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縣誌》

目前,見到最早的滕州志書是明萬曆十三年修的《滕志》。此志體例完備,資料翔實,語言流暢,堪稱明志中的佳本,也是滕州舊志中質量最高的縣誌。

《滕縣誌》是中國較早的地方史籍之一,始於明朝隆慶年間。記錄了有三國五邑,九省通衢之稱的滕縣(今山東省滕州市)及周邊地方的史實,以其記載時間之長,內容之豐,文筆之美而聞名於世。
滕州市歷史悠久,有7000多年歷史的北辛文化即發源於此,6000多年歷史的大汶口文化也能在這裡找到遺存,這裡更是殷商的發源地,周代三國(滕國薛國倪國)的封地,秦代便有縣的建制,歷來是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一切均為《滕縣誌》提供了廣闊而又豐富的史料保障。
從《滕縣誌》第一版到民國時期已修訂10餘次,至今仍發現有8個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82年新編《滕縣誌》,並於1990年付梓出版。

null《滕縣誌》

被人稱為志苑奇葩的《滕縣誌》在我國地方志中可謂是璀璨奪目,對我國歷史研究也做出了重大貢獻。更難能可貴的是《滕縣誌》並不是單純的平鋪直敘,而是用簡練的有文采的筆法來給世人展現了人傑地靈的滕州大地。並且對其它領域的研究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滕縣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北緯34°50′至35°17′和東經116°48′至117°23′之間。東鄰山亭區,南臨薛城區,西瀕微山湖、與濟寧市微山縣相連,北和濟寧市鄒縣接壤。縣境東西45公里,南北46公里,面積1485平方公里。

內容

此志系統地記述了滕縣自古以來的人文地理,歷史變遷,風土民情,禮儀風俗。為滕州市和後世人留下了寶貴並且豐富的史實記載。內容包涵廣泛,如:
1、政治: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置滕縣、薛縣。金大定二十二年,金置滕陽州,金大定二十四年改為滕州,轄滕、沛,鄒縣和陶陽鎮,州駐地為滕縣,屬山東西路。
2、經濟:清雍正八年,大水災,米價暴漲。清光緒二十七年,設郵政局,開辦國內外信函、印刷品、貿易契、商務傳單等業務。
3、文化:光緒三十四年,建官橋火車站站房發現毛遂墓址,遂遷葬於鐵路西。宣統三年,滕縣設勸學所、通俗圖書館。
4、教育:中華民國14年,縣政府下令改私塾為學堂。中華民國20年,楊士元捐地13頃充當辦學基金,在城隍廟、呂祖廟舊址創建滕文中學。
5、文學作品:《謁車服祠》:初閱車服祠,雲巒楚楚長。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 好鳥巢危樹,孤猿叫斷崗。雨過聞幽磬,雲開見上方。《浮屠峙玉》:久隨韋肇映題名,卓立龍泉奠此氓。 翠挹群峰齊毓秀,影浮七級獨含清。 凌雲更作孥雲勢,就日應同捧日情。 風過金鈴音鳧鳧,頓教俗耳洗琶箏。
6、地理:昌慮城,南,陶山後薛河上,有陶朱公廟。薛城,在薛河北,縣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蓋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
7、民生:唐中和三年,大飢,滕縣餓死人甚多。明朝隆慶元年,大水壞廬舍。
此外,還有氣候,金石,軍事,戰爭等等方面的記錄。

版本

從明朝到民國發現的《滕縣誌》共有八個版本.
1.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 《滕縣誌》 滕縣知縣楊承父修,王元斌纂
2. 明崇禎五年(1632年) 《滕縣誌續編》 滕縣知縣荊爾植修、張彩編修
3. 清康熙十一年 (1672年) 《滕縣誌》 滕縣知縣任璣編修
4.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滕縣誌》 滕縣知縣黃浚監修、陳際昌、王特先等編修
5.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滕縣誌》 滕縣知縣王政總修,王庸立、黃來麟纂修
6.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滕縣鄉土志》 高熙編修
7. 中華民國19年(1930年)《滕縣續志稿》 生克中編
8. 中華民國33年(1944年)《續滕縣誌》 高熙主持編修

