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微山湖

《過微山湖》是陳毅1943年12月,為順利到達延安,風塵僕僕,輾轉300多公里,來到魯南,在鐵道游擊隊的護送下,越過津浦鐵路封鎖線,然後由微湖大隊接應,乘小船進入濟寧微山湖,留下的一首詩。

過微山湖

《過微山湖》是陳毅於1943年春,經過微山湖時寫下的一首詩。

作者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長

作品原文

過微山湖
陳毅
橫越江淮七百里,
微山湖色慰征途。
魯南峰影嵯峨甚,
殘月扁舟入畫圖。

背景

1943年12月的一天,西北風拚命地刮著。凌晨,陳毅同志順利通過敵人鐵路封鎖線,由鐵道隊護送到微湖大隊的接應地點。隊員們見到身穿便裝、前額寬闊、威武剛毅的陳毅同志,心情特別激動。微湖大隊大隊長張新華抓住首長的手說:“辛苦啦,陳軍長。”“辛苦的是你們啊。”陳毅同志操著一口濃濃的四川口音,親切地望著微湖大隊的同志。
在微山湖葫蘆頭的一間草庵里,陳毅同志談笑風生。張新華就湖區抗戰的形勢一一向他作了匯報。聽後,陳毅同志掏出筆,在一個小本子上寫起來,然後撕下來遞給張新華,關心地說:“你們的武器差呦!拿著我這個條子到軍區領些新的,就說我陳毅批的。人的因素第一,但武器也不能小看嘍。”
張新華接過條子一看,上面寫著批給微湖大隊四十支二十響,四十支馬大蓋子,四挺機槍。
陳毅同志深情地注視著大家:“你們要樹立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精神面貌很重要喲。”
大家向陳毅同志保證:“為了趕走日本鬼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們也不說半句熊話!”
陳毅同志聽了,大聲地說:“好!我們革命隊伍中就是要有這種精神嘛。”
中午,陳毅同志又看望抗日軍民,並作了國際國內形勢報告。勉勵大家團結一致,為趕走日本侵略者而奮鬥。
陳毅同志過微山湖已經七十七年了,然而他留下的美好詩篇和美麗的傳說在微山湖口口相傳,並不斷地搬上藝術舞台。近年來,在一些美術作品的展覽會上革命歷史題材的畫作經常映入人們的眼帘,尤其改革開放以後表現革命歷史題材的畫作更多。趙明程、楊華山先生分別創作的《陳毅過微山湖》,體現了畫家對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激情、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形式,用繪畫語言再現歷史,使人們受到教育。

微山湖故事傳說

據傳說,從前微山湖邊的一個小村子裡,住著婆媳倆,婆婆勤勞善良,十分疼愛兒媳。而兒媳卻又惡又刁,動不動就朝婆婆罵天嚼地。有一天,婆婆困燒湖了飯,被兒媳大罵了一頓。又有一天,婆婆因下湖回家晚了點,又被兒媳罵成是“找老相好的去了”。婆婆忍氣吞聲,兒媳卻說婆婆躺在床上還找事。婆婆一氣之下,一條繩子上了吊。鄰居們氣憤不過,扭著兒媳去見縣官,縣官當即判虐待婆婆致死的兒媳死刑。鑒於她總罵婆婆,就別出心裁地叫人用鋼針大麻線把她的嘴縫死,縫得只剩鋼針戳在嘴上,然後差衙役把她推到湖裡淹死了。過了不久,微山湖裡便出現了一種嘴帶長針的魚,人們都說那是惡兒媳變的,因而稱“罵婆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