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感

即時感

正確寫法應為“既視感”、“既視現象”(源自法語“Déjà vu”),也可以翻譯成“幻覺記憶”,指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仿佛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似曾相識之感。“既”意為“已經”,“既視感”顧名思義,已經見過的感覺。然後,既視感一詞是經由日語的法語外來詞。日語裡說法為“既視感(きしかん)”。“既視感”顧名思義,就是“似曾相識”,對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仿佛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似曾相識之感。“似曾相識”是人們大腦中知覺系統和記憶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要想了解為何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得從知覺和記憶中的分類進行。分類的過程是知覺的一個基本特徵,也是記憶的一個基本特徵。

基本信息

電影中的即時感電影中的即時感畫面
每個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既視感的體驗:在某個時刻,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的言行和他人的言行似曾相識或覺得和經歷過的完全一樣,甚至可以“預感”到下一時刻某人會說什麼話或做出什麼動作。然而這種感覺不會維持很久,在產生既視感後過了一會兒或者就在下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和記憶中大同小異,之後一切歸於正常。
可是現代科學裡解釋這一現象成因的理論卻遠未讓人滿意。根據問卷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過一次“似曾相識”的經歷。而且越有想像力的人越可能經歷奇特的感受;經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長時間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經歷“似曾相識”;另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經歷這種感覺(也許這是因為他們在托爾斯泰或哪位文學巨匠的著作中經歷過獨特的感受)。調查還顯示,“似曾相識”的發生率在青年時期最高,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特別是當人們真正開始重複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時,它的發生率反倒降低了。一個世紀以前,當弗洛伊德理論還是領導心理學研究的主流時,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識”解釋成潛意識矛盾衝突的體現。但是現在心理學家提出,“似曾相識”不一定發生在深層次潛意識矛盾衝突基礎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腦都會產生這種感覺。而且,人們在疲憊和壓力狀態下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感覺。此外,它還可能會與“Jamais vu ”相伴出現,即見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時卻一時間什麼都回憶不起來的感覺。心理學家還指出,“似曾相識”感的出現可能是因為人們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沒有注意到信息的來源。熟悉感會來源於各種渠道,有些真實,有些卻是虛幻的。當你遇到已經忘記的小說描寫的情形時,可能會把它當作自己前世的記憶。或者,當身處了曾經看過電影的真實場景時,雖然表面上已經完全忘記了這部電影,但腦子裡還是會勾起驚心動魄的回憶。心理學家還指出,人們有時根本不需要真實的記憶,大腦內部就有可能自己製造一種熟悉的感覺。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分析,“似曾相識”的感覺,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不過,如果這種感覺過於頻繁,過於強烈就是一種病態。

相關擴展

知覺與記憶相互作用

“似曾相識”是人們大腦中知覺系統和記憶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要想了解為何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得從知覺和記憶中的分類進行。分類的過程是知覺的一個基本特徵,也是記憶的一個基本特徵。知覺包括對面孔的知覺,對物體的知覺對位置的知覺等等。以這3類為例,由於它們的對象不同,因此,當我們到一個地方以後,方位和空間關係,周圍的物體,人物,可能同時出現。然而,我們對它們的知覺卻是由大腦中3個不同的空能迴路,即位置知覺的迴路,物體知覺的迴路和面孔知覺的迴路分別去完成。與知覺類似,記憶也分很多類型。

語義記憶

知識和感念的記憶被稱為語義記憶:針對情節、經歷、事情經過的記憶,即情景性記憶。其中每一類記憶,又可以分為很多個子類。正因為知覺和記憶都是“分類”進行的,我們曾經經歷的一些場景的眾多特徵存放在不同的記憶系統中,而我們無法意識到,當我們走到一個新的場景,場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會刺激我們的一些記憶,調動大腦中並不同的記憶系統和與之相匹配。一旦場景中的某一特徵和過去的經歷匹配上,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生活經歷每個人都會有,因為積習的東西很多,偶爾出現“似曾相識”這種主觀體驗是很正常的現象。對“似曾相識”這一主觀體驗的最初認識可從醫學上的癲癇病開始,可以追尋到半個世紀以前,正常人也會出現這種主觀體驗,隨著腦科學知識的積累逐漸達到了今天的認識水平。

