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

《致大海》

《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對獨裁,追求光明,謳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詩。詩人以大海為知音,以自由為旨歸,以傾訴為形式,多角度多側面描繪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歷程。

基本信息

《致大海》《致大海》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對獨裁,追求光明,謳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詩。詩人以大海為知音,以自由為旨歸,以傾訴為形式,多角度多側面描繪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歷程

賞析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對獨裁,追求光明,謳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詩。詩人以大海為知音,以自由為旨歸,以傾訴為形式,多角度多側面描繪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歷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於變化,格調雄渾奔放而激動人心。大致說來,《致大海》的詩情變化展現了海之戀(一二節),海之思(三四節),海之念(第五節)“三步曲”。

作品

致大海

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這是你最後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
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憂鬱的怨訴,
好象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
我最後一次在傾聽
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
你是我心靈的願望之所在呀!
我時常沿著你的岸旁,
一個人靜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還因為那個隱秘的願望而苦惱心傷!(第一節)
我多么熱愛你的回音,
熱愛你陰沉的聲調,你的深淵的音響,
還有那黃昏時分的寂靜,
和那反覆無常的激情
漁夫們的溫順的風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護,
在波濤之間勇敢地飛航;
但當你洶湧起來而無法控制時,
大群的船隻就會覆亡。
我曾想永遠地離開
你這寂寞和靜止不動的海岸,
懷著狂歡之情祝賀你,
並任我的詩歌順著你的波濤奔向遠方,
但是我卻未能如願以償!(第二節)
你等待著,你召喚著……而我卻被束縛住;
我的心靈的掙扎完全歸於枉然:
我被一種強烈的熱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麼好憐惜呢?現在哪兒
才是我要奔向的無憂無慮的路徑?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樣東西
它曾使我的心靈為之震驚
那是一處峭岩,一座光榮的墳墓……
在那兒,沉浸在寒冷的睡夢中的,
是一些威嚴的回憶;
拿破崙就在那兒消亡
在那兒,他長眠在苦難之中。
而緊跟他之後,正像風暴的喧響一樣,
另一個天才,又飛離我們而去,
他是我們思想上的另一個君主。
為自由之神所悲泣著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陰惡的天氣喧騰起來吧,激盪起來吧:
喔,大海呀,是他曾經將你歌唱。(第三節)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長:
正像你一樣,他威嚴、深遠而深沉,
他像你一樣,什麼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世界空虛了,大海呀,
你現在要把我帶到什麼地方?
人們的命運到處都是一樣:
凡是有著幸福的地方,那兒早就有人在守衛:
或許是開明的賢者,或許是暴虐的君王。(第四節)
喔,再見吧,大海!
我永遠不會忘記你莊嚴的容光,
我將長久地,長久地
傾聽你在黃昏時分的轟響
我整個心靈充滿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灣,
你的閃光,你的陰影,還有絮語的波浪,
帶進森林,帶到那靜寂的荒漠之鄉。(第五節)

作者介紹

普希金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
中文名:希金
外文名: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
國籍:俄羅斯
出生地:俄羅斯莫斯科
出生日期:1799年6月6日
逝世日期:1837年1月29日
職業:詩人
主要成就:現代俄國文學的始創人
代表作品:《葉甫根尼·奧涅金》、《鮑里斯·戈都諾夫》、《黑桃皇后》

普希金作品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