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的微笑》

《蘇珊的微笑》作家葉兆言著,生動刻畫出當下人群的婚戀危機,揭開美滿婚姻背後的真相,打破了人們不切實際的幻想,還原了婚姻最本真的面孔。

基本信息

小說簡介

1

著名作家葉兆言出新書《蘇珊的微笑》,這是葉兆言《馬文的戰爭》之後的又一部婚戀小說,生動刻畫出當下人群的婚戀危機。《蘇珊的微笑》號稱中國版的《男人這東西》以及新時代的《妻妾成群》,其揭開美滿婚姻背後的真相,打破了人們不切實際的幻想,還原了婚姻最本真的面孔。《蘇珊的微笑》摒棄了“小三”的敘事立場,話語權掌握在男主人公楊道遠手裡。在《蘇珊的微笑》中,男主人公楊道遠非常矛盾,一方面他把“小三”蘇珊美化成了拯救他於水火的田螺姑娘,一方面卻又忘不了蘇珊曾是洪省長的情人這個事實。

內容介紹

楊道遠出生那一年,是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初,正好最困難的年頭。村上很多人餓死了。對於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楊道遠更願意處於一種失憶狀態,他很少去回憶過去,最煩別人跟他談起故鄉,自從大學畢業,他就再也沒有回過老家。楊道遠的身世永遠就是個謎,他母親是個過路的女乞丐,跟著別人一路逃荒要飯,最後就流落到了父親所在的那個村上,在當地留了下來。
楊道遠父親也是一名形跡可疑的流浪者,能肯定的只有他的當兵出身,什麼樣的軍隊似乎都乾過,打過日本人,在共產黨的隊伍里待過,在國民黨的部隊也待過,還當過偽軍。父親的境遇始終很糟糕,他是村上最沒有地位的男人,永遠在受別人的欺負。怎么都看不出身上有絲毫軍人的氣質,他永遠是低聲下氣唯唯諾諾。
小時候,楊道遠最喜歡做的事,便是在水庫的大堤上跑步。大堤很長,一開始只是出於對水的恐懼,他知道自己母親就淹死在這裡面,一種無名的恐懼促使他拚命奔跑,漸漸地他就喜歡上了跑步。跑步時會產生的一種孤獨感,能讓人忘掉很多不愉快的東西。學校里上體育課,班主任發現他跑得很快,輕而易舉地就拿到了全校的第一名。這以後,縣裡不知怎么知道了,來了兩個搞體育的人,帶他到大堤上去跑了幾個來回,立刻認定他是練習中長跑的材料。從那以後,楊道遠天天一大早爬起來練習跑步,班主任是個復員軍人,見識過外面的世界,他告訴楊道遠如果想離開農村,離開這個不想待的地方,唯一的可能就是好好訓練,好好地練習跑步,爭取在省里的重大比賽中拿到好名次。
結果從來也沒有在重大比賽中拿過名次,在他最出成績的那些年頭,根本就沒有什麼重大比賽。好在他最後考上了師範學院。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楊道遠突然接到電報,父親得了一場並不嚴重的病,說死就死了。他並沒有感到太悲傷,恰恰相反,父親的死反倒給了一個徹底與家鄉告別的理由,在草草地了結後事以後,楊道遠最後一次走過了水庫的大堤,從此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作為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屆大學生,這一代人沒有理由不成為時代的寵兒,然而真正讓楊道遠獲得自信,並且讓他徹底擺脫自卑,卻是因為愛情上的成功。自從在電影院門口見到張慰芳,楊道遠便開始念念不忘,他一眼看上了這個比自己大了將近兩歲的女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一直保持著那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楊道遠痴心不改,張慰芳無動於衷。
現如今的楊道遠是個非常幸福的人,回憶自己的人生,他一直覺得有兩步路最為關鍵,首先要感謝高考,沒有高考,楊道遠的一生都可能是黑暗,而對張慰芳的追求,卻更像是一次有著遠大理想的攀登,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征戰,拿下了張慰芳,就意味著國共決戰完成了渡江之役,百萬雄師已過了大江,楊道遠的前程從此一路陽光燦爛。
楊道遠的人生充滿了傳奇,在上大學之前,他有太多的事不知道,有太多的事不曾經歷。他第一次坐上汽車,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走進真正意義的城市,第一次用上自來水,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第一次瘋狂地愛上一個女人。
楊道遠時常會對蘇珊提起自己的過去,當年追求張慰芳的時候,他最不願意涉及的就是自己的往事,最害怕的就是她問起自己的故鄉。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作為一名貨真價實的成功男人,楊道遠已經沒有必要與蘇珊說自己的當下,一切都已經是明擺著的,他沒有必要再去強調,也沒有必要再去炫耀。蘇珊終於讓楊道遠有勇氣坦然地面對自己的過去,因為蘇珊,原本是很不好的往昔,不堪重溫的往事,也突然變得美好起來。就喜歡你。”