新編《滕縣誌》

明朝萬曆年間由滕縣知縣楊承父修纂的《滕縣誌》是滕州市至今見到的最早的縣誌,於萬曆十三年(1585年)稿成刊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部《滕縣誌》是由山東省滕州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於1982年編纂的。本部《滕縣誌》於1982年6月開始修訂,蒐集資料1100多萬字,五易其稿、 三級審定、四次校對之後,於1990年3月付梓出版。本書精裝 27cm / 700頁,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新編《滕縣誌》上限因事溯源,下限至1987年底。此書共設9編:概述、大事記、地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人物、附錄。

新編《滕縣誌》記載地方歷史文化特色較突出,圖文並茂。如境內有古文化遺址394處, 古墓葬50處,古建築3處,出土漢畫像石200餘石,在志書中,重點記述了北辛文化遺址,滕國故城、薛國故城、漢畫像石等。北辛文化距今7300餘年,屬母系氏族社會趨向繁榮時期,是中國在黃淮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命名為“北辛文化”。1980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滕國故城現在城垣殘跡依稀可尋,l970年至1987年,相繼出土了西周銅器“滕公鬲”“滕侯鼎”等珍貴文物,l977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國故城遺址在薛河北,縣南20千米處,至今城基猶存,清晰可見。戰國時期,這裡已是擁有六萬之家的名城。1987年底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編《滕縣誌》軍事編獨具特色。該編用大量的資料,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日本侵略軍的罪行。同時對中國軍民誓死反抗、頑強鬥爭的英雄行為和戰果等也作了詳細地記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新編《滕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藤縣建置沿革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分封置郡縣,於今滕境置滕縣、薛縣。滕,作為縣名始見於史冊。除滕縣、薛縣外,境內東有合鄉地,東南有繒縣地,西南有戚縣地,西有湖陵縣地。

漢初,高祖析小邾置蕃縣。治所在今縣城西北處,隸屬豫州刺史部魯國。漢武帝時改滕縣為公邱縣。滕境東有合鄉縣、東南有新陽縣、建陽縣、昌慮縣,南有薛縣,西南至西北有戚縣、湖陵縣、橐縣地。

東漢時,公邱縣屬豫州刺史部沛國。198年(漢獻帝建安三年),分東海郡,於昌慮縣置昌慮郡,不久又改為昌慮縣,其他縣照舊。縣境東有合鄉縣地,西北至西南境有高平、胡陸、戚縣地。北鄰鄒縣,東南鄰丞縣。

三國時,滕境各縣屬魏,魏沿襲秦制。238年(魏景初二年)以公邱縣並沛郡的桿秋、豐、廣戚等縣為豫州部沛王國。蕃縣、薛縣仍屬魯國,昌慮縣仍屬東海郡。

西晉仍襲漢制。蕃縣、薛縣、公邱縣都屬豫州部魯郡。晉惠帝元康年間,將蕃縣、薛縣改屬徐州部彭城國,將東海郡的昌慮縣改屬徐州部蘭陵郡。境內還有合鄉縣、戚縣、高平縣地。東晉十六國時,戰爭頻繁,409年(晉安帝義熙五年),晉克復青、徐,撤銷薛縣、戚縣,將其地劃人蕃縣,屬兗州部。南北朝時,457年(北魏太安三年)撤公邱縣,置陽平縣(今級索鎮王晁村有故城微跡),屬充州部魯郡。526年(北魏孝昌二年),於徐州部始置蕃郡,領蕾城(即蕾縣)、永興(今薛城區臨城鎮),永福(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崮峴)3縣,郡治蕃城。539年(東魏元象二年),撤銷蕃郡,併入彭城郡。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又置善郡。復置薛縣,屬豫州部彭城郡;昌慮縣屬徐州部蘭陵郡;陽平縣屬兗州部魯郡。境內有合鄉、留城、方與、高平等縣轄地。北齊廢善郡設蕃縣,撤銷薛、陽平、合鄉、昌慮(一說隋時將昌慮劃人滕縣)、永興、永福縣,將其轄地劃人善縣,另將沛、高平、南武陽等縣部分地區劃歸蕃縣,縣屬徐州部彭城郡,縣域空前擴大。

隋初,586年(開皇六年),改善縣為滕縣。596年(開皇十六年),升滕縣為滕郡,郡治滕縣;不久又將滕郡改為滕縣,縣治在善縣故城,屬徐州部彭城郡。滕,作為縣級行政區的名稱,從此沿用至今。那時縣境,東南至抱犢崗,南到今徐州市賈汪,西過微山湖,北與鄒縣接壤,東北至城前;大致包括今天的滕縣、微山縣、山亭區、薛城區以及嶧城區、台兒莊區、銅山縣、鄒縣的部分地區。滕縣的境域從隋至民國大體未變。

