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西方繪畫藝術》

《圖說西方繪畫藝術》

本書展現了西方繪畫從史前洞窟壁畫到今天的“現代派”繪畫的發展歷程,系統地介紹了西方不同時期各具特色的繪畫流派代表人物及他們留給人類的藝術瑰寶。

作者: 伊麗達 等編著
《圖說西方繪畫藝術》圖說西方繪畫藝術

出版時間: 2008-9-1
字數: 162000
版次: 1
頁數: 248
印刷時間: 2008/09/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42628053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 繪畫 >> 繪畫理論

編輯推薦

認識西方繪畫的捷徑,聆聽繪畫大師的心靈絕唱。
通讀西方繪畫藝術的歷史;欣賞藝術大師的傳世之作;口味偉大畫家的藝術人生;開啟你我藝術心智的大門。

內容簡介

西方繪畫始於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是與其他藝術如雕塑、音樂舞蹈等等一起發展起來的,與人類的生活是分不開的。而在漫長的中世紀,繪畫作為宗教的藝術而存在。
西方繪畫,呈現出與時代發展和人類精神發展同步運行的特點,表現了畫家審視自然、社會和自身所持的思維觀點,表現了自然和社會所透露的主觀化情緒。所以,讀西方繪畫藝術發展的歷史,其實也是在讀人類精神、文化發展的歷史。我們在本書中循著歷史的走向,介紹了西方繪畫藝術從初始的岩壁畫、陶畫到現代多姿多態的繪畫藝術的發展史,介紹了西方不同時期的繪畫流派及代表人物,對其中世界大師級的畫家做了生動講述,也是與讀者一同從遠古走到了今天,一同領略了人類文化藝術寶庫的豐富和璀璨,一同開啟心智,培育人文精神。

目錄

前言
一、原始時期繪畫藝術
 拉斯考克斯洞窟壁畫
 阿爾塔米拉洞窟壁
二、古代兩河流域繪畫藝術
 蘇美爾繪畫藝術
 巴比倫繪畫藝術
三、古代埃及繪畫藝術
 古王國、中王國時期繪畫藝術
 新王國時期繪畫藝術
四、古代希臘繪畫藝術
 愛琴文明的文化接力
五、古代羅馬繪畫藝術
 古希臘繪畫藝術
 古希臘藝術與占羅馬藝術
 古羅馬時期繪畫藝術
六、歐洲中世紀繪畫藝術
 早期基督教繪畫藝術
 拜占庭繪畫藝術
 哥德式風格繪畫藝術
七、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
 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喬托
 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繪畫藝術
 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
 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
 威尼斯畫派巨匠——提香
 威尼斯畫派晚期的大師們
 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
 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
八、17世紀~18世紀歐洲繪畫藝術
 17世紀~18世紀義大利繪畫藝術
 繪畫大師——卡拉瓦喬
 17世紀佛蘭德斯繪畫藝術
 繪畫大師——魯本斯
 17世紀荷蘭繪畫藝術
 繪畫大師——倫勃朗
 17世紀西班牙繪畫藝術
 繪畫大師——委拉斯凱茲
 浪漫主義繪畫先驅——戈雅
 17世紀~18世紀法國繪畫藝術
 18世紀英國繪畫藝術
 組畫大師——霍格斯
 肖像畫家——雷諾茲
九、19世紀歐洲繪畫藝術
 19世紀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藝術
 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繪畫藝術
 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繪畫藝術
 巴比松畫派七星之——科羅
 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米勒
 19世紀法國印象主義繪畫藝術
 印象派色彩大師—雷諾瓦
“新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畫派
後印象派主將一塞尚
震驚世界的大師——凡·高
19世紀德國繪畫藝術
19世紀英國繪畫藝術
風景畫大師——透納
19世紀美國繪畫藝術
19世紀俄羅斯繪畫藝術
十、20世紀西方現代繪畫藝術
 野獸派繪畫藝術與色彩的解放
 立體派繪畫藝術及其主將畢卡索
 未來主義、表現主義、巴黎畫派
 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繪畫
 西方現代繪畫藝術

