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紙荒唐言》

《滿紙荒唐言》

《滿紙荒唐言》,張鴻聲著,由時代文藝出版社於2001年出版。本書詳盡地敘述了作者個人的經歷和遭遇,也表述了他許多關於文學觀念的見解。

基本信息

概況

滿紙荒唐言滿紙荒唐言

張賢亮在《滿紙荒唐言》這篇文章里,詳盡地敘述了他個人的經歷和遭遇,也表述了他許多關於文學觀念的見解。他特別呼籲評論家要注意研究作家的精神氣質。他說,“一個人在青年時期的一小段對他有強烈影響的經歷,他神經上受到的某種巨大的震撼,甚至能決定他一生中的心理狀態,使他成為某一種特定精神類型的人……如果這個人恰恰是個作家,那么不管他選擇什麼題材,他的表現方式,藝術風格,感情基調,語言色彩則會被這種特定的精神氣質所支配。”統觀張賢亮的創作,可以說,他的小說就是他獨特的精神氣質外化而成的哲理與詩美的結晶。要深入理解他的小說,應該注意他的精神氣質。研究張賢亮的精神氣質,首先應注意到他的青年時期的經歷。在被打成“右派”之前,他是以一個很有才氣的青年詩人的形象在文壇上嶄露頭角的。他在1957年4月7日寫給《延河》編輯部的信中,以一種直率的年青人的激烈和自信宣稱:“我要做詩人,我不把自己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里的感受去感染別人,不以我胸中的火焰去點燃下一代的火炬,這是一種罪惡,同時,我有信心,我有可能,況且我已經自覺地挑起了這個擔子……。”這裡,我們看到青年張賢亮對人生的奮進和在文學上的宏大抱負。

作者履歷

張賢亮張賢亮
張賢亮於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
1954年高中肄業後赴寧夏賀蘭縣鄉村插隊務農。
1955年至甘肅省委幹部文化學校任教。
1957年因在《延河》文學月刊上發表長詩《大風歌》而被列為右派,遂遭受勞教、管制、監禁達十幾年,其間曾外逃流浪,討飯度日。
1979年9月獲平反,重新執筆創作。
1980年調至寧夏《朔方》文學雜誌社任編輯,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1年開始專業文學創作。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主席等職,並任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受家庭影響,從小深受中國古典文學薰陶,中學時代開始廣泛接觸俄羅斯文學和法國文學作品,並嘗試文學創作,曾寫作發表了60餘首詩歌。

張賢亮作品

張賢亮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主席等職,並任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曾三次獲得國家級小說獎,多次獲得全國性文學刊物獎,獲國家與寧夏自治區“有特殊貢獻的知識分子”和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