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五邑

滕州古為“三國五邑”之地,境內有滕、薛、小邾三國,三國境內有五座名城即五邑。

滕州古為“三國五邑”之地,境內有滕、薛、小邾三國,三國境內有五座名城即五邑

1.滕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前1046年立國,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滅。其中在戰國時,滕國君滕文公曾禮聘孟子於“上公館”問政。
2.薛國是古代黃河下游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國。據《通志·氏族》稱:"顓帝少子陽封於此,故以為姓,夏朝時期,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亦封於薛。”《左傳》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故後人稱奚仲為中國造鼻祖。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任姓後裔畛,復於薛國,爵為侯”。周顯王46年,為齊國所滅。任姓薛國自薛畛開始,相傳31世。齊滅薛以後,齊威王少子田嬰封於薛,謚靖郭君。田嬰去世後,田文繼封薛地,盂嘗君居薛後,對薛國城池擴建加固並發展商賈,重農桑,減賦稅,使薛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薛國被秦滅亡後,設薛郡,漢至魏晉設薛縣,隋廢薛為滕縣屬地。

3.小邾國春秋時期名顯一時的諸侯國,史書上記載,周公旦攝政時期,為了削弱諸侯國的勢力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借邾國夷父顏有功於周室,封其次子友地,故名小邾國。小邾國歷經西周時代、春秋戰國、朝,凡600餘年,傳20餘世,後為楚所滅(一說為魯所滅)。至漢朝初年,高祖劉邦置蕃縣,小邾國析為滕、薛、蕃三縣。

4.“五邑”是昌慮、靈邱、歡城、戚城(一說郁郎)和湖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