書不同,郎鹹平特別挑了十六個百姓最關心的話題,對每一個話題都深入研究了最根本的本質問題,因為只有了解本質,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

內容簡介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一共五個部分。《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的第一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第一,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後,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
第二,為什麼我們什麼東西都比美國貴。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麼都比中國便宜。
第三,為什麼我們的蔬菜價格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
第四,為什麼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現在連吃個飯都不安心,本書找了地溝油的例子來做解讀,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的社會道德出現什麼問題了?
第五,為什麼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霸王洗髮水事件雲南白藥事件釀成軒然大波,還有三聚氰胺也死灰復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銷售,這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驚心動魄。
第六,為什麼我們年輕人沒有出頭的機會。電視相親攪起了驚濤駭浪。一群偽君子揮起道德的巨劍指向我們的年輕人,說他們拜金。可是我們的社會給年輕人往上爬的機會了嗎?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麼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第七,為什麼我們的醫改這么難。全世界的醫改都難,這不是中國的專利。但是2010年美國的醫改給了我們一個啟發,那就是醫改成功的關鍵是必須斬斷醫生和藥廠的掛鈎。
第八,為什麼我們的教改這么難。大陸的教改是屬於重度偏離的那一種,但是香港幾乎無為而治的教育體系,竟然成了成功的典範。
第九,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一:火山理論。中國雖然是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個,但卻是全世界幾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設經適房和廉租屋的國家。
第十,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2010年6月七大部委聯合推出的重慶模式給了我們一絲希望。重慶模式或許是中國地產未來發展的方向。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麼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
第十一,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富士康十三名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震動了全中國的老百姓。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富士康背後真正的元兇蘋果電腦。
第十二,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實在不知道李書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還是棄婦。我們的企業是一批批地走出去,又一批批地倒下。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環境這么糟。
我們國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說被誤導到了節能減排的領域。氣候變暖就是個驚天大謊言。今天中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節能減排,而是:
第十三,為什麼我們的垃圾問題這么嚴重?
第十四,為什麼我們的水資源問題這么嚴重?
《郎鹹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
第十五,為什麼美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5月份,“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結果是讓美國透過匯率大戰拿走了我們8 000億元的新能源市場!
第十六,為什麼德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7月份,德國代表團來了,透過和美國類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讓中國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契約。

作者簡介

郎鹹平,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他的著作有: ①“郎鹹平說”系列(《公司的秘密》《熱點的背後》《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金融超限戰》《誰在謀殺中國經濟》《誰在拯救中國經濟》《新帝國主義在中國》《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 ②“財經郎眼”系列(《我們的痛苦和希望》、《年度經濟熱詞解讀》《需要了解的經濟問題》《經濟泡沫下的生存》); ③“郎鹹平案例”系列(《操縱》《運作》《整合》《突圍》《誤區》《科幻》《產業鏈陰謀I》《產業鏈陰謀II》《產業鏈陰謀III》); ④“郎鹹平學術文選”; ⑤“郎鹹平音像”系列。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么低
一、最長的工作時間VS最低的工資收入
二、“被增長”的財富速度:跑不過CPI,也跑不過GDP
三、是誰讓我們如此辛苦
四、我們能給貧窮者什麼希望
第二章為什麼我們什麼都比美國貴
一、可憐的越窮越貴:中國人的“偽幸福生活”
二、一切皆因沒有藏富於民
三、如今我們已做錯了選擇
四、誰拿走了我們的資源
第三章為什麼我們的蔬菜這么貴
一、張悟本,怎么就成了“神醫”
二、別炒股了,炒大蒜和綠豆吧
三、當青菜坐上過山車
四、我們的模式錯在哪裡
五、從新奇士模式看產業鏈整合
第四章為什麼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
一、百倍於砒霜?黑暗下的黃麴黴素
二、偽裝下的地溝油:辨別難似“哥德巴赫猜想”
三、地溝油,中國“最完美”的產業鏈?
四、日本模式,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五、地下產業如何走進陽光
第五章為什麼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
一、就在你身邊的虛假宣傳:霸王洗髮水和雲南白藥牙膏
二、我們究竟錯在哪裡
三、媒體的底線:誰來捍衛我們的利益
四、什麼才是正確的政府角色
第六章為什麼我們的年輕人沒有出頭機會
一、被扭曲的相親產業鏈
二、扯開遮羞布並不是我們的目的
三、沒有靈魂的拜金主義者?
四、拜金與笑貧的辛酸背後

第二部分

為什麼我們的醫改、教改、房改這么難
第七章為什麼我們的醫改這么難
一、我們的醫改還在半空
二、美國如何踏進醫改“雷區”
三、我們為什麼看不起病
四、他山之石:醫改成功靠什麼
五、逼出來的“高州經驗”
第八章為什麼我們的教改這么難
一、教改=折騰教授?
二、大學再大卻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三、大學的錢應該怎么花
四、誰來推倒大學的圍牆
第九章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一:火山理論
一、“火山”之下,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二、封堵火山的天外來石?
三、美國房產稅,為的是藏富於民
四、我們的房產稅,到底藏富於誰
第十章為什麼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
一、火山理論遇到重慶模式
二、什麼是重慶模式的殺手鐧
三、重慶模式,化解火山危機的希望?
四、廣東經驗,大刀揮向何方

第三部分

第十一章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
一、“富士康悲劇”的幕後兇手
二、到底是誰剝奪了我們的尊嚴
三、什麼是拯救富士康的希望
第十二章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
一、沃爾沃:“美婦”還是“棄婦”?
二、汽車跨國併購:解不開的魔咒
三、西方工會:吉利心中永遠的痛?
四、又一幕悲劇在上演?  

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為什麼我們的垃圾危機這么嚴重
一、垃圾圍城,什麼才是我們最大的危機
二、究竟是誰製造了這些垃圾
三、日本的反省:經濟成長錯在哪裡
第十四章為什麼我們的水資源危機這么嚴重
一、“人就水”還是“水就人”:深藏在水資源短缺背後的玄機
二、生產方式:水污染的極惡者
三、“壞人”監管“壞人”才是最好的?
四、要“治水”,先“治人”?

第五部分

第十五章為什麼美國人這么不講理
一、“籃球外交”,來者不善
二、買單新能源?中國欠了誰
三、美國給了我們什麼意外
四、歐巴馬的雙簧
五、8 000億,就這樣拱手讓人了
六、我們的讓步,何時才能叫停
第十六章為什麼德國人這么不講理
一、又一個龐大的代表團來了
二、德國,一個我們並不真正了解的對手
三、5 000億,德國人的又一個目標
四、市場經濟地位到底有多難

2011世界暢銷書排行榜

在一個時代,或者說時間段,非常受歡迎的書,就是暢銷書。“暢銷書”(Bestseller)一詞最初起源於美國。暢銷書的特點是符合當時人的閱讀口味,暢銷書不一定就是好書,但也有可能成為名著。這就要看它的實際價值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