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實驗錄》

《經方實驗錄》

《經方實驗錄》是曹氏長期臨床效驗的縮影和精華薈萃。曹氏一生治醫專宗仲景,善用經方而聞名。其間用經方取效者十常八九。

基本信息

簡介

《經方實驗錄》《經方實驗錄》

《經方實驗錄》是曹氏長期臨床效驗的縮影和精華薈萃。曹氏一生治醫專宗仲景,善用經方而聞名。其間用經方取效者十常八九。《經方實驗錄》分上中下3卷,總計92案。其中大多醫案有一劑知,二劑已,甚則覆杯而愈的效果。

內容

《經方實驗錄》是曹穎甫先生長期臨床效驗的縮影和精華薈萃。曹穎甫先生一生治醫專宗仲景,善用經方而聞名。其間用經方取效者十常八九。《經方實驗錄》分上中下3卷,總計92案。其中大多醫案有一劑知,二劑已,甚則覆杯而愈的效果。

《曹穎甫先生醫案》是由王慎軒隨曹穎甫先生侍診時抄錄整理彙編而成,為蒐集附列的治驗。曹穎甫先生注重臨床實踐,常借臨床驗案闡發病症變化機理,並以此進一步驗證仲景經方的臨床實用價值,對理論與臨床的結合,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推薦

曹穎甫一生治醫專宗仲景,以善用經方聞名。醫案存稿絕少,《經方實驗錄》由門人姜佐景整理,佐以說解,分上中下3卷,總計92案,內有16案標明為附列門人醫案。其中大多醫案有一劑知,二劑已,甚則覆杯而愈的效果。此外,還有《曹穎甫先生醫案》一書,是由王慎軒隨曹穎甫侍診時抄錄整理彙編而成,為蒐集附列的治驗。曹氏益信經方,並親身體驗經方愈病之奇妙,並將其用於家庭。

作者

曹穎甫,近代醫家。名家達,字尹孚,號鵬南。江蘇江陰人。幼舉孝廉,治學嚴謹,詩文書畫俱佳,曾就學於南菁書院,有“詩文大家”之譽。治學之餘攻讀醫學,於《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頗有研究。1927年懸壺於上海,任上海同仁輔堂診務及上海中醫專門學校教務長。臨證數十年,經驗豐富,療效卓著。大凡他醫所謂不治之證,經其治療者多愈。推崇《傷寒論》,為近代“經方派”之代表人物,於金元醫家,以至唐以後對張仲景學術之發揮,均表異議,思想較為保守。於西洋醫學,只滿足於某些解剖學知識,認為下焦即輸尿管、上中焦即胸中淋巴系統等。著有《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等,門人章次公、秦伯末等,均為現代名醫。

目錄

曹穎甫先生序
經方實驗錄上卷
第一案桂枝湯證其一
第二案桂枝湯證其二
第三案桂枝湯證其三
第四案桂枝湯證其四
第五案桂枝湯證其五
第六案桂枝湯證其六
第七案麻黃湯證其一
第八案麻黃湯證其二
第九案麻黃湯證其三
第一○案麻黃湯證其四
第一一案麻黃湯證其五
第一二案葛根湯證其一
第一三案葛根湯證其二
第一四案葛根湯證其三
第一五案葛根湯證其四
第一六案葛根湯證其五
第一七案白虎湯證其一
第一八案白虎湯證其二
第一九案白虎湯證其三
第二○案白虎湯證其四
第二一案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一
第二二案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二
第二三案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三
第二四案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其四
第二五案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一
第二六案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二
第二七案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三
第二八案葛根黃連黃芩湯證其四
第二九案大承氣湯證其一
第三○案大承氣湯證其二
第三一案大承氣湯證其三
第三二案大承氣湯證其四
第三三案大承氣湯證其五
第三四案小承氣湯證
第三五案調胃承氣湯證
經方實驗錄中卷
經方實驗錄下卷
曹穎甫先生醫案
傷寒門(遵“傷寒有五”之說,凡六淫之病皆屬之)
瀉痢門
諸痛門(腫麻附)
咳嗽門
虛損門
婦科門
雜證門

書摘

經方實驗錄上卷
江陰曹穎甫先生醫案
門人瑞安姜佐景編按
第一案桂枝湯證
(其一穎師醫案)
湯左,二月十八日:太陽,中風,發熱,有汗,惡風,頭痛,鼻塞,脈浮而緩,桂枝湯主之。
川桂枝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錢半
生薑三片紅棗六枚

佐景按明窗淨几,焚香盥手,恭展《傷寒論》凝神細讀,恍然見標題日:“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數大字。竊謂在此寥寥數字中,仲聖垂教之精義,仿佛盡之矣。

何謂脈,人誰而知之。何謂證,人誰而勿知之。何者,證其所謂證,非仲聖之所謂證也。人以發熱為一證、有汗為一證、惡風為一證、頭痛為一證,等而推之。仲聖則統發熱、有汗、惡風、頭痛等等,合稱日證。是猶合桂、芍、姜、甘、棗五味為一方,而不可稱獨桂也,獨芍也,皆方也。是為證之真義。

何謂治,與病人以方,去其邪,助其正,一劑知,二劑已,不待其傳,必免其危之謂也。
故仲聖之學,可以簡稱日“脈證治法”。

仲聖在千百年前之昔日,以此法治病,“既至京師,為名醫,於當時稱上手。”吾人在千百年後之今日,以此法治病,亦“用之多驗”,與昔幾無以異。推而廣之,後人在千百年後之他日,以此法治病,亦必效如桴鼓,與今日無殊。

夫醫,求其效而已矣,孰能效者,是即為新,故竊謂仲聖之書歷萬古而常新者,義在此也。若眩於機械之新奇繁縟,震於解剖之精微細緻,惑於提煉之纖巧玲瓏,而治效卻渺如者,猶日此新醫藥也,竊有疑焉!

大論日:“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日中風。”又日:“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觀此二條,知桂枝湯證又名日中風。所謂“名日”者,知前人本有此名,仲聖不過沿而用之。惟嚴格言之,“桂枝湯證”四字,其義較廣,“中風”二字,其義較狹。易言之,中風特桂枝湯證之一耳。又此中風非雜病中之中風,即非西醫所謂腦溢血、腦充血之中風。中醫病證名稱每多重複,有待整理,此其一斑耳。至考此所以異證同名之理,蓋為其均屬風也。中之者淺,則僅在肌肉,此為傷寒論之中風;中之者深,則內及經絡,甚至內及五臟,此為雜病之中風。所謂“風為百病之長”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