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虎》

《下山虎》

下山虎原是一首廣東民歌,鏇律明快而有力,生機勃勃。冼星海將此曲和另外幾首民歌連在一起加以變化發展,嘗試寫出了具有民族風格和氣派的交響樂,以抒發對祖國的讚美之情。改編後的管弦樂曲,既保持了原曲的特點,又充分發揮了民族樂隊的表現力,以豐富的配器和多聲手法,生動的表現了下山虎那敏健矯捷、威武勇猛的形象。

《下山虎》《下山虎》

簡介

上山虎一般採用抬頭望月的姿勢,飾以松枝明月,顯得寧靜深遠,寓意平安無事。下山虎採用餓虎撲食的姿勢,常常配上雪景山石,突出虎威,用來鎮宅避邪。

下山虎要掛在迎門牆上,借其兇猛的氣勢,鎮住入侵的邪靈。常常配上雪景山石,突出虎威,用來鎮宅避邪,在這兩種裡面,人們更多的喜歡下山虎,因為下山虎更為勇猛,所謂氣勢如虎,就是這個樣子。

下山虎要