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愛情》

《1937年的愛情》

《1937年的愛情》講述的是學者美人之間纏綿奇特的愛情故事。1937年的南京幾乎不堪回首。南京大屠殺這場噩夢一般的浩劫中,被日本殺害的同胞超過35萬人,同時還發生了2萬左右的暴力強姦事件。在這個大的社會背景下,作家葉兆言有意選取特定時代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感情糾葛,寫成小說《1937年的愛情》。這個故事不僅讓中國人唏噓不已,也一樣讓西方人感動。麥可·貝利(MichaelBerry)將它翻譯成了英文,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曾在2003年出版過一次,今年6月,又將其再版。

基本信息

(圖)《1937年的愛情》《1937年的愛情》

作者: 葉兆言
ISBN: 9787538716528
頁數: 310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定價: 16.8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2-5-1

圖書簡介

我的目光凝視著故都南京的一九三七年,已經有許多年頭。故都南京像一艘裝飾華麗的破船,早就淹沒在歷史的故紙堆里,事過境遷、斗轉星移,作為故都的南京,介紹信一個年老色衰的女人,已不可能再引起人們的青睞,這座古老城市在民國年間的瞬息繁華,轟轟烈烈的大起大落,注定只能放在落滿塵埃的歷史中,讓人感嘆讓人回味。南京是逝去的中華民國的一塊活化石,人們留念的,只能是那些已經成為往事的標本。南京的魅力只是那些孕蓄著巨大歷史能量的古舊地理名稱,譬如“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中的台城,譬如“王謝堂前雙飛燕,飛落尋常百姓家”的“烏衣巷”。南京似乎只有在懷舊中才有意義,在感傷中才覺得可愛。

作者簡介

葉兆言(1957-)長生在南京。八十年代初期開始發表作品。一九八六年研究生畢業。現為專業作家。主要作品有七卷本《葉兆言文集》、長篇小說《走出夜晚》、《花煞》、《一九三七年的愛情》、《別人的愛情》。

書評

 《1937年的愛情》。作者葉兆言。這部書的名字甚至有些俗氣。
書中的主人公丁問漁在尋找愛人雨媛的時候,被日本輪船上射來的子彈打中,無聲地倒下,再也沒有爬起來。作者用了一種極其平淡的語氣呈現出了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我相信,作者的內心也是波瀾起伏的。
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後來仔細想想,覺得這部小說在風格上與錢鍾書的《圍城》略有相似。詼諧的語言、通篇的嘲諷、輕鬆的行文、暗藏的蘊義....,讀來令人時常捧腹發笑、時而又掩卷深思。
比如在開篇對“趕會”一事的描述,就讓人婉爾。請看原文:“在一九三七年元旦的這一天,首都南京有許多黨國要人,因為參加這樣那樣的會議,很糟糕地都得了感冒,開會成了黨國要人們沉重的負擔。有三個會議是免不了的,先去中山陵謁陵,這是最吃力的活,每年新年的第一天都得恭恭敬敬如儀一番,凡上去的人,無不氣喘吁吁一身臭汗。然後接著趕湖南路的中央黨部,聽於右任的新年致辭。最後是去國民政府,再聽林森主席致辭。說的話報紙上都要刊登的,三個會連在一起,都代表著一種規格,代表著一個人在政府中所處的位置,誰也捨不得放棄。參加會議的人,趕來趕去,既出汗又受凍,結果就只能感冒。體弱的老先生,會議尚未結束,便打起了噴嚏。”一句“誰也捨不得放棄”道出了所有為官者的心態。累又如何?感冒又如何?可見也都是些浮誇於世、汲汲於名利的人。這種“趕會”的盛大場景,用時尚的話說是“走秀”,也可以說是“顯擺”。
丁問漁也“趕會”。他出場時的紅睡帽、紅領帶、西裝、手杖、灰呢大衣,他頂著外文系教授的頭銜,配著這一套滑稽的裝辦,以及他面對女生時毫無遮掩的兀自發光的眼睛,定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不符於世、看似不甚“厚道”的外表,他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丁問漁年輕時放蕩不羈,成為眾人眼中的另類。不管是他的行為、思想乃至衣著。大家一直在悠閒地看他錯誤百出的愛情笑話。但他不在乎世人的眼光,愛怎么活就怎么活;他是某種程度上的異類,不想引人注目都難。好在他幸運地出生在一個銀行世家家庭,生計不愁。也許正是因為他的顯赫的家世、複雜的留學背景、優越的工作,養成了他這種獨樹一幟的不羈的性格。不然難以想像像他這樣的人怎樣才能順利地生活下去,也許會不如他的車夫和尚。
對於丁問漁來說,沒有什麼值得特別注意和傾力的事,而愛情是他唯一不敗的奮鬥目標。他經歷一個個的女孩,直到他遇到心中的女神雨媛。為什麼說是女神?這不是一個俗氣的讚美之詞,而是在他心中,雨媛真的和女神一樣。他一見鍾情愛上她,儘管他在初次見面後的日記上寫過“我沒有什麼過於奢侈的想法,只是想和她做一個永久的朋友,乃是有生以來最大之歡樂,此事當竭力進行。”這種真心與調侃並存的紈絝語言。他希望她的婚姻幸福,沒有過份地奢望得到她。這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雨媛是丁問漁精神上的伴兒。儘管他在這場愛情拉力賽中笑話倍出,歷經坎坷,但絲毫不影響他對雨媛愛慕的心意。
終於,丁問漁和雨媛在一起了。可短暫的甜蜜之後,卻因為戰爭的到來離開了彼此,戰爭造就了小說的快速結局。丁問漁再沒有見到雨媛。至此,我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有會心的微笑都一下變成了心酸的痛楚。我為這對戀人沒有長久地走下去而感覺痛心。這使我一直如刺在喉——為什麼王子公主沒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丁問漁在倒下的那一刻,也許並沒有更多的遺憾,他終於已經和心愛的人走在一起了,他們惺惺相惜彼此愛慕,對於丁問漁來說,這已經足夠了。他唯一不放心的是,雨媛是否已經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了。這樣的結局悽美、震撼人心,也可以讓人回味悠久。如果有人正愛著你,那是你的幸福。你可以不愛對方,但絕不要鄙視,因為那顆愛你的心是真誠的。
另外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讀者隨著丁問漁的社交,可以間接地接觸到許多耳熟能詳的名人——除了那些黨國要人。比如海明威、納博科夫、博爾赫斯、龐德、葉芝、薩特、畢卡索、莫迪里阿尼、徐悲鴻、張道藩、陳毅、鄧小平、周恩來等,甚至提到了張愛玲的母親。

葉兆言十大必看文學作品

葉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畢業,進工廠當過四年鉗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創作,創作總字數約四百萬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