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

《郎鹹平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

《郎鹹平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作者是鹹郎平,經濟類圖書,東方出版社2011年7月1日出版,一共分為六個部分。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誰才是2011年最值得中國人期待的大眾經濟讀物?
《郎鹹平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 》《郎鹹平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 》

2011年,中國的經濟依然複雜,但老百姓表現得似乎很“淡定”。在我們的國民經濟生活大調查中,覺得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有38%,覺得一般的有40%,而對於覺得自己很幸福的,竟然不到4%。一個是“淡定”,一個是“不幸福”,照常理講,感受“不幸福”的人,更喜歡的應該是抱怨,而不是“淡定”。那為什麼這兩個看似不怎么搭邊的詞會同時出現在中國老百姓的身上?這種現象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是一種“冷漠”,更是一種“無奈”。
其實,中國的老百姓是懂得知足的,要求的並不過分,只要希望收入多一點,物價穩一點,房價漲得慢一點。面對如此瘋狂的通貨膨脹,老百姓在銀行的那點存款一點點被蒸發掉了。老百姓無法“淡定”了,開始琢磨著炒房、炒股,但是,頻頻爆料出的信息是,房地產開發商囤地捂盤,股市內幕重重,讓老百姓望而卻步。老百姓“幡然醒悟”後,想去享受一下生活的時候,卻發現買車竟然也要搖號了,而對於搖到車牌號的老百姓來說,感受到的竟然不是“幸福”,而是“幸運”,雖是一字之差,背後反應的確實老百姓的心酸與無奈。

內容簡介

《郎鹹平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一共六個部分。第一章既為第一部分,點出了本書的主題——“無奈,為什麼離我們越來越近”,本章盤點了幾個最為流行的關鍵字,比如說“淡定”、“憤青”、“無奈”、“幸福”等等。
第二、三、四章為第二部分,通過央企漲價、368萬的天價過路費菜賤傷農又不惠民三個主題讓我們看到的是,似乎什麼都在漲價,但就是老百姓的工資不怎么見漲。
第五、六、七章為第三部分。第五章的“油荒氣短”讓我們看到油瘋狂漲價背後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國際油價的上漲,而是數不清的稅費。第六章講的是在銀行一次又一次“加息”後,我們發現,我們在銀行的存款還是在不斷貶值,中小企業想從銀行拿到貸款簡直比登天還難。第七章的主題是養老金改革,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傳說,養老金也是會破產的,有我們中國香港的養老金破產作證。
第八、九、十章為本書的第四部分。第八章告訴了我們一個真實的房地產市場,房價究竟是在漲還是跌。第九章讓我們了解到“炒房團”轉戰中國大江南北的背後,其實是製造業資金的流失,製造業的生存遭到嚴重威脅。第十章給我們解析了政府連連出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1000萬套保障房究竟能不能成為史上最給力的調控?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為本書的第五部分。第十一章讓我們了解到我們的好企業為什麼都跑到國外、還有香港上市?第十三章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QFII。
第十四、十五、十六章為本書的第六部分。為了治堵,我們竟然需要搖號買車。春運回家,竟然要“九死一生”。到最後,我們看到我們中國的大學竟然培育出藥家鑫李啟銘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們中國的教育體制究竟缺失了哪一環?

作者簡介

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他的著作有:
①“郎鹹平說”系列(《公司的秘密》《熱點的背後》《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金融超限戰》《誰在謀殺中國經濟》《誰在拯救中國經濟》《新帝國主義在中國》《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
②“財經郎眼”系列(《我們的痛苦和希望》、《年度經濟熱詞解讀》《需要了解的經濟問題》《經濟泡沫下的生存》);
③“郎鹹平案例”系列(《操縱》《運作》《整合》《突圍》《誤區》《科幻》《產業鏈陰謀I》《產業鏈陰謀II》《產業鏈陰謀III》《中國企業沒戲嗎I》《中國企業沒戲嗎II》);
④“郎鹹平學術文選”;
⑤“郎鹹平音像”系列。