多發生在情緒不穩定時

體會到“似曾相識”並非易事。“似曾相識”容易發生在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和對場景的體驗上。儘管所有的人都會出現“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但並不意味著“似曾相識”在所有人身上發生的頻率都是一樣的。一般來說,與情緒密切相關的事情容易記得比較牢。因此如果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那么“似曾相識”發生的機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時,人體內分泌會發生劇烈變化,從而使人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記憶也會變得很活躍。這時候比較容易發生“似曾相識”的現象。“似曾相識”主要發生在對場景的體驗上。是因為每一個知覺都是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下出現的。這種場景往往是一個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就會跑到腦子裡形成無意識的記憶。這種無意識的記憶有時候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就會蹦出來,與知覺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識”的現象中,被調動的大多是無意識的記憶。從童年開始,所有的經歷不管是想記的還是不想記的都在腦子裡有這些記憶的痕跡,在一些極特殊的情況下就蹦出來。透射到意識中,就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其它解釋

對既視感有很多種說法,前生的記憶、二次反射、半腦活動超前於另半腦、時空交錯……其中不乏科學理論,更有旁門左道。但無論如何,對於這種奇妙的感覺,至今尚未有定論

1. 大腦虛構

人的大腦時刻在虛構各種情景,主要是潛意識活動,當你遇到現實中近似的情景時,就會與你記憶中以前大腦虛構的情景相呼應,加上心理強化的作用,你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人在睡眠中,大腦仍在對現實中的一些參數運算,得到許多種結果。似曾相識的情景是大腦運算的結果之一。

2. 潛意識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某個印象早已潛藏在做夢者的潛意識裡,然後偶然再在夢裡顯現出來,也有些研究指出這種現象和另一種超越時空的潛意識有關。另一方面,有些大腦活動研究專家指出這種現象也有可能是我們的大腦某半邊處理訊息的速度稍為快過另半邊所做成的。

3. 時空隧道的碰撞或對夢的記憶

這是時空隧道的碰撞或對夢的記憶。在夢裡已經看到了將要發生的場景,只是記不清夢境了,所以你遇到事情發生的時候會覺得好像那裡經歷過。其實是勾起了你自己的記憶,對夢的記憶

4. 錯視現象

這個在醫學上還有一種解釋是大腦皮層瞬時放電現象,或者叫做錯視現象,也可稱為視覺記憶,經常會發生在你身處於非常熟悉的環境時。我們的大腦有一個記憶快取區,當你看見一見東西或者遇見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先把記憶存儲再快取區。之所以會發生眼前的事情好像已經經歷過這種感覺,是因為我們在記憶存儲的時候發生了錯誤,把它存在歷史記憶中去了,在看著眼前的事情的時候你又從歷史記憶中把它找出來,你就覺得好像以前已經發生過了。在大腦疲勞的時候會比較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

5. 生死意識流動的差異

死/^^^^\生\____/死。這是人的意識流動圖。人出生有了意識,到死之前這個意識一直是平坦的流動。到死了之後,人的意識會按照曲折的路線回到出生時,從而一直往復。因為死後的路線曲折,致使生時的記憶被分段的記錄,只有處在接點的記憶才有可能被下一段“生”的意識絞纏,就會出現deja-vu現象。至於為什麼年輕人和老人會有這一現象,也很好解釋。年輕人的正常的意識形態還再形成中,而老年人的大腦的記憶回述功能較強。而中年人由於生活壓力過大,而經常忽視這種感覺,而不是不存在。

6. 時光倒流

時光倒流景象的圖片時光倒流景象的圖片
物理學上稱這樣的現象是時光倒流,也就是在速度大於光速後時空交錯,四維空間偶爾發生混亂的特殊人體感覺。當發生某個場景的時候,人的控制神經(中樞神經一部分)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傳送於記憶神經,這時大腦的反應還沒有傳達到記憶神經,所以當大腦的反應傳到記憶神經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到以前發生過一樣。有科學家猜測,這時控制神經和記憶神經的傳輸速度會大於光速。這是對相對論的一個巨大挑戰,當然現在這個理論並沒有得到證明,只是猜想階段。

