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證輯要》

書名四卷。嚴鴻志輯於1920年。

基本信息

簡介

嚴氏鑒於六淫所致感證於臨床上十分見,有必要加以總結,故將散見於各家著作中的外感證纂輯其精要編成本書。

本書共四卷。卷一為名醫通論,主要選錄明、清傷寒、溫病家有關辨證、治法等多方面的論述;以清代醫家為主;

卷二選俞根初、劉丙生、陳修園、葉天士等人對以傷寒主;卷三選戴麟郊、葉天士、陳平伯、俞根初、張禾芬等人對溫病為主,詳述各病症的診法和證治;卷四輯感證方劑,分為發表、涌吐、攻里、和解、開透、清熱、祛寒、補益八類,融經方、時方於一爐。本書採集資料比較豐富,但亦略有駁雜,眉目不夠清等缺點。現存1921年石印本等。

張禾芬、何秀山、宓蓮君等人均為清末民初浙江名醫,但是今未見有著作傳世,《感證輯要》保存了以上諸位名醫的論述。該書是中醫從業人員及中醫愛好者研究外感傷寒、溫熱病較好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嚴鴻志,近代醫家。字痴孫,浙江慈谿人。頗精於醫,並勤於著述,所著有《感證輯要》、《女科證治約旨》、《女科精華》、《金匱廣義》、《女科醫案》等,現均有刊本行於世。

目錄

卷一
名醫通論
傷寒無日傳一經之理
讀《傷寒論》法
傷寒統六氣而論
經氣傳行由內達外
讀《傷寒論》法
六經之為病有六症之提綱
審六經病情法
六經風寒之區別
三陰三陽發熱之差別
傳經直中寒熱皆有
運氣標本歌
六經皆有中風
陰溜腑中陽溜經之義
治六經為病方法
治傷寒發汗五法、利水三法
辨別風寒煩躁
邪所中有淺深、治法亦有差別
太陽邪不外達必成里結
結胸之分別
辨別大小結胸
絡傷失血
吐血、衄血之別
衄以寒熱分輕重
血循經脈而出必有先見證
治傷寒不可拘於日數
少陰病須得陽氣可治
傷寒厥熱多誤解
頭痛各有不同
附:太陽救誤變症方法
辨別胃家實
陽明一經有胃氣、悍氣、燥氣之異
胃家實未必即為可攻症
木土貴平
發黃之異
噦不可概作敗絕證
少陽證和解法
耳聾分正虛邪盛
飲水問小便察其水飲
汗吐下火逆之誤
少陰無承氣證非定論
太陰厥陰之嘔吐
太陰、陽明二經受邪之異
陽樞、陰樞專方各有加減
髒邪還腑宜和解
汗出當風濕留肌腠
邪未人臟腑均可用桂、麻
傷寒諸方法
治下後喘汗
麻黃證著眼處
大青龍、麻黃各湯煩躁之異
……
卷二
卷三
卷四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黃帝內經》
《傅青主女科》
《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解》
《古今醫統大全》
《黃帝明堂經》
《婦人良方》
《海藥本草》
《韓氏醫通》
《喉科指掌》
《婦科玉尺》
《高注金匱要略》
《格致餘論》
《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古今醫鑒》
《婦科心法要訣》
《歸硯錄》
《感證輯要》
《傅青主男科》
《喉科秘訣》
《傅青主男女科》
《古本難經闡注》
《古今名醫匯粹》
《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古今醫案按》
《黃帝內經素問譯釋》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黃帝陰符經》
《黃氏醫書八種》
《顧氏醫鏡》
《觀身集》
《管見大全良方》
《廣溫疫論》
《福幼集》
《國藥提要》
《國醫百家》
《海上方》
《海上醫宗心領》
《伏邪新書》
《寒溫條辨摘要》
《古代兒科疾病新編》
《漢方簡義》
《洪氏集驗方》
《喉白闡微》
《喉風論》
《古代疾病名候疏義》
《喉科心法》
《古方八陣》
《喉科紫珍集》
《喉痧正的》
《厚德堂集驗方萃編》
《胡洽百病方》
《花韻樓醫案》
《華氏按摩術》
《華佗神醫秘傳》
《華洋髒象約纂》
《懷少集》
《環溪草堂醫案》
《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
《皇漢醫藥全書》
《黃澹翁醫案》
《古方匯精》
《黃帝明堂灸經
《古方新解》
《古今名醫方論》
《黃帝內經明堂類成》
《黃帝內經始生考》
《扶壽精方》
《婦人規》
《黃帝內經素問節文注釋》
《黃帝內經素問靈樞合類》
《贛州正俗方》
《黃帝內經素問校義》
《古今醫案按選》
《古今醫方集成》
《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臟人圖》
《高憩雲外科全書十種》
《黃帝蝦蟆經》
《福濟全珍》
《骨蒸病灸法》
《黃氏醫書三種》
《華佗內事》
《古今醫統正脈全書》
《華佗外科》
《廣嗣全訣》
《廣嗣五種備要》
《古書醫言》
《古愚山房方書三種》
《何澹庵醫案》
《古今錄驗方》
《黃帝八十一難經注》
《黃帝脈訣》
《婦嬰至寶》
《古本康平傷寒論》
《黃帝逸典》
《黃帝明堂偃側人圖》
《華佗方》
《華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
《廣嗣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