作者介紹

葉兆言 男,江蘇蘇州人。1957年生,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死水》、中篇小說集《艷歌》、《夜泊秦淮》、《棗樹的故事》、《葉兆言文集》等。其作品《追月樓》獲1987—198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首屆江蘇文學藝術獎,中篇小說《馬文的戰爭》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現為江蘇省作協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內容選讀

敷衽以陳詞兮,耿吾既得中正,
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風余上征。 屈原《離騷》
笑了嗎?你真的覺得我是在笑? 蘇珊
春天轟轟烈烈地來了,車窗外風和日麗,沿路的海棠正在怒放。桃花也開了,杏花也開了,奼紫嫣紅十分妖嬈。前面就是醫院大門,路邊的車位已停滿,楊道遠打算把車子直接開進去。由於車上放著一塊電視新聞採訪的標牌,守護大門的保全見了楊道遠非常客氣,低下頭來很隨意地往車裡望一眼,然後行了個不太標準的敬禮,大大咧咧地放行了。楊道遠很習慣享受這種特權,門衛既然不願意為難過問,他便徑直把小車往裡開,開進了醫院的院區,穿過並不寬暢的通道,穿過小花園,穿過大水池,沿著住院大樓繞了一大圈,打算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把車停下來。
隨著一記沉悶的撞擊,砰的一聲,一道黑黑的陰影閃現在眼前,楊道遠連忙使出了全身的力氣踩下剎車。好在車速本來就緩慢,汽車立刻生根似的站住了,身著花布長裙的蘇珊一下子撲了過來,就像只大花蝴蝶那樣落在了擋風車窗玻璃上。楊道遠還沒有反應過來怎么回事,又是砰的一聲巨響,蘇珊隨身攜帶的挎包也跟著砸了下來,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布包,幸好裡面沒什麼硬實的東西。楊道遠著實被嚇了一大跳,眼前黑糊糊的一個人,一個身影活生生地就躺在面前,儘管隔著一層厚厚的車窗玻璃,他們相互之間的距離卻顯得那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觸摸得到。
突如其來的事故讓楊道遠驚慌不已,剎那間,時間完全靜止了,空間也不再成為空間。他並不知道面臨的情況有多嚴重,蘇珊一動不動,整個身體就癱軟在擋風玻璃上,動作有些僵硬,保持著一個非常奇特的造型。楊道遠的雙手死死地抓住方向盤,半天也沒能緩過神來,他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冒冒失失撞著人了,也不明白為什麼眼前會橫躺著一個女人。事情的發生太突然了,看上去就仿佛不太真實。由於他們兩個人挨得實在是太近,擋風玻璃又有一種特殊的透視效果,最先引起楊道遠注意的是蘇珊的那隻小手,非常的纖細和白淨,重重地按在玻璃上,用力支撐著整個身體,手心的紋路清晰可見,因為擠壓有些變形和怪異。
終於蘇珊把臉也轉了過來,在這之前,楊道遠看到的只是她的一頭秀髮,既飄逸又長短適中。蘇珊的髮型看上去很有層次,烏黑中夾雜著幾縷棕紅,有一點點波浪,看似漫不經心,卻顯然出自美發名師之手。僅從這一點細節看,就可以斷定蘇珊十分時尚,而且相當有品位。楊道遠仍然驚魂未定,仍然不知所措。趴在車窗上的蘇珊終於把臉轉了過來,正對著楊道遠,她的臉緊貼在玻璃上,瞪大了眼睛。
蘇珊這么做,只是為了看清楚車裡的情況,看看裡面究竟是什麼人在開車。在她往車裡張望的時候,忐忑不安的楊道遠也在打量眼前這位美女,神色十分慌張。蘇珊有一張很漂亮的臉,長得十分乾淨,細皮嫩肉,畢竟是距離太近了,楊道遠可以清晰地看見她臉上細細的絨毛。蘇珊顯然也看到了楊道遠,很快,他們相互看清楚了對方的模樣。這是楊道遠與蘇珊的第一次正式見面,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以這么一種誇張的方式相識。
一時間,楊道遠腦子裡閃過許多可怕的念頭,他並不知道情況有多嚴重。在駕駛學校,他接受的第一個教訓就是,汽車是一架純粹用金屬構成的機器,一旦和人發生碰撞,即使最輕微的一次接觸,都可能會產生致命的後果。雖然他並不明白事故是怎么發生的,然而眼前的一切,都在明白無誤地告訴他,事故已經發生了,無可避免地發生了。圍觀者正在迅速聚集,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此刻正躺在他的車頭上,他的車撞人了,他作為一個開車的駕駛員已闖了禍。

