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

《荀子》是荀況的著作集。今存32篇。荀況,當時人尊稱為荀卿。荀、孫音近,所以亦稱孫卿。趙國人。他的生卒年,難於確考。他一生的主要活動,一般認為,在趙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到趙悼襄王七年(公元前238)的60年間,他曾遊學齊國稷下,齊襄王時被奉為最有聲望的學者,三次擔任祭酒。其間又曾歸趙聘秦,去齊適楚。楚相春申君黃歇曾兩次任他為蘭陵令。終老於蘭陵。

簡介

《荀子》一書,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學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全書基本上都是獨立的專題散文,每篇都有題,作為各篇內容的概括。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後6篇,疑為門人弟子所記。

《荀子》《荀子》

荀子認為言論、辯論十分重要。他說:“志好之,行安之”,還要“樂言之”,所以“君子必辯”(《非相》)。他的文章長於說理,尤長於辯駁。正面論述時,往往從一個問題上發端,演繹開去,分析、比較、綜合,層出不窮,論據充實,頗具聲勢。有些論文,先提出論點,後加反覆論證。如《天論》,首先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作為全篇的中心論點,然後把屬於天的各種現象和屬於人的各種行動之間既相區別、又相聯繫的關係,作了詳盡的論述,從而引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論點。又如《性惡》,以“人之性惡,其善者偽(為)也”立論,然後從正面、反面反覆論證辯駁。這種集中論證的方式,是很具有說服力的。荀子進行辯駁的文章,更富特色。有的先列謬論,然後以“是不然”三字作為轉折,加以駁斥,如《正論》各段都是如此。有的只強調正面理由,令人先行信服,然後點出反對者,達到不辯而勝的目的,如《樂論》對墨子的批評就是如此。他用充滿感情的調子,一再說:“墨子非之,奈何!”“而墨子非之!”讓人感到墨子“非樂”簡直不可理解,也不值一駁。《非十二子》批評了十二個學者,手法是先舉錯誤後點名;而《正論》對宋鈃、《富國》對墨翟,則是對其學說的中心,進行深入的分析批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解蔽》和《天論》,各有一段對戰國諸子的評論。高度概括地指出其得失,成為學術史上很有價值的資料。

荀子的文章,不少地方運用對偶式的句法,以鋪列論據作論證,已開駢儷先河。尤其是重點所在,往往連續使用排比手法,顯得筆墨恣肆,氣勢雄渾。荀子散文中,特別善用比喻。比喻在諸子、《戰國策》中,都占著重要位置,而荀子卻用得更為集中靈活。如《勸學》千餘字中,連續使用了六十多個比喻,比喻套比喻,比喻證比喻,大大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荀子》中,還有《成相》和《賦》篇,基本上都是韻文。《成相》是以“三三七、四四三”為節奏的六句四韻體。內容雖是總結歷史的盛衰成敗、經驗教訓,而形式上卻開創了一種新文體,清代盧文弨認為《成相》為彈詞之祖。

至於荀卿所寫之賦,《漢書.藝文志》說有10篇,現僅存《賦》5篇,末附《佹詩》2首。篇中描述了禮、知、雲、蠶、箴五種事物的性質情狀,用的是四言韻語的問答體。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以“賦”命名的作品,但它與後來鋪張揚厲的賦體有異,“遁詞以隱意,譎譬以指事”,帶有謎語的色彩。

此書比較重要的注本有唐代楊倞《荀子注》、清代王先謙荀子集解》,近人所作有梁啟雄荀子簡釋》。

學術思想

根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

《荀子》《荀子》
《荀子》這部書是荀況晚年為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而編寫的。關於《荀子》一書的作者問題,在學術界也有爭論:一種看法認為《荀子》32篇全是偽書,其代表是呂思勉楊筠如。另一種看法是《荀子》32篇全是荀況所作,其代表是杜國癢。第三種看法是《大略》以下6篇,是荀子弟子的作品,其代表是郭沫若、梁啓超、余德建等。其中余德建認為,這幾篇是漢武帝、漢宣帝時的儒生偽撰,根據是書中引用了晚出的《公羊傳》、《穀梁傳》、《大戴禮記》的文字。認為,前兩種看法過於偏激,第三種看法有一定道理。

