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針灸手冊》

《實用針灸手冊》

本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實用性強,適於臨床醫務人員,尤其是針灸醫師臨證參考,亦可作為醫學院校師生、基層醫務人員和針灸愛好者學習針灸學的工具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實用針灸手冊》實用針灸手冊

本書由著名針灸學專家主編,系統闡述了針灸學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常見疾病的針灸治療方法。全書分為四篇十章,包括經絡系統的構成、分布、十二經脈流注關係和奇經八脈的循行起止;十四經脈、經外奇穴共200多個腧穴的分布、作用、主治、針灸方法和配伍套用;各種針法、灸法、拔罐法及三棱針、火針、皮膚針、耳針水針電針等治療技術;內、外、婦、兒、五官科等近百種病證的臨床症狀和針灸辨證治療。
責任編輯楊磊石秦偉萍
毛澤東主席提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針灸學是中醫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它在我國先秦時期就奠定了臨床和理論基礎,通過歷代醫學家的實踐驗證和理論探索,不斷地充實和提高。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經濟、簡便、適應證廣、療效較好、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因此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歡迎。該療法遠在唐代就已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隨著現代科學的迅速發展,國際醫學界卻出現了“中國熱”,特別是針灸學受到更多國內外人士的關注。歐美各地許多國家的醫師來我國學習針灸者正日益增多。我國針灸事業正在不斷地發展,這充分說明針灸醫學具有重大的臨床實用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

為適應基層廣大醫務工作者學習、運用和研究針灸療法,廣泛開展防病治病的需要,我們根據四十餘年的針灸教學、培訓和臨床體會,編寫了這本《實用針灸手冊》。

本書主要內容分為四篇。第一篇,經絡學;第二篇,腧穴學;第三篇,針灸法;第四篇,臨床治療。
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的基本理論之一,在針灸療法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學者務必加深理解和熟練掌握。
熟悉穴位、掌握取穴方法,是學習好針灸的關鍵。為了增強讀者對實際套用的理解,在腧穴各論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腧穴的配伍套用。

為避免針刺意外,在針灸法中著重介紹了針刺易刺傷人體重要臟器的常用腧穴和預防方法。
在第三篇中除了介紹針灸法之外,還介紹了比較實用的簡易療法。

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適應證廣,安全速效;圖文並茂,易於操作。由於我們水平有限,錯誤和不當之處,敬請讀者和同道們批評指正。楊占林呂景山
2005年6月

作者簡介

楊占林,男,1927年7月生,吉林省鎮齎人。1949年畢業於瀋陽中國醫科大學,1951~1952年及1955~1956年4月於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本科補修基礎和臨床課,1959年1月參加山西省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學習,1961年8月結業。1949~1957年於瀋陽中國醫科大學任助教、講師;1957~1963年于山西醫學院任講師;1963~1977年于山西省中醫研究所任針灸經絡研究室主任,兼針灸科主任、副所長;1977~1981年於山西省勞動衛生職業病研究所任副所長、副主任醫師、副研究員;1981~1989年于山西省中醫研究所任副所長、主任醫師等。

目錄

第一篇經絡學
第一章經絡總論
第一節經絡的重要意義與構成
第二節經脈的分布
第三節十二經脈流注關係
第四節奇經八脈
第五節十二經別
第六節十二經筋
第七節十五絡脈
第八節十二皮部
第九節經絡的作用
第二章經絡各論
第一節十二經脈
第二節奇經八脈
第二篇腧穴學
第三章腧穴總論
第一節腧穴的意義和作用
第二節腧穴的分類和命名

盤點與針灸相關的圖書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套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