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

《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

《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是一盤子由政論、經商、個人經歷、生活花絮等菜蔬烹調而成的大雜燴。全書分《文人參政》《文人經商》《文人思文》《\"文革\"回想》《生活隨感》五輯。張賢亮\"十年磨一書\",所談雖拉拉雜雜,不成體系,連書名取得也並不十分恰當,但\"薑還是老的辣\",其文字樸實無華卻又密實老辣,頗堪玩味。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敢於說真話,大多數文章出自肺腑,發人深省,引人共鳴。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

蜚聲海內外的著名作家張賢亮沉寂9年後,再出新作《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該書日前由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已在寧夏銀川新華書店上架銷售。
據介紹,全書共20余萬字,以“一切從人的解放開始”為開篇,分為5部分。第一輯為文人參政,第二輯為文人經商,第三輯為文人思文,第四輯為“文革”回思,第五輯為生活隨感。全書講述了作者曾經親身經歷的荒誕的歷史,分析了中國的現狀,還展示了作者作為成功商人的心得和管理經驗。在《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一書中,還收錄了張賢亮和學者易中天、余秋雨的對話錄。而張賢亮也告訴記者,他和易中天是很好的朋友,他非常贊同易中天傳播文化的方式,稱易中天是“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對於書名《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張賢亮解釋說,這個書名體現了該書與此前出版的其他任何人的隨筆集的不同。“‘另一種思路’是指什麼樣的思路?在我看來,中國文人一般來說都是從事文學創作、文化研究、教學,多局限在一個領域內,多是單線思維。而我有多重身份,我當了25年的政協委員,有25年的參政議政經驗;我是作家,對人對事有獨到的視角;我還親自操辦企業。因此我比一般文人在身份上更多元化,我的思路肯定和別人不一樣。”張賢亮說,收錄書中的諸如對改革開放以來的得與失、民營企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等論述都很精闢。“我提出來的理念都是有前瞻性的,我和中國大多數文人的思路不一樣。”張賢亮自信地說。

作者介紹

作者張賢亮作者張賢亮

張賢亮,男,江蘇盱眙縣人,1936年12月生於南京。1955年中學畢業後至寧夏銀川幹部文化學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河》文學月刊上發表長詩《大風歌》而被列為右派,遂遭受勞教、管制、監禁達十幾年,其間曾外逃流浪,討飯度日。1979年9月獲平反,1980年調至寧夏《朔方》文學雜誌社任編輯,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1年開始專業文學創作。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主席等職,並任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受家庭影響,從小深受中國古典文學薰陶,中學時代開始廣泛接觸俄羅斯文學和法國文學作品,並嘗試文學創作,曾寫作發表了60餘首詩歌。1979年重新執筆創作後,先後發表了短篇小說《邢老漢和狗的故事》等;中篇小說《土牢情話》、《綠化樹》等;長篇小說《男人的風格》、《習慣死亡》。其中《靈與肉》、《肖爾布拉克》分別獲1980年及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綠化樹》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張賢亮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初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他的許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享有眾多外國著作權的作家之一。他1993年創辦的寧夏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目前已成為寧夏旅遊業的知名品牌。
 

張賢亮作品

張賢亮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主席等職,並任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曾三次獲得國家級小說獎,多次獲得全國性文學刊物獎,獲國家與寧夏自治區“有特殊貢獻的知識分子”和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