7. 構成靈魂的粒子

雖然正統派的科學者們拒絕談論靈魂的有無,或是毫無餘地地否定這一觀點,但是高能物理學及一些其他的邊緣物理學對這個問題的牽涉是不可否認的。首先,是探討靈魂的構成物質。有一些異端物理學者提出靈魂的本質是一種高能粒子(物理學上有很多推測得來的證據,因為雖然人類可以依賴物理法則和規律預言它的存在,但人類的科技力量不足無法驗證,包括很多種高能粒子等),本身攜帶巨大的能量,可以突破時間及空間的障礙,就是說可以在時間及空間中進行移動。這種推論完全符合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的特異性質在於它可以作為信息的載體進行無序性時空移動。我們頭腦中所有的記憶所有的思考都可以稱之為信息,雖然現在還無法搞清信息的本質是什麼,但卻可以肯定腦電波對它有一定作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思考或是腦內意識活動。而這種粒子平時就大量散播在我們周圍的空間,當然也存在於我們的腦內。正因為它的特性,我們才可以接收到外來信息進行思考、記憶、回憶,還有遺忘。所謂遺忘就是一部分帶有信息的粒子游離開我們腦部的意識空間。遺憾的是至今都沒有搞清楚是什麼原因誘發這種粒子間的吸力和斥力的,或許與我們的腦電波及其他腦內化學物質有關。但是,當我們的腦死亡後就會有大量的粒子游離開我們腦中的記憶區。由於尚不清楚這種粒子的相吸和相斥的原理,也就無法解釋和推算它們的游離比率。在機率很低的情況下,這種粒子在游離之後仍然保持著它在原來在人腦中的排列性狀,換言之也就是保持著這個人(已經死亡)的基本人格和記憶。當它們在遇到新的結合目標(另一個人的腦)並結合之後,在這個人是新生兒(沒有已經形成的記憶的情況下)就會發生人格的轉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輪迴或奪舍。但也有意外的情況發生,比如在結合後保持著潛伏狀態到一定時間才突然覺醒,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格突變現象.(也存在於記憶已經形成的人身上結合後覺醒,使其喪失原有人格的情況) 。事實上,我們是無時無刻都會與這種粒子結合,比如我們突然冒出個怪想法,腦子裡突然出現一些詞句……甚至是做夢和預言等現象也都可以用這種理論解釋。即視感也可以這樣解釋。

8. 時空錯亂

舉個例子:你需要一個工具,但滿屋子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但過了一會兒或一段時間,這個工具明明擺在平時放它的地方。用愛因斯坦的觀點解釋,就是這個世界有很多時空,每個時空都按照一般的規律運行著,他們是平行的,一般不會有交叉,只是有時間的先後,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出現時空交叉,即時空錯亂,這是就會發生工具消失的情況,例如一把鉗子沒了,轉眼它又在哪兒了,也就是誰說,鉗子暫時到其他的時空轉了一圈,這個時候正讓你碰上,當然,這樣的巧合還是很少的。人也一樣,如果碰巧你存在的時空和未來的時空交叉,也就是說,你有很短暫的時間進入了未來時空,很快又回來了,假如你在未來時空用鉗子修了一輛腳踏車,你回到現在的時空後,還要進行同樣的動作(修腳踏車),但你的記憶里已經存儲了這件事情,所以你就感覺這件事,這個景象好像在哪裡經歷過。這和年齡與其他經歷沒什麼關係。

9.似曾相識與前世

當人在某些時候,會產生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在人經過前世記憶的儲存,當死後,物質轉變,從而變得模糊,讓今生看到的與前世經歷幾乎相同的東西讓大腦混淆產生好像曾經見過。