書摘插圖

一、原始時期繪畫藝術
拉斯考克斯洞窟壁畫
史前洞穴中最精彩的一個是拉斯考克斯洞穴,它是在一次偶然中被發現的。1940年9月的一天,四個半大孩子結伴出遊。他們知道那個山坡上有個洞口,是三十年前一棵大樹倒下時暴露出來的,但是沒有人進去探個究竟。孩子們聽附近一個老婦人說那個洞口能通到山背後的一個別墅,好奇心被激發起來了,決定一起進去看看。結果在昏暗的燭光下,他們發現了令人恐怖的一群動物。他們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一位退休教師,教師又匯報給有關當局,於是這個被判定為公元前兩萬年前的壁畫才有機會被世人認識。
在這裡的壁畫中,原始畫家用粗壯而簡練的黑線勾畫出動物的輪廓,並用紅、褐、黑色渲染出動物的體積和結構。氣勢雄壯,富有動感,充滿粗獷的原始氣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拉斯考克斯野牛》壁畫上,這頭揚蹄甩尾的暴怒的歐洲野牛狂野地跑著,經過兩匹小跑著的馬駒身邊。畫的左邊有一些謎一樣的格子形符號,也許代表牛被驅趕進去的大門。
《拉斯考克斯鹿》中,四頭長著高度誇張的角的鹿,疾馳在拉斯考克斯洞窟的一面石壁上,作畫者在畫它們時,有些例外地用紅色、黃色和更多的墨色點染出輪廓。
拉斯考克斯洞窟壁畫居各洞窟壁畫之首,被譽為“史前的羅浮宮”。《拉斯考克斯洞穴的公牛大廳》這幅壁畫,表現的也是動物的側面像。壁畫可能是充滿某種交感巫術的載體。畫上的動物大部分很健壯,吃得很飽的樣子,有一些動物甚至露出懷胎的跡象,暗示著這些壁畫有魔法似的作用:既促使動物膘肥體壯、繁衍興旺,也使靠它們生存的人們生養繁多、體格健壯。
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
1808年,阿爾塔米拉洞穴被一個獵人發現,但他並未仔細觀察這個洞穴。1875年,考古學家索特烏拉侯爵來這裡收集化石,但仍未發現壁畫。1878年,他再度來到這裡繼續發掘史前沉積物,侯爵四歲的女兒瑪麗亞跟在父親身邊玩耍。她發現了一個低矮的洞口,便獨自爬了進去。洞裡很黑,她點燃了蠟燭,在那一瞬間,她看見一隻公牛直瞪瞪地盯著她,嚇得她大叫起來: “爸爸,公牛……”
阿爾塔米拉洞穴,這個被稱作是“史前的西斯廷教堂”的地下秘密畫廊,就這樣被小孩子無意中發現。阿爾塔米拉洞穴長有三百多米,那個大壁畫就畫在洞穴頂部,有十四米長,上面有十五頭野牛、三隻野豬、三隻母鹿、兩匹馬和一隻狼的形象,多種顏色,多種動態,有的在跑,有的受了傷,有的好像被追趕,處於驚慌失措的狀態中,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阿爾塔米拉壁畫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以前人們認為藝術是幾千年的事,而現在,藝術史一下子被推到一萬多年之前,怎能不令人震驚?!與拉斯考克斯洞窟不同的是,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輪廓線比較細,而且有明暗向背的粗細濃淡變化,與色彩渲染結合緊密,通過動態表現動物身體的結構,明暗起伏更為豐富,甚至感情也更細膩。
《阿爾塔米拉野牛》中壁畫上的這頭野牛顯然是先勾線後塗色的,色彩以赭紅與黑為主,還帶有黃和紫,用的是天然礦物顏料。顏料是用動物的脂肪和血調和過的。當時所用的“畫筆”可能是苔蘚類植物或者是獸毛。製作時間,距今至少有兩萬年以上了,它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階段,即馬格德林文化的中期。
由於冰河期消失,氣候轉暖,中石器時代的繪畫由洞窟轉移到露天岩壁。動物形象在繪畫中逐漸減少並失去原始的野性,而人類活動開始成為繪畫描繪的主要對象。
二、古代兩河流域繪畫藝術
西方文明興起較晚,當希臘、羅馬文明興起之時,近東已有上千年的文明。因而西方文明不可避免地受到古老近東文明——蘇美爾、巴比倫、埃及、波斯諸文明的影 響,古代兩河流域的原始繪畫藝術經由希臘、羅馬的融合吸收、加工提煉,最後成為源遠流長的西方美術史的一部分。
從舊石器時代而來的藝術仿佛一下子沉寂了,過了好多個世紀,陶繪藝術才開始出現,被稱為史前藝術的第二個繁榮期的新石器時代藝術作品代表。陶繪藝術的出現,意味著人們開始學會用美麗的圖形裝飾自己的環境和點綴自己的生活了。
最早的陶繪的突出特點,是其幾何形的抽象化圖形。一頭牛跳躍的樣子,一隻魚兒遊動的樣子,都用簡單的變形線條描繪出來。另外,陶繪中出現了一些全無形象而言的花紋,如豎條紋、斜紋、折線紋、波浪紋、漩渦狀花紋、複雜的S形紋、像枝葉一樣的花紋以及把點、圓、三角形、多邊形合在一起的花紋。還有一些人們自己想像出來的東西,如人頭魚身、烏頭人身以及綜合好幾種動物形象而創造出來的形象。那時期的陶器顯示出寧靜樸素的自然之美,花烏魚蟲、樹林河流、日月星辰,蘊涵著原始社會的田園詩意。
今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地區,古希臘人稱它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的發洋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裡就出現了定居的農業民族,到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人從中亞經伊朗遷徙到此,建立了最早的城市。