在《荀子》一書中,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主要是《天論》、《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論篇》開頭便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就徹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說法,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區分開來。這就是荀況“天人相分”的觀點。他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礎上,荀況大膽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他說:

如其把天看得非常偉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它,控制它?如其順從天而頌揚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變化規律來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時坐等它的恩賜,怎不因時制宜,使天時為生產服務?荀況這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到最高峰。

在《非相》篇中,荀況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用大量的歷史事實,徹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義相術。他說:觀看人們的相貌,不如研究人們的思想;研究人們的思想,不如選擇正確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決定人們的思想,而思想卻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確,而且思想能遵循它,雖然相貌醜陋,只要思想方法對頭,也不妨礙成為君子。雖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對頭,也免不了成為小人。人們的禍福與人的相貌無關,而是由人們後天選擇什麼道路決定的。這就揭穿了唯心主義相術的騙人把戲。

《荀子》《荀子》

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認識論思想,主要表現在《解蔽》、《正名》、《勸學》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況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認識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認識的這一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前提。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凝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偏也。”他認為,人們認識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個片面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們糾正了片面認識,才能使認識符合正道,對正道三心兩意則必然迷惑。

這就強調了認識要有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在《正名》篇中,荀況強調了感性認識的作用,他說:人都有對感覺印象進行分析辨別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聽覺器官才能辨別聲音的不同,依靠視覺器官才能辨別形狀的不同,所以心的驗證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覺器官接觸所感覺的對象以後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感覺器官接觸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認識它,心對它考察了而說不出道理來,那么人們沒有不把這種情況說成是沒有知識的,這就是根據感官接觸外物而確定名稱同和異的情況。在“名”、“實”關係問題上,荀況主張“實”決定“名”,“名”一定要符合“實”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在《勸學》篇中,荀子談了知識的來源問題,他認為人的知識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教育的結果,從而駁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驗論。

他特彆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並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形象比喻,說明學習沒有止境和後來居上的道理,勸導人們要進行廣博地學習,要發揚“鍥而不捨”、“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對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和雜而不專,成為激勵後人學習的名篇佳句。

《荀子》《荀子》

荀子的倫理思想,主要反映在《性惡》、《修身》、《禮論》等篇中。針對孟子提出的“性善論”,荀況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性惡論”。他認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和“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的自然屬性,這些自然屬性只有通過封建倫理道德來嚴格加以限制,才能變成性善的,才符合封建禮儀。因此,荀況特別注重後天學習教育的作用,從而批判了孟子宣揚的“天賦道德論”。荀況談論人性,雖然只注重人的自然屬性,而忽視了人們的社會性,但他能從人對物質生活的基本要求作為研究人性的出發點,反對孔孟空談仁義道德,無疑具有唯物主義的性質。

荀況的政治思想和經濟思想,主要反映在《王制》、《富國》、《王霸》、《君道》、《臣道》、《強國》等篇中。為了加強封建統治,鞏固地主階級政權,荀況提出了“隆禮敬士”、“尚賢使能”的用人原則。他在《王制》篇開頭便說:“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這就徹底否定了孔孟讚揚的封建世襲制。

在如何治理國家問題上,

《荀子》《荀子》
荀況提出了“重法愛民”、“賞罰嚴明”的政治綱領。他認為,統治階級治理國家和統治人民,一定要有一套嚴密的政治法令和賞罰措施。對人民,在沒有給它利益之前就從它身上謀取利益,不如先給人民利益然後再從人民中索取利益更有利;不愛護它就重用它,不如先愛護它然後再重用它更為有效。荀況認為,只有賞罰嚴明,才能治理好國家。他說:“賞行罰威,則賢者可得而進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者可得而官也。”(《富國》)“王者之論,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王制》)這樣國家的政治才能清明,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在經濟思想方面,荀況主張一方面用賞罰嚴明的制度來鼓勵人民發展生產,增加財富,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強本抑末”、“節用裕民”、“開源節流”的經濟措施,加強發展農業生產,抑制商品流通,不斷開拓新的財源,限制統治階級的費用,以此達到國家富強、人民富足的目的。荀況這種經濟思想,集中代表了中小地主階級的利益,同時也符合人民的願望。

