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元》

《四朝元》

《四朝元》潮劇曲牌唱例之一,潮劇的樂隊分文場(畔)和武場(畔),文場即管弦樂,武場即打擊樂。

潮劇曲牌唱例之一 《四朝元》

潮劇特色所在——唱腔音樂

《四朝元》《四朝元》

1、潮劇唱腔的類別與罕見的調式
唱腔音樂是不同劇種區別所在。我國現有335個戲曲劇種,其區別主要是唱腔音樂。潮劇與其它劇種的區別,主要也是唱腔音樂。潮劇的唱腔,包括曲牌、對偶曲和小調。
曲牌,藝人也稱為牌子曲,主要見的曲牌如《石榴花》《紅衲襖》、《四朝元》、《錦堂月》《下山虎》《皂羅袍》《山坡羊》《鬥鵪鶉》 等,都是比較古老的傳統曲牌。曲牌唱腔根據結構及節奏變化的不同分為頭板曲牌,二板曲牌和三板曲牌三種。
對偶曲,藝人稱為子母句曲。對偶句是由上下句組成旋律腔句,上下呼應,上句是子句,下句是母句,唱詞多為七字句,間有五字句、三字句。對偶句有二板慢、中、快,三板慢、中、快;一般都遵循潮州方言語音的規律,依字擇腔,字音明朗清晰,旋律流暢,易於演唱流傳。
小調,是來自民間的小調、小曲,如《桃花過渡》《燈籠歌》《鄭元和落難》《螃蟹歌》《薛仁貴出世》《採茶歌》《騎驢探親》《騎驢歌》等。這類小調輕鬆活潑,以小鑼小鼓伴奏,富有生活情趣。
潮劇的唱腔有一個其他劇種罕見的情況,就是“調”。潮劇的唱腔分有“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五調”、“反線調”等。這裡的調是指一定的音階組合,比如“輕三六調”,屬五聲音階56123。
2、別具一格的幫唱
《四朝元》《四朝元》

潮劇唱腔有一個特點,就是幫唱。幫唱不是潮劇獨有,但潮劇幫唱形式和手法,有獨特之處。
當代一些劇目中,有通過幫唱對人物行為加以評議的,如廣東潮劇院二團演出的現代劇《銀鎖怨》,寫田母的幾媳臨產,田母為求男孫心切,請瞎子算命,這時出現台幫唱:
茫茫塵世一條河,處處迷津風浪多;
有眼人不識人生路,無眼人偏知路坎坷!
至於有音無義的襯腔幫唱,在一些小調唱腔中,仍保留著,如《桃花過渡》中,桃花與渡伯對歌,每一段的結尾,都有“黎呀黎”的有音無義的幫唱。
3、具有時空意義的鑼鼓科介
潮劇的伴樂與潮州音樂有密切關係。潮劇的伴樂包括弦詩、笛套、雜曲、嗩吶牌等,基本上都來自潮州音樂。他們被子舞台吸收之後,作為唱腔或道白之間的過渡音樂,起著烘托唱腔、鋪墊劇情、渲染環境,以及表現人物情緒的作用。
在潮劇的伴樂中,打擊樂的鑼鼓科介是很有特色的部分。潮劇的每個鑼鼓科介,人一定的樂器組合、節拍和結構;按其使用功能,分有開場鑼鼓,身段鑼鼓、唱腔鑼鼓和專用鑼鼓。
4、潮劇的樂隊與獨特的樂器
潮劇的樂隊分文場(畔)和武場(畔),文場即管弦樂,武場即打擊樂。
在潮劇文武場所有的樂器中,有幾件是潮劇獨有或有特色的樂器,如二弦、椰胡、曲鑼(即小斗鑼)、深波和號頭。其製作和使用有潮劇獨特的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