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常見病證圖解》

《針灸治療常見病證圖解》

本書儘量減少文字數量,增加圖的篇幅,體現穴位位置圖解的特點。《針灸治療常見病證圖解》分六個分冊,即內科分冊,骨傷科分冊,婦、兒科分冊,五官科分冊,外科、皮膚科分冊和神經、精神科分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針灸治療常見病證圖解》針灸治療常見病證圖解

出版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版(2006年1月1日)
平裝:138頁
開本:16開
ISBN:7539028076
條形碼:9787539028071
產品尺寸及重量:24.8x17.1x1cm;281g
ASIN:B00114JFIC


內容簡介

本書是《針灸治療常見病證圖解》系列中的一本。該系列以臨床各科為綱,結合多年教學與臨床實踐,並吸收眾家之長編著而成,是以圖解的形式對針灸治療常見病證的歸納和總結。書中為了明確針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畫彩色圖,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使讀者在閱讀文字時,可就近查閱相應的穴位位置。本書儘量減少文字數量,增加圖的篇幅,體現穴位位置圖解的特點。《針灸治療常見病證圖解》分六個分冊,即內科分冊,骨傷科分冊,婦、兒科分冊,五官科分冊,外科、皮膚科分冊和神經、精神科分冊。本書為五官科分冊,涉及病種43種。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圖文並茂
針灸治療學類書籍大多為全文字性描述,不配圖,或配少量線條圖。本書為了明確針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畫彩色圖,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我們採用了圖文對照的形式排版,使讀者在閱讀文字時,可就近查閱相應的穴位位置。我們希望這種形式能做到圖文交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文字簡練
本書儘量減少文字數量,增加圖的篇幅,體現穴位位置圖解的特點。文字僅採用了“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的節段;剔除了病因病機、驗案舉例和文獻摘錄等內容。
3.體針和耳針結合
體針是指選取經穴或奇穴等來治療疾病的針法,以區別於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針法,如手針、頭針等。耳針是指針刺耳廓反應點(穴)的治療疾病的方法。本書將體針和耳針結合,相互補充,提高療效。
4.穴位定位
穴位定位是針灸學中的重要步驟之一,定位準確是針灸療效的保證。本書為了方便讀者,在附篇內增設了體針和耳針穴位的索引,方便查找。
5.裝幀新穎
本書裝幀新穎、活潑、具有創新特色。

作者簡介

張建華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西醫結合專業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原上海中醫學院醫學系;主編、副主編及參與編寫的著作有《常用穴位解剖基礎》、《全身經穴套用解剖圖譜》、《推拿臨床與解剖》、《頭面頸部美容保健按摩圖譜》、《針灸推拿套用解剖與臨床》、《中華奇穴大成》、《解剖生理學》等近三十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獲國家級成果獎一項,上海市及華東地區科技成果獎多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外科一急性乳腺炎乳癰)二急性增生病(乳癰)三急、慢性闌尾炎(腸癰)四血管栓塞性脈管炎五疜六附骨疽七急性淋巴結炎八淋巴結結核(瘰癧)九腱鞘囊腫十痔瘡十一脫肛十二肛裂十三肛瘺十四腸梗阻十五疝氣十六甲狀腺瘤十七多發性肌炎十八皮肌炎十九肌營養不良第二章皮膚科一蕁麻疹二濕疹三神經性皮炎四銀屑病五皮膚瘙癢症六斑禿七白癜風八扁平疣九帶狀皰疹(纏腰火丹)十毛囊炎十一尋常痤瘡十二灑糟鼻十三凍瘡

盤點與針灸相關的圖書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套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