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百科全書》

《西藏百科全書》

《西藏百科全書》是一部全面介紹西藏歷史和現狀的地域性百科全書,由西藏人民出版社發行。

基本信息

簡介

好
西藏百科全書》是一部全面介紹西藏歷史和現狀的地域性百科全書(以下簡稱《藏百》)。30年前,中國還沒有百科全書。1980年~1993年,《中國大百科全書》(74卷,1.3億字)問世,結束了沒有百科全書的時代。如今,雪域高原也有了百科全書,怎不令人振奮!
《藏百》共收1284個條目,圖表1000多幅,索引主題詞5000個,210萬字。全彩印刷,裝幀精美。就其內容和編纂方法而言,頗有值得稱道之處。

選條全面系統

所謂全面,《藏百》所選的條目涵蓋西藏的自然景觀、山脈河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宗教信仰、民習風俗等各方面知識。所謂系統,從“條目分類目錄”得知,每個條目都歸入小體系,然後層層集聚成中體系、大體系。卷首概述文章《西藏自治區》簡明扼要地闡述了西藏的昨天和今天,並且稍稍展望了明天,讓讀者對西藏有全景式的認識。
《藏百》條目是分層而有序的。以“歷史”部分為例,先按時序劃分為史前時期、吐蕃王朝、分裂割據時期、元朝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每個時期大多有一個綜述條目。例如“吐蕃王朝”條綜述了7世紀至9世紀300年左右的史事。下面設“吐蕃族”、“松贊乾布”、“唐蕃會盟”等23個條目。上下層次條目結合起來閱讀,可以更充分地了解西藏吐蕃王朝的興衰史。不妨說,《藏百》的歷史部分是一部以條目形式出現的“西藏簡史”。

宗教知識豐富

宗教知識豐富是《藏百》的一大特色。“宗教”部分收216條,分設教派、寺廟、術語、制度、經籍等條目群;加上“人物”部分的教派創立者、寺廟創建者38條,共為254條,約占全書的五分之一。
宗教在西藏社會生活中極具重要性,從元朝到解放前,西藏一直實行政教合一制,地方首領和宗教領袖同為一人,政權和教權由一人執掌。藏族人絕大多數信奉佛教(藏傳佛教),非常虔誠。民主改革前,西藏有寺廟500多所,超過唐代詩人杜牧說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有的歷史悠久,如大昭寺建於唐貞觀年間;有的規模宏大,如哲蚌寺可住僧眾萬餘人。寺廟的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壁畫藝術、造像藝術以及珍藏的文物,都是西藏的瑰寶。
中國佛教分為三大系:漢語系、藏語系、巴利語系。漢語系佛教即漢地佛教,流傳於中國內地,並曾外傳於朝鮮、日本、越南;藏語系佛教即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流傳於西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亦多信奉;巴利語系佛教,即南傳上座部佛教,雲南傣族、布朗族等所信奉。藏傳佛教主要宗派有寧瑪派(紅教)、噶當派、薩迦派(花教)、噶舉派(白教)、格魯派(黃教,在噶當派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藏百》給藏傳佛教教派和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黑教)都立了條目,介紹它們的傳承系統,擁有的寺廟,內部制度和社會影響。《藏百》的宗教條目約近40萬字,實際上具有“藏傳佛教辭典”的功用。

地方色彩濃重

西藏同內地比較,幾乎事事處處具有特色。《藏百》在地緣方面和人文方面都作了充分表述。
喜馬拉雅山有珠穆朗瑪峰,高8848.13米,世界第一高峰,眾所周知。《藏百》還告訴我們,山上還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第四高峰洛子峰、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直至第十高峰。雅魯藏布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在西藏境內長2057千米,總落差5435米,平均坡降居中國諸大河之首,江水安能不洶湧澎湃!“雅魯藏布大峽谷”條記述了對大峽谷的歷次考察結果。
“冰川”是地學用語,一般地方百科全書可以不收,《藏百》收了。因為西藏是全球中低緯度最大的冰川分布區,也是中國冰川最多的省區,冰川總面積2.74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的50%。
在人文方面,藏族、藏文、藏語、藏醫、藏曆、藏學、藏餐、藏戲、藏族服裝、藏族人名等都立了條目。“藏戲”條寫了2萬多字,插圖14幅,為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全方位的記錄。
西藏人種青稞,養氂牛。在高海拔、低氣壓、冷季長、暖季短的西藏,糧食作物中只有青稞最宜種植。青稞炒熟磨成面,加酥油茶等捏成糌粑,是西藏人的主食。氂牛是高原特有的牛種,耐勞而不擇食,善走陡坡險路、雪山沼澤,能涉激流,負載量大,被譽為“高原之舟”。氂牛的奶、肉、毛,都是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高原走向現代