讀書評論

在我有限的閱讀中,我很固執地將葉兆言的名字與“先鋒小說”、“新歷史主義小說”這樣的概念聯繫在一起,因為我對他的認識,是從他的“夜泊秦淮”系列開始的。而且在我的心目中,作為新歷史主義寫作的代表作家,葉兆言雖說名頭不如蘇童、余華那么響亮,但我一直懷疑,是不是因為人們對他祖父葉聖陶的談論更甚於對他作品的關注。所以,當我看到葉兆言“五年磨一劍”的結果———《蘇珊的微笑》的時候,我很是吃驚。這部小說完全是非“葉兆言式”的寫作,一個與他以往完全不一樣的寫作,從歷史轉移到現實,從著力於情境的渲染轉到注目故事的演繹。難道這預示著葉兆言寫作的轉型?從嚴肅文學的寫作轉向暢銷書的寫作,從先鋒轉為類型?
《蘇珊的微笑》是一部婚戀題材的小說。雖然對於婚戀題材,葉兆言並不是第一次涉及,他之前所寫的《1937年的愛情》、《別人的愛情》等小說都與婚戀有關,但與之前這些小說通過婚戀來切入歷史,講述幾代人的歷史故事不同,《蘇珊的微笑》是一部完全沒有歷史的小說,沒有歷史背景,更沒有對歷史的獨特思考。小說直接切入當下都市生活,講述了一個婚外戀的故事:某傳媒集團老總楊道遠在高位截癱的妻子張慰芳和漂亮的女研究生小情人蘇珊之間遊走,在經過一系列感情糾葛後,情人蘇珊遠走他鄉,並選擇在電視中講述完她的愛情故事後自殺。
小說所涉及的題材以及作者對故事的處理很自然讓讀者將《蘇珊的微笑》與時下的熱點話題“小三”聯繫在一起,雖然作者極力撇清與此的聯繫,而更多希望讀者將這部小說與《奧賽羅》相比,認為是現代版的《奧賽羅》。但說實話,至少我是沒有從中看出兩者之間的更多聯繫,除了“嫉妒”這個最大的字眼。如果小說沒有署名,我很難將《蘇珊的微笑》跟葉兆言聯繫在一起,而更傾向於是某個流行小說家的手筆。小說的故事幾乎涵蓋了時下最流行的元素,“鳳凰男”、“小三”、“官場”、“潛規則”等等,這些元素使得《蘇珊的微笑》具有了暢銷小說的一切特質,或者說是一部新的《蝸居》
對於《蘇珊的微笑》,我最直接的閱讀感受是,葉兆言陷入了一種相互矛盾的寫作狀態中,徘徊於類型化寫作與嚴肅文學(純文學)寫作之間,想要進行個人寫作的轉身而又猶抱琵琶半遮面。
一方面,他想要進行一種類型化寫作的嘗試,單單只講述一個好看有趣的故事而不涉及其他(或許是考慮到時下讀者的需要)。所以,在《蘇珊的微笑》中,雖然作者的文筆依舊流暢老到,氤氳著江南才子氣,敘述風格依然輕盈靈動,但是我們還是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小說敘事的變化,無論是敘事的節奏、語氣還是整體氛圍。