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縣

陽平縣,地名,設定於秦朝時期,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

一、秦置.
公元前221年,秦兼併六國,陽平縣,屬東郡。
西漢陽平縣屬兗州東郡。
東漢為陽平侯國
曹魏屬司州陽平郡,晉省入樂平縣。
北魏復置陽平縣,屬濟州部濟北郡。
北齊改陽平縣為樂平縣。屬司州部陽平郡。
隋開皇六年(586),廢樂平縣、莘亭縣,復置陽平縣,屬莘州
八年(588)改陽平縣為清邑縣。隋大業二年(606年)始稱莘縣至今。
二、南朝宋僑置陽平縣(治今治今安徽固鎮谷陽城谷陽城),隸屬豫州(治今壽縣)陽平郡(治今谷陽城)。
北朝北魏天安元年(466),北魏入據淮北,太和四年(480)廢陽平縣,不久復置陽平縣。隸屬睢州(治今靈璧縣潼郡)陽平郡(治今谷陽)。
南朝梁普通五~七年(524~526)梁取北魏之陽平郡隸潼州(由睢州改),置仁州(治赤坎城,今安徽固鎮仁和集)。陽平縣屬之。
東魏武定六年(548)取梁之陽平郡,更名谷陽郡,隸睢州(由潼州改);改陽平縣名高昌縣(治今谷陽城)。
隋開皇六年(586)廢高昌縣,降谷陽郡為谷陽縣。屬仁州。
大業年(605~617)初,廢仁州為(治今江蘇徐州)。谷陽縣屬之。
唐初谷陽縣屬北譙州(治今濉溪縣臨渙集);貞觀十七年(643)北譙州廢,谷陽縣改隸徐州(由彭城郡改)。
顯慶元年(656),省谷陽縣入蘄縣,隸徐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