蘇美爾繪畫藝術
蘇美爾人是兩河地區最古老的居民之一。
現在的蘇美爾繪畫代表作為烏爾城出土的軍旗,即在刷有瀝青的木板上用貝殼、閃綠岩、粉紅色石灰石鑲嵌成的戰爭和慶賀的場面,表現出征和勝利歸來以及慶賀勝利的場面。
巴比倫繪畫藝術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的古代文明為著名的巴比倫文明。這是一個偉大而又過早消失了的文明,《聖經》傳說中的諾亞方舟就誕生在那裡。
“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創世紀》中的一個傳說。由於偷吃禁果,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此後,揭開了人類互相殘殺的序幕。人世間充滿著強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諾亞是正義人。上帝看到人類的種種罪惡,憤怒萬分,決定用洪水毀滅這個已經敗壞的世界,只給諾亞留下有限的生靈。
上帝要求諾亞用歌斐木建造方舟,並把舟的規格和造法傳授給諾亞。此後,諾亞一邊趕造方舟,一邊勸告世人悔改。在獨立無援的情況下,諾亞花了整整一百二十年時間終於造成了一隻龐大的方舟,並聽從上帝的話,把全家八口搬了進去,各種飛禽走獸也一對對趕來,有條不紊地進入方舟。七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連下了四十個晝夜,世間的人群和動植物全部陷入滅頂之災。
上帝顧念諾亞和方舟中的飛禽走獸,便下令止雨興風,風吹著水,水勢漸漸消退。諾亞方舟停靠在亞拉臘山邊。又過了幾十天,諾亞打開方舟的窗戶,放出一隻烏鴉去探聽訊息,但烏鴉一去不回。諾亞又把一隻鴿子放出去,由於遍地是水,鴿子找不到落腳之處,又飛回方舟。七天之後,諾亞又把鴿子放出去,黃昏時分,鴿子飛回來了,嘴裡銜著橄欖葉,很明顯是從樹上啄下來的。諾亞由此判斷,地上的水已經消退。後世的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徵和平。
後世有很多藝術家運用這個故事進行創作。
巴比倫人給世界的偉大貢獻是拼音文字、數字、天文學和世界上第一個穹頂式建築。但是這片土地由於它的肥沃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爭頻繁導致它最終毀滅,留給後世的僅是一些廢墟和殘片。
巴比倫人創造出一種純粹的幾何裝飾圖案,花紋極其複雜、精緻,異獸形象很多,這大概出於他們的抽象思維比較發達,喜歡憑著奇詭的想像力來創作藝術。後世的拜占庭藝術、哥德式藝術、巴洛克藝術等,都有巴比倫藝術的遺風。
三、古代埃及繪畫藝術
埃及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5000年,埃及社會出現了階級的萌芽;公元前4000年前後,埃及出現了奴隸制國家。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國王征服埃及,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國王被尊為法老。此後埃及經歷了古王國時期(前3100~前2186,第3~6王朝)、中王國(前2181~前2042,第7~10王朝)、新王國時期(前1567~前1085,第l8—20王朝)。
史前藝術,包括岩畫和陶繪,是為他們當時的生活服務的。但是,當村落擴大形成社會和國家後,人類從岩洞和地穴之中走了出來,建立了自己的家園,而人類的藝術,卻從為活人服務而進入到為死人服務的藝術階段,即墓穴壁畫。
古王國、中王國時期繪畫藝術
原始人是崇拜動物的,他們在動物身上感受到某種超自然的力量,許多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動物偶像——我們現在稱之為“圖騰”的動物形象。兇猛的動物既是他們的死敵,又是他們為了生存而必須獵殺的食物。當他們把一些動物的形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之時,便相信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些動物的靈魂。可是,在這種對動物的崇拜中也有對動物的懼怕,所以,有時人類要給自己文身、畫畫臉譜、塗上白粉等,希望自己不被動物們認出來。
原始人最初從動物身上感受到某種超自然的力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認識到動物也有生老病死,會被征服和馴服。這時,對太陽的崇拜漸漸代替了對動物的崇拜。太陽雖有日出日落卻循環不已,為大地帶來光明與溫暖,帶來萬物的生機,正符合人類希望找到的崇拜對象的標準。所以,人類開始認為太陽是超自然的神靈,世間最高統治者法老被看做是太陽神之子或特別受太陽神庇護的人,所以也受到人們特別的崇拜。這些人不僅生前要過最高貴的生活,而且死後還要隆重地葬入規模宏大的墓室。
古埃及人相信人的死亡是從現世過渡到來世,等於到另一個世界繼續活著,於是要把死者生前所用的物品都帶入墓穴,以便可以繼續使用它們。
……

插圖

《圖說西方繪畫藝術》插圖

相關詞條

書籍 小說 雜誌 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