印象中的葉兆言,在小說的敘事中特別講究敘述的節奏、氛圍的營造以及文字的張力。在葉兆言的很多小說中,他敘述的節奏非常舒緩,在故事的推進中,經常不惜筆墨地進行氛圍渲染,綿密的枝節展開,不斷對故事進行中斷,最為典型的就是《1937年的愛情》。但在《蘇珊的微笑》中,小說直接切入故事,敘述節奏緊張,高度戲劇化,情節推進快速,一個行動接著另一個行動,所有的筆墨都幾乎完全圍繞故事進行,我們所熟悉的氛圍營造、枝節展開都幾乎沒有。從整體上看,小說強化了故事性而相對弱化了語言、敘事等在小說表現中的地位。這種在小說敘事上的變化,在我看,更多是作者有意為之,是他對寫作的一種新的嘗試,努力去講一個完整而有趣的故事。
而另一方面,對於轉身做個徹底的類型作家,葉兆言又心不甘情不願(或許在他那裡,類型作家與嚴肅作家還是存在等級的差異),所以在有意無意間,他又與典型的類型化寫作拉開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更多地體現在對故事的處理和情緒的控制上。《蘇珊的微笑》在對人物情緒的控制上,力求清淡如茶,小說中沒有一般世俗情感小說所極力渲染的悲情,對於小說中人物的情感描摹,作家很節制,表現很平淡。另外,在對故事的處理上,作者有意地進行了很多省略,不少故事背後的細節被作家一筆帶過,比如男主角如何通過妻子家族的力量登上高位、如何奮鬥,蘇珊自殺的心理狀態和動機如何等等,作家所給的筆墨都非常少。對故事的講述,作者幾乎完全不符合暢銷小說的講法,你特別想看的地方他都省略,只是露出一點點影子給你,逗弄著你往下看,一般暢銷小說所具有的引子、鋪墊、高潮、結局這樣的故事結構在《蘇珊的微笑》中看不到。而且,與一般暢銷小說通過對話、動作推進故事情節不同,在《蘇珊的微笑》中,對話和動作的描寫並不多,情節主要通過敘述推進,甚至是人物的心理活動都通過敘述來表現,這就使得小說故事具有了某種間離感,讓讀者和故事人物拉開了距離,而這恰恰是暢銷小說所極力避免的。
老實說,對於葉兆言講述的這個故事,我並不滿足,因為在我看來,一個好的作家,無論他對故事如何處理,都應該在我的心裡攪動些什麼。但很遺憾,自始至終,《蘇珊的微笑》都沒有在我心裡激起半點漣漪,悲情而糾葛的情感故事因為過多的省略而缺少肌理,溫度。單從這一點上看,葉兆言想要轉身做個暢銷書作家,並不容易。

2010年推出的長篇小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