相關理論

意識二元論

世界因人意識的存在而存在,人的意識創造了世界。然而,這就有兩種可能:一,對於我來說,除了我的意識以外的一切,包括我的身體、你們這些讀者以及整個宇宙都是我的意識創造出來的,我的意識如果消失,世界也就隨之消失;二,每個人的意識都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的意識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但這些世界重合到一起,成為我們共同的世界。通俗地講,是一個人做夢還是大家一起在做夢呢?這個問題我沒有考慮清楚,但這並不會根本上影響我構想出的意識二元論,所以我們不必拘泥於這個問題。
為了便於理解,我把人的意識一分為二。(不排斥其他理論的劃分方法,其它理論涉及的諸意識可能都歸屬於我劃分的第一種意識)
1.認知意識。既正在閱讀並理解這篇文章的意識,也就是我們用來認識世界、思考問題的意識。換句話說,認知意識是我們能意識到的意識,比如說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在思考——這種意識就是認知意識。
2.造物意識。既創造世界的意識,這個意識不能為我們所察覺,更不會為我們所左右。
下面就循序漸進地說明意識創造世界並認識世界的原理:
我們把當下(現在)的時刻稱為時刻A。在時刻A,我們的意識活動正在進行,也許正通過各種感官接收外界信息,也許在思考。我們把時刻A的下一時刻成為時刻B。由於一段時間由無數瞬間組成,一個瞬間的前後就是兩個時刻,因此時刻A和時刻B相差一個瞬間。依次類推,把時刻B的下一時刻成為時刻C。時刻A、B、C將作為描述下述原理的時間標誌。
在當下,也就是現在,我們的認知意識達到時刻A,與此同時,造物意識達到時刻B。時刻AB之間瞬間的世界是在上一個瞬間,由造物意識創造出來的。認知意識從時刻A達到時刻B的這個瞬間,就是認識這一瞬間的世界的過程,就在這個瞬間,造物意識並沒有暫停,而是創造出下一瞬間的世界,之後達到時刻C。總的來看,經過一個瞬間,認知意識由時刻A達到時刻B,造物意識由時刻B達到時刻C。這個過程會一直保持下去,即造物意識總是先於認知意識創造出瞬間的世界,在被認知意識所認識的同時創造出下一瞬間的世界。
現舉一例。我閱讀一本書,當我看到書中某個字的時候,下一個瞬間我將要看到的文字已經被造物意識創造出來了。在我看到這部分剛被創造出來的文字同時,造物意識就在馬不停蹄地創造再下一瞬間我將要看到的文字了。無論我看書的速度有多快,造物意識總能創造出下一個瞬間我將看到的文字。所以表面上,書上的文字是客觀存在的,我看書是在看已經存在的文字,然而實際上這些文字是在我不經意間,由我的造物意識不停地創造出來的。
雖然造物意識創造出來的世界全部被認知意識認識到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其他種種原因,某些記憶會被遺忘。至於這種遺忘是否是永久的,用某種手段(比如催眠術)能否喚醒記憶之類,在本文最後一節里會加以闡述。
值得強調的是,造物意識超前的瞬間非常微小,只表示一個先創造後認識的關係,而不能用具體的時間長短來表達。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認知意識和造物意識是同步的。
至此,我們可以對這個意識二元模型簡單描述如下:人的意識可分為認知與造物二元。造物總是先於認知創造出瞬間的世界,在被認知所認識的同時創造出下一瞬間的世界。造物與認知這二元不停前進,保持同步。

套用對既視感

產生的解釋
按照第一節介紹的模型,我們認識世界是由認知意識完成的,認知意識由三個要素組成,在切入正題前,先介紹一下這三要素:
1.體驗。顧名思義,就是意識在體驗新事物的狀態。比如在傾聽並理解他人的談話、在觀賞電影、在欣賞音樂等等。
2.回憶。在體驗的同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檢索我們的記憶,回憶以往的體驗。
3.比較。在回憶的同時,我們會把正在進行的體驗和記憶中以往的體驗進行比較。
這三個要素是同時進行的。正常情況下,我們體驗到新事物,在回憶過程中找不到高度相似的體驗,比較的結果就是“沒有似曾相識的經歷”,也就不會產生既視感。
現在,我們切入正題——既視感是如何產生的呢?將上面正常的認知過程逆轉,我們便不難發現既視感產生的充要條件:
產生了既視感
〈=〉比較的結果是“有似曾相識的經歷”
〈=〉在回憶過程中找到了高度相似的體驗
由於體驗和回憶互不影響,因而至此推導完畢,既視感產生的唯一因素浮出水面,它就是回憶這一要素
對整體的劃分是為了分析問題,第一節中我將意識一分為二也是這個原因,因此認知和造物這二元不能割裂開來。若滿足一定條件,認知意識三要素會發生變化,使二者產生更為緊密的聯繫,我把這種聯繫稱為交融。三要素的變化方式有多種,導致既視感產生的變化是其中的一種,稱為A類交融。
在A類交融狀態下,只有回憶要素髮生變化,回憶的範圍得到最低限度的擴展。認知意識仍然負責在“認知意識的記憶”里回憶,而造物意識可以在“新創造的世界”里進行回憶——即造物意識擁有了回憶這一要素,其範圍為和認知意識的體驗相平行的新創造的世界。
認知意識體驗的世界正是由造物意識剛創造出來的,將該體驗和剛創造出來的世界相比較,自然會得到“有似曾相似的經歷”這一結論,既視感就在此時產生了!
特別要強調的是,之所以沒有將擴展的回憶範圍劃歸認知意識的體驗(即圖中紅虛線),是因為如果能夠回憶正在進行的體驗,則這種意識活動無論既視感產生與否都可以進行,因而會得出荒謬的結論——我們任何時候的體驗都會產生既視感。
至此,既視感的產生得到了很好的解釋。

