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

《海鮮》

《海鮮》為朱文獨立執導的第一部影片,獲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23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海鮮》劇照《海鮮》劇照

小梅,二十一歲,來自河南,在北京做小姐已經三年。由於和男朋友鬧矛盾,她一時想不開,隻身來到北戴河準備自殺。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臨近春節,北戴河銀裝素裹,遊客稀少。小梅在一家非常安靜的旅館住了下來,去意彷徨
一次意外事件使當地的警察鄧某來到了小梅所住的旅館。他注意上了小梅,發現了她的自殺傾向,也一眼認出她小姐的身份。他請小梅在海邊的小餐館吃海鮮,勸說她改變主意。但是小梅走開了。當天晚上,小梅來到另一家旅館換了個名字登記入住。就在她換上婚紗準備吞下安眠藥時,警察鄧某又出現了。鄧某繼續勸說她別乾傻事。小梅否認她的自殺企圖,並請鄧某離開她的房間。鄧某忽生歹念,強姦了小梅。

第二天早晨鄧某開著借來的私家車,帶著小梅四處遊覽和吃海鮮。他還在想用他的方式使小梅打消自殺的念頭。小梅抓住一個機會逃脫了。入夜以後,她怕鄧某再次發現,沒敢在旅館入住,而是在一個通宵營業的錄像廳里縮了一夜。天亮以後,她搭了一輛巴士去山海關,想到山海關去自殺。沒想到鄧某再次尾隨而至。小梅忍無可忍,和鄧某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其結果竟是鄧某帶著小梅在山海關吃了一頓海鮮,然後一起回北戴河。兩個人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鄧某又把小梅帶到秦始皇求仙入海處去玩,希望她能學學古人,珍惜生命。兩個人對對方的態度都在不斷改變。鄧某甚至萌生了幫助小梅改變生活的想法。仍然鬱鬱寡歡的小梅對鄧某也有了一些信任。但是這一切非常短暫。小梅失手開槍打死了鄧某。殺了警察的小梅奇蹟般地鎮定下來,果斷地偽造了現場,連夜逃回了北京,繼續她的妓女生涯。

小梅的一個剛入行的小姐妹被嫖客往陰道里塞了錢,小梅帶她去她認識的一位男性產科醫生取出來之後,發現是一張假鈔。電影的結尾是二人終於把假鈔花了出去。

導演簡介

朱文,1967年生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1989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動力系,1994年辭職成為一名作家。曾擔任電影《過年回家》編劇。

導演的話:“在《海鮮》的開頭出現一個詩人和一首詩,這首詩是我自己寫的……像海注視波浪/像天空俯瞰雲彩/我凝神於自己的呼吸/我凝神於自己的呼吸,我看到了你,越來越冷/像海拒絕表達對土地的理解/像高歌的鳥兒溶化在天空中/我凝神於自己的沉默/我凝神於自己的沉默,我看到了你,越來越遠……”

幕後製作

看朱文的《海鮮》,也不要把它看成導演嘔心瀝血傾注多年人生思索之大作。越來越多的當代電影只提出一個想法,它不可能也不應該傳達一個人一生的想法。《海鮮》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它的滋味就是新鮮。從生成到被觀看,都應該在一種健康的誠實的氛圍下進行。健康地誠實地拍一部電影、看一部電影,在中國就是新鮮的。在中國拍電影比電影更被當作神話。而神話都是腐朽的。

《海鮮》具有作者電影的質地,但《海鮮》沒有作者電影玩弄深沉自說自話的弊病。《海鮮》在講故事。故事發生著,流動著,人物總是處於不安定的情形之中。結構上的突兀給了影片一種開放的自由。挑剔地看,《海鮮》的毛病也有很多,能看出一些初學者和匆忙的、將就的痕跡。它的電影語言經常過於文學化,並且是小說化而不是詩化。這恐怕是《海鮮》最大的不足。