唐代滕縣屬河南道徐州。元和年間,縣城東移二里築新城(今縣城的舊城區),五代因之。北宋兼置滕陽軍。1182年(金大定二十二年),金置滕陽州。1184年(大定二十四年)改為滕州,轄滕、沛、鄒縣和陶陽鎮,屬山東西路。元因之。1369年(明洪武二年)廢除滕州,滕縣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寧府。1385年(洪武十八年)升兗州為府,降濟寧為州,滕縣改屬兗州府。清沿明制。

中華民國地方政區分省、道、縣三級,1913年滕縣屬岱南道。 1915年滕縣改屬山東省濟寧道。1927年,廢道,存省、縣兩級。1932年,行政院規定省以下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6年,滕縣屬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濟寧),為一等縣。抗日戰爭期間,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7年春,滕縣屬徐兗綏靖區,8月調整山東行政區劃,滕縣屬魯西南第一行政督察區。1948年7月,人民解放軍第二次解放滕縣,國民黨縣政府潰散。

日軍侵占滕縣後,利用漢奸組成治安維持會,1938年8月建偽滕縣公署,日軍派顧問控制,1939年4月偽山東省公署將山東劃分為四道,滕縣屬魯西道。第二年7月,又將四道改為十道,縣分一、二、三等,滕縣屬兗濟道,為一等縣。 1944年,滕縣改屬兗州道。1945年8月,日本投降,偽滕縣公署隨之瓦解。

自1938年3月日軍侵占滕縣後,全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闢農村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在縣境內和鄰縣間,先後建立了幾個縣級政權(有的名為辦事處)。因此,政區的隸屬、名稱、區域變動也較為頻繁。1939年2月,中國共產黨滕縣委員會於大趙莊成立,8月,以津浦鐵路線為界分為滕東、滕西縣委。1940年7月,滕西縣委撤銷。1941年7月,滕東縣委改為滕嶧邊工委。抗戰前期,縣境各抗日民主政權隸屬中共山東分局第一區黨委魯南區。1941年,滕境屬魯南行政區。1943年9月,滕境屬魯南行政區第二專署區。1944年4月,中共滕縣縣委、縣政府在東莊裡成立;7月,設臨城縣;8月,設鳧山縣。1945年8月,滕縣、鳧山縣、臨城縣隸屬魯南行署第二專員公署。1946年1月,滕縣改為麓水縣,4月,將雙山縣改為麓水縣,恢復滕縣;撤銷鳧山縣,原滕縣沿湖地區歸屬滕縣,官橋以南歸屬臨城縣。此時,滕縣屬魯南區行政公署第一專署,臨城縣屬第二專署。1946年10月,恢復鳧山縣。1948年9月,滕縣屬魯中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臨城縣屬第五專署。1949年7月,滕縣鳧山縣。白彥縣屬尼山專署,臨城縣屬台棗專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建國之後,省縣之間設專員公署,為省級政權派出機構,滕縣屬魯中南行政公署尼山專員公署。1950年,尼山專區台棗專區合併改為滕縣專區(駐滕縣),轄膝縣、臨城縣、鳧山縣、平邑縣、白彥縣、鄒縣、曲阜縣、滋陽縣、濟寧縣、濟寧市、豐縣、沛縣、華山縣、銅北縣、嶧縣等,1951年,臨城縣改為薛城縣。1953年9月,滕縣專區和湖西專區合併為濟寧專區(駐濟寧),轄滕縣、薛城、鳧山等縣。同時,撤白彥縣,將其所轄原屬滕縣的徐莊等5個區劃歸滕縣;建立微山縣,將滕縣所轄湖域劃歸微山縣。 1956年3月,撤薛城縣、鳧山縣,將其所轄部分地區劃入滕縣;12月,山東省調整縣的等級,滕縣由甲等縣升為特等縣。1960年3月,將滕縣臨城公社的164個自然村劃歸棗莊市。1979年1月1日,滕縣改屬棗莊市。1983年11月,棗莊市齊村區改為山亭區,將滕縣東部的店子、馮卯、辛莊、徐莊、辛召,山亭、桑村、城頭8個公社劃棗莊市山亭區。1987年底,滕縣轄22個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