總結與假說

由意識二元模型和交融模型共同構成的意識二元論,具有一定的自洽性,並能夠解釋既視感的產生。
假說1
B類交融——催眠。B類交融狀態下,仍只有回憶要素髮生變化,但擴展的回憶範圍是“造物意識的世界”,即為圖3藍虛線前的那段黑線。排除催眠的其他效應,B類交融可以解釋在催眠狀態下能夠喚醒“沉睡的記憶”。其實這“記憶”是“造物意識的世界”,在完整無缺的世界裡,自然可以回想起一切。
假說2
C類交融——絕對主宰。一個極端情況是,認知意識的三要素完全由造物意識獲得。以造物意識來體驗,在“造物意識的世界”里回憶……也許在這種狀態下,就可以徹底擺脫不能察覺地創造而後認識的被動性,從而主動地創造世界作過的夢而已,只不過你忘記了。
美國《時代》周刊2007年8月12日文章:對似曾相識的解釋(作者 麥可~勒莫尼克))
這是一種怪異的感覺,每個人都不止一次地經歷過:你走進一間屋子或是和別人交談,突然間一種奇怪的感覺油然而生,你覺得自己曾經來過這裡,或是有過這樣的談話,即使你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心理學家把這個叫做“曾經相識”(博主注),儘管人們普遍都有這種經歷,但一直沒有人能夠解釋其中緣由。
類似於錯覺
現在,麻薩諸塞理工學院皮克韋爾學習和記憶研究所的研究小組或許能為我們揭開這一神秘現象的面紗。研究員托馬斯~麥克修和同事們在小白鼠的大腦中發現了一個特定的記憶線路,可能就是產生這種奇怪感覺的原因所在。研究顯示,“似曾相識”是一種基於大腦記憶類似錯覺的感覺。迄今為止,神經學家已經認識到,我們的記憶是由許多部分組成,其中包括長期和短期記憶以及對系列事件的記憶,記憶是基於現實的,其形成牽扯到大腦中的不同部位。儘管如此,麥克修在《科學》周刊網站上發表的研究報告還是給這一神秘現象的研究帶來了新的線索。
麥克修和他的研究小組試圖弄清楚大腦中海馬狀突起——即大腦中新記憶生成區域的神經網路。神經學家認為,記憶其實是由眾多腦細胞構成的,腦細胞之間通過極強的化學反應相聯繫,要想喚醒記憶需要定位和刺激某組腦細胞。對大腦來說,清楚記憶之間有相似性這一點很重要,例如,樹梅酸酸甜甜的口感和草莓差不多。然而,能夠分清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記憶也很重要,例如食用某種紅色漿果會讓人反胃。這種能力就是所謂的“模組分離”。

小白鼠實驗

麥克修的一位資深同事、免疫遺傳學諾貝爾獎得主利根川進多年前就發現了所謂“模組分離”的相關機制。這一機制能夠讓你通過某個提示而找回全部記憶,例如你會對一個看著眼熟的人說:“我們是不是原來在一個學校上學啊?”從而回憶起和他在一起上學的點滴,利根川進和麥克修認為,他們能夠找出負責控制“模組分離”的特定基因。
他們運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製造出了缺乏該重要基因的小白鼠,並加以試驗以證明他們的學說。首先,他們把小白鼠放到地面有輕微震動的盒子裡,小白鼠為了穩定重心會一動不動。然後,他們又將小白鼠放到沒有震動的相似的盒子裡,而換了地方的小白鼠還是會一動不動。直到很長時間之後它們才能夠分辨出兩個盒子的不同。但正常的小白鼠卻能很快分辨出兩者的不同。

新體驗和舊記憶混同

研究人員認為,這也是人們會產生“似曾相識”感覺的原因所在。我們大腦中的“模組分離”這條線路有時會失靈,這樣一來,新體驗和舊記憶似乎就成了完全相同的了。利根川進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現象並不常見”,但有趣的是,一些癲癇病人卻總是會有這種感覺。“癲癇發作是包括海馬狀突起在內的大腦顳葉中的神經元異常放電”,會擾亂大腦線路。
正常人一般覺得“似曾相識”的感覺有些怪異,但癲癇病人通常不會覺得奇怪。兩者的區別也證明了利根川進和麥克修的理論。利根川進說:“我們認為,之所以產生這種奇怪的感覺,是因為大腦兩個部分發生了衝突,新大腦皮層告訴你,之前從未遇到過這種情形,而海馬狀突起卻告訴你曾經遇到過。”
對海馬狀突起的更充分了解能夠幫助我們研製出加強大腦中“模組識別”的藥物,這種藥物能夠幫助人們忘卻那些由熟悉的情景所引發的可怕回憶。當然,如果過了頭,可能會產生相反的錯覺:舊事如新,就是對已有的記憶產生懷疑,即使你知道某些事情曾經發生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