《藏百》反映傳統,也以足夠篇幅介紹西藏正在走向現代化。
上世紀50年代初,筆者聽過一位朋友用民謠介紹川藏交通狀況說:“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臘,學狗爬。”蜀道難,藏道更難。那時西藏沒有公路。1954年12月,全長2155千米的川藏公路通車;同月,青藏公路通車;1957年10月,全長1179千米的新藏公路通車,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1973年10月,全長715千米的滇藏公路通車。這四條公路是鄰省鄰區通向西藏的公路。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斥巨資對這些公路進行大規模整治和改建。1965年3月,北京—成都—拉薩民用航空航線正式通航。2003年,拉薩同國內城市通航的有成都、北京、重慶、西安、昌都、上海、昆明、廣州、迪慶以及香港;旅客吞吐量7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萬餘噸。拉薩—加德滿都國際航線已經開通。《藏百》報導了在凍土區建造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的艱難工程。這條鐵路在《藏百》問世後的2006年7月1日通車。
教育是反映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解放前的西藏,教育以寺廟為主,文盲、半文盲達95%以上。1951年開辦第一所現代型國小———昌都國小。2004年有各類學校1010所,兒童入學率為94.7%,有高等院校4所:西藏大學、藏醫學院、西藏民族學院、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院。
要了解西藏嗎?請讀《西藏百科全書》。西藏萬象,納於一書。
《西藏百科全書》西藏人民出版社(黃鴻森)

盤點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書(一)

西藏人民出版社始建於1971年12月,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綜合性圖書出版社。承擔著政治、經濟、歷史、哲學、少兒美術、文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學藝術、自然科學、藏學研究、古籍整理、期刊等各類藏漢文圖書和全區中國小教材的出版任務。建社30多年來,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臧文版圖書突出“普及通俗”和古籍整理;漢文版圖書突出“宣傳西藏、介紹西藏”,尤其是藏學研究系列叢書頗受讀者歡迎。
《西藏宗教史略》
《札什倫布寺簡介》
《布達拉宮簡介》
《夏魯寺簡介》
《論熱達事件及其性質》
《扎日聖地指南》
《大昭寺及其佛像歷史問答七十三條》
《六世達賴情詩選》
《西藏年鑑2003》
《藏文文法知識》
《套用文》
《怎樣看藏曆》
《藏文文法易解之鑰》
《藏文書法》
《衛藏聖地簡介》
《藍雲》
《藏漢法律詞典》
《藏文動詞變化表》
《藏英對照拉薩口語教材》
《藏文字帖》
《藏文書寫理論與實踐》
《藏族傳統繪畫理論與技法》
《藏英對照基礎口語》
《格頓論文集》
《援助與發展》
《簡明文法知識》
《國小正字法》
《藏食菜譜》
《藏英佛學小詞典》
《孫子賓法譯釋》
《西藏文化概論》
《藏族文化歷史知識問答》
《梵文解讀》
《簡明藏學詞典》
《歷代藏族名人傳》
《西藏舞蹈與民俗》
《常用藏藥手冊》
《西藏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西藏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論文集》
《倉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
《漢藏史集:賢者喜樂贍部洲明鑑》
《顯密佛法釋義精要》
《番僧源流考西藏宗教源流考》
《西藏經濟學導論》
《十明文化術語釋文彙輯》
《青蛙上天》
《一顆小水滴》
《佛學辭彙》
《藏西醫家庭醫療手冊》
《薩迦派念誦及儀軌經集》
《看圖猜一猜》
《頗羅鼐傳精要通俗讀本》
《貓和狗的故事》
《格薩爾王傳朗茹金子宗》
《西藏民間故事第一集》
《護財:恩報主人的傳話故事》
《大象和猴子》
《西藏最後的秘境》
《措如·才郎大師論文集》
《淌過歲月的河》
《漫話古代漢藏文化聯繫》
《語言之路》
《拉薩城市演變與城市規劃》
《密宗》
《前進中的西藏新聞出版業》
《嚮往天葬》
《麝香之愛》
《不再狩獵》
《西藏地方史通述》
《簡明西藏地方史》
《艽野塵夢》
《首批進軍西藏的女兵們》
《西藏古樂譜研究》
《西藏的神靈和鬼怪》
《藏地旅行攝影攻略》
《西藏繪畫藝術》
《綠松石》
《慧燈之光》
《笑忘拉薩》
《佛子行三十七頌》
《雪域邊線行》
《八廓街101個女“背包客”的內心獨白》
《欽熱諾布大師與藏醫天文歷算》
《娘容轄私塾的創辦人》
《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近侍土登貢培》
《八角形的路》
《藏傳佛教寧瑪派》
《中國西藏郵政郵票史》
《動物征戰記》
《三十頌與音勢論》
《新編藏醫學》
《漫遊西藏》
《西藏旅遊指南》
《素食利益》
《西藏地域和人文》
《西藏百科全書》
《西藏考古》
《藏婚》
《西藏輝煌50年》
《六大經典進藏路線邊走邊拍圖文詳解》
《雪域人之靈與神之魅》
《中國藏戲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