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憎掃秦》

《瘋憎掃秦》《瘋憎掃秦》是漢調桄桄劇目的一種. 、《帝王珠》、《秦瓊賣兒》、 、《風箏媒》、《秋風扇》、《瘋憎掃秦》等。

《瘋憎掃秦》
《瘋憎掃秦》是漢調桄桄劇目的一種.

內容介紹

漢調桄桄,俗稱“桄桄子”。因流行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唱腔、道白吐字歸韻以漢中方言音調(漢水流域民眾的語音)為基礎,又因用梆子擊節發出“桄、桄”之聲,又名“漢調桄桄”“桄桄戲”。又因其主要板式名稱、鏇律結構、主奏樂器等,和秦腔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南路秦腔”、“漢調秦腔”。

漢調桄桄,曾曾長時間覆蓋關中地區,尤其是清末民初,出現過班社林立,藝人濟濟的鼎盛時期,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戲曲作家,所作劇目對當時的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該劇種迄今,僅有陝西南鄭縣一個專業劇團了。清光緒年間至民國初年,漢調桄桄進入興盛時期,漢中一帶有三秦班、洪喜班、同慶班、五福班等40多個班社,演出活動遍及漢中、安康及川北、鄂北、隴東等地。被稱為“戲狀元”的王庚子名噪隴東10餘縣,青衣楊桂芳、花旦李伍鳳等活躍於川北廣元及成都一帶。演出劇目主要有《伍員逃國》 、《帝王珠》、《秦瓊賣兒》、 《七星廟》《青梅宴》《夜打登州》《甘露寺》《黃金台》《風箏媒》《秋風扇》、《瘋憎掃秦》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