《非十二子》、《儒效》兩篇,主要是荀子對思孟學派的批判。《樂論》主要闡發了荀況的音樂理論及其社會的作用。

《議兵》主要闡述了荀況的軍事理論。《賦》運用詩歌文學語言,闡述了荀子學派的政治主張。《大略》以下6篇,都是荀子學派的作品,內容比較龐雜,有些思想與荀子思想不盡一致。總之,《荀子》一書是研究荀況思想和荀子學派的主要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25—約前235年)名況,

《荀子》荀子荀子
字卿,又稱孫卿,趙國郇(今山西臨猗縣)人。荀子的生平活動,《風俗通義?窮通》記載:“齊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在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鹽鐵論.論儒》談到齊閔王驕傲自大,“諸儒諫不從,各分散。”這時,荀卿向齊相進說:“處勝人之勢,會勝人之道”,指出:當今巨楚在我前面牽繫著,大燕在我後邊威逼著,勁魏在我右邊鉤取著,……一國策謀,三國必然乘機進犯,這樣,齊國必然導致四分五裂,國家將有滅亡的危險。(《荀子。強國》,下引本書,只注篇名)意見未被採納,孫卿去楚國。在齊襄王在位時(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齊國,“荀卿最為老師。”他三次被推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范雎相秦期間(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國見過秦昭王。昭王問:“儒無益於人之國?”荀子回答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儒效》)“應侯(范雎)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荀子回答說:“形勝”“百姓朴”、“百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無儒”,是“秦之所短”。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國的思想就行不通了。齊人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來到楚國。公元前255年被任為蘭陵令。但有人認為荀子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所以荀子又辭楚來到趙國,趙國拜其為上卿。後來楚國有人向楚相春申君進言請荀子回楚。於是春申君派人請回荀子,復任蘭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園殺害,荀子罷了官。不幾年就去世了。荀子的著作,在漢代流傳的有三百多篇,經過劉向的編訂,刪去重複的,定著三十二篇。

語言特點

荀子認為“君子必辯”(《非相》),

《荀子》《荀子》
特彆強調論辯的重要性。因此,與先秦其他諸子一樣,荀子的說理文擅長論辯。但荀文以其說理的清晰,論辯的透闢,邏輯的周密,在先秦諸子說理文中別具一格。思想的深邃豐富,理論的系統嚴整,使其不僅單篇行文縝密,而且全書各章相互照應,論證嚴謹周詳。《性惡》篇開首即云:“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提出了“性”和“偽”兩個概念。人的天性在耳目之欲,聲色之好,因而出現爭奪、殘賊、淫亂等現象,要改變這種現實,必須用禮義進行教化,使人從善,並明確界定“性”是“天之就也”,即先天自然本性。“偽”即人為,“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即後天通過禮義的學習而形成的道德觀念。區分了“性”和“偽”之後,再進一步論證“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矣”。提出“聖人化性而起偽”,“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而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眾者,偽也。”“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矣。”性惡論是荀子禮樂法術論的理論基礎,故而不僅此篇論述周密,而且與荀子的整個理論系統相一致。由於性惡,故須教育,教育當以禮義為本;也由於性惡,故須施行賞罰,於是性惡論和隆禮重法的主張,就相互貫通,相輔相成。

《荀子》在文辭上,也相互呼應,如《禮論》云:“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認為性是一種原始材料,如《性惡》篇中認為性是一種天然之情一致,而像《勸學》篇中“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等觀點,也和“聖人化性起偽”的觀點息息相通。總之,荀子之文思理嚴整,論證全面。為說明觀點,層層論述,反覆推詳,一篇中首尾一貫,一氣呵成,整體理論系統嚴密,各篇之間頗有照應,故而綿密嚴謹,恢宏博大,風格渾厚。

《荀子》大量運用許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譬喻,深入淺出,生動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使深奧的理論淺顯易懂。如《勸學》篇,幾乎都是引類譬喻重疊構成,並且譬喻的運用變化多端,或正反為喻,或並列為喻,辭采繽紛。《荀子》還喜歡用大量排比句法,或以韻語描寫、抒情,增強了氣勢,調諧了音節,更富於說服力和感染力。

六子全書

《六子全書》,又稱《世德堂六子》,是嘉靖顧春匯刻而成。
漢河上公注《老子》、晉郭象注《莊子》、晉張湛注《列子》、唐楊倞注《荀子》、唐李軌等五臣注《揚子法言》、宋阮逸注《中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