目錄及相關文摘

序言

我們的老百姓不會像歐洲人一樣去關心“財政緊縮”,也不會像美國人那樣嫌自己的領導不夠“務實”,更覺得全世界為了智利的幾個礦工獲救那么“沸騰”有點莫名其妙。我們每年都有國民經濟生活大調查,覺得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居然有38%,覺得自己一般的人有40%,而至於覺得自己很幸福的,竟然只有不到4%。那么,老百姓“淡定”和無奈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呢?我在本書的第一章,透過對比日本、歐洲和美國的老百姓在過去一年裡都在為什麼而激動,來分析我們老百姓“淡定”背後的無奈。
我們的幸福與無奈(1)

我們的幸福與無奈(2)

我們的幸福與無奈(3)

我們的幸福與無奈(4)

我們的幸福與無奈(5)

治堵,竟然搖號?

2010年12月23日,北京治堵方案公布,這一囊括了28條治堵細則的方案,僅僅公示一周時間就宣布實施。細則中的搖號上牌、徵收擁堵費等多條措施均倍受詬病,民眾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聖誕禮物”顯然並不中意。而在廣州,《亞運後廣州中心城區緩解交通擁堵方案(討論稿)》也在本月提出,各界對此評價不一。有學者認為廣州的治堵方案更顯人性化,但也有評論指出《討論稿》中看不見具體做法,更像是一個思路。何時能夠不再堵車,已經成為人們對“幸福”的又一期望。
一、新政後,不堵車堵心了

二、香港的“三七定律”(1)

二、香港的“三七定律”(2)

三、由“買車光榮”到“用車可恥”

四、“享受堵車”:誰動了我們的權利(1)

四、“享受堵車”:誰動了我們的權利(2)

五、“天下憂”,我們還在樂?

何日解民哀,春運不再難?

一年一度的春運,在2011年1月19日正式啟動。在外打工的遊子、異地求學的學子,這幾天已經焦急地徘徊等待在各地的火車站售票視窗,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到處是步履匆匆的身影。官方預測今年為期40天的春運客流,將達到28.5億人次,加上近期雨雪冰凍天氣的不斷襲擾,中國交通運輸系統面臨著巨大考驗,政府相繼出台了增加運力、嚴打票販子、火車票實名制等諸多舉措,春運卻還是一如既往地上演著“一票難求”的大戲,面對著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大遷移,一個問題如鯁在喉,“何日解民哀,春運不再難”。
一、春節回家,竟也要“九死一生”?

二、讓更多人回家:速度就是全部?(1)

二、讓更多人回家:速度就是全部?(2)

三、高鐵建設,我們得面子而外資得實惠?(1)

三、高鐵建設,我們得面子而外資得實惠?(2)

四、車票也要“搖號”嗎(1)

四、車票也要“搖號”嗎(2)

誰謀殺了中國的大學

藥家鑫,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董藩,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教授。兩位看似毫無關聯,卻因敲響中國高等教育的警鐘而被糾結在一起。藥家鑫讓我們悲憤地看到了漠視生命的又一個版本。2009年“杭州飆車案”,“官二代”同伴圍在死者身前嬉笑的場景曾經灼痛著公眾的眼睛;2010年李啟銘在校園內將兩名女生撞成一死一傷後,又囂張冷漠地喊出“我爸是李剛”。這些涉案的當事人都是在校學生,但是,如果一個差不多的案子能夠一再翻版上演,我們就必須做出思考:是司法制度出了問題,是社會心理出了問題,還是教育體系出了問題?
一、一位學生、一位老師,讓我們直面中國教育的價值觀

二、我們的教育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邊緣(1)

二、我們的教育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邊緣(2)

三、我們的大學這樣失去人格(1)

三、我們的大學這樣失去人格(2)

四、“無為而為”與“無塑造而塑造”的價值觀(1)

四、“無為而為”與“無塑造而塑造”的價值觀(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