影片段預告絮

《海鮮》《海鮮》

一、幽默
那個警察追趕妓女乘坐的長途車,停下來的時候,竟然從裡面竄出去幾個不相干的人;警察對於海鮮和人生態度關係的台詞;假鈔被驗鈔機檢查出來時的聲音,都讓人忍俊不禁。
二、黑色
自殺、清冷的冬季海邊、警察家的痴呆老婆,妓女被嫖客從陰道塞進去假鈔,警察強姦妓女,妓女和婦產科醫生之間的調情……題材可以說完全是黑暗的。
三、絕不煽情
這是朱文最欽佩的風格。所以電影沒有我最痛恨的好萊塢式的音樂,甚至什麼音樂都沒有。所以他不人為地煽動人的憤怒、恐懼、悲傷等等的情緒,雖然電影這個主題很容易給人這些情緒。但越是容易給人這些情緒,作者越不廉價地煽動你的情緒。這讓人感覺這個導演非常尊重觀眾自發的樸素而真實的情感,而不自以為是地利用各種藝術手段卑鄙地煽動廉價情緒來讓觀眾衝動地喜歡或討厭。
作者的表現手法而且非常穩健冷靜,讓人有信任感,因此即便荒唐也顯得觸目驚心的真實。這是我最愛朱文的地方。
四、平淡中帶出人性真情閃光
警察的行為本身是很霸道的,但他的出發點卻的確是好的;身為妓女,卻彼此幫助,姐妹情誼非常非常的溫暖。
五、敘述滴水不漏
講故事還是現在很多導演完全不會的。很多電影和電視劇情節和邏輯上漏洞百出。而《海鮮》這個故事從頭到底滴水不漏。警察的相機中應該留下了這個陌生女孩的身影,破案的時候應該可以作為一個線索,然而,女孩從頭到底戴著墨鏡。

評論

《海鮮》《海鮮》

男性企望從“性”(或是生理學層次上)的相互滿足中建立女性對男性的依戀之後,但同時又希望以社會規範來調整其間的關係的時候,是否已就錯過了保存愛情的機會?《海鮮》中,小梅,一個妓女,唯一可以信賴並可以託付終生的僅僅是她在某一時段內似曾年輕的肉體,她沒有能力放棄自己所從事職業中“身體力行”學習到的“兩性政治學”的常識來為他和這個警察鄧某之間的感情進行快取!
因為本來二者之間就是貓和老鼠的關係,這一切也許就不應該發生的呀!太晚了,似乎上天注定的,是誤殺嗎?恐怕也有其客觀必然性
警察這個身份特徵,並未賦予鄧某超越其他男性的強悍能力,未能幫助他對癱瘓在床的妻子盡丈夫的責任,未能幫助他改變家裡的窘迫狀態。男人的固有的自尊心正常渠道發揮失敗之後,他迫切需要另一種方式來確證自己的雄性“里比多”,這時與任何一個陌生但正常的女性建立起人所承認的正常的“男—女”關係模式(潛意識中稱為“主動—受動”關係模式更準確些)就表現的令人深表同情了。
萬里無一的幸運,一個為了自己心目中的“愛情”可以自殺和暫時厭倦了自己妓女生涯的女人(一個人們下意識中正等待男性來拯救的女人),這裡設定為很有性魅力又面臨雙重困惑的妓女小梅的出現最合適不過了。改變小梅的身份和生活狀態於是使其行為有了合理的立足點,因為他在作為一個男人的同時,還是一個警察。身份的認同危機現在已經排除了,一個相同的身份轉眼間在給人帶來了困惑的時候也可以給人帶來轉機。
他藉助了一個幾千年男性對女性最常用、最直接的征服手段:身體的“強迫親密接觸”(強姦)—其實對於作為妓女的小梅來說,這與她以往的任何一次皮肉操練恐怕沒有任何差別,至少從表面上看—令妓女小梅信任他,並且像她身體所表現出來的馴服那樣完全馴服。
小梅似乎不相信這一切,於是開頭她選擇逃避。慢慢的,似乎又有點信任和期待。警察鄧某“陰魂不散”似的帶著無盡的“自信堅韌”跟著小梅從北戴河到山海關扭轉了一圈,最終還是沒有把握住方向,圈套里只有他自己,而妓女小梅不知何時已不在身邊,或許一開始她就懷疑這場遊戲的可能性。不經意間,她離開了!
“識時務”的警槍這時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或許它代表觀眾也認為這遊戲該結束了)結束了這一場拉鋸戰,於是小梅乾脆省掉了抉擇的痛苦,或許所謂的道德教令對妓女來說是蒼白無力的,“靈與肉”的抉擇對於一個妓女來說甚至比純淨肉體更奢侈、更虛無,逃避抉擇、拒絕抉擇是因為抉擇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
欲求身體和心智和諧終歸是難以達到的,而欲望本身也漂流不定,一種欲求滿足之後另一種欲求又起,他們此起比伏,敲擊著脆弱不堪的生命碎片和厭倦在輪迴中飄蕩!
性所具有的力量再一次顯示不過如此!

大陸獨立電影之劇情片

在中國大陸,由於現階段審查的存在,那些不經審查而拍攝的電影,被這些電影製作者自稱為“獨立電影”,而更貼切的稱謂則是“地下電影”。

1990年後禁片不完全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