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受洗禮》

《基督受洗禮》弗朗切斯卡原籍在中部義大利,後移居托斯卡納地區的聖塞波爾克羅小鎮,這個位於亞平寧山脈下的特韋雷河邊荒涼小鎮,既冷僻又寧靜,陽光燦爛,風光明媚,這無疑影響他的思維和藝術風格。畫家將《基督受洗禮》置於他自己生活過的自然環境:沐浴在燦爛陽光下的小河邊。

基本信息

《基督受洗禮》基督受洗禮

《基督受洗禮》,約1440年,167x116cm,板蛋彩TheNationalGallery,London(倫敦國家美術館)PierodellaFrancesca(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1420-1492年,義大利,溫布利亞畫派,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作品簡介

《基督受洗禮》 弗朗切斯卡原籍在中部義大利,後移居托斯卡納地區的聖塞波爾克羅小鎮,這個位於亞平寧山脈下的特韋雷河邊荒涼小鎮,既冷僻又寧靜,陽光燦爛,風光明媚,這無疑影響他的思維和藝術風格。 畫家將《基督受洗禮》置於他自己生活過的自然環境:沐浴在燦爛陽光下的小河邊 。

據《聖經》新約篇中記述: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邊,見了約翰,就請約翰給他施洗,約翰連忙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要受我的洗! ”耶穌說:“你暫且答應我吧,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同意給他施洗。耶穌剛受完洗,從水裡出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看見上帝的靈仿佛鴿子一樣落在他身上,天上傳來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 畫面主體形象是約翰用河水為耶穌施洗,正在此時天空飛來一隻鴿子,那是上帝顯靈。畫家以對光和色彩敏感創造了畫面深遠的空間感,他的畫是具有科學性的技法探索成果,將透視與光色結合起來塑造藝術形象,以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

產生過程

《基督受洗》,費朗切斯卡作,1450年,167X116厘米,油畫倫敦國家畫廊藏

這件作品據說是被描繪在聖塞波可的卡馬爾德利教會修道院內、供奉著施洗約翰的禮拜堂。1835年出版的有關弗朗切斯卡的某研究文獻有如下的記載:修道院在1807年荒廢關閉後,畫作曾被移往聖塞波可教堂,更於1857年被出售,四年後由倫敦國家畫廊購入。

這塊木板畫最初是放在祭壇畫的中央部分,而左右的畫板與附屬於下方的一系列小幅的祭壇座畫都是由馬提奧•迪•喬凡尼所畫的。也或許是,當初弗朗切斯卡雖然打算親自畫完所有部分,但因描繪的速度實在太慢,所以也顧不了品質,只好交由動作較快的畫家完成。

目前,一致的意見是《基督受洗》為弗朗切斯卡早期的作品,也有研究者認為這幅畫作比他現存記錄中最早的作品《米塞里科爾迪亞的多翼祭壇畫》還要早完成。可是,《基督受洗》的構圖看來比《米塞里科爾迪亞的多翼祭壇畫》明確,而且色調也更微妙,所以一般都認為前者是比較新穎的作品。而由馬提奧•迪•喬凡尼所畫的部分,則被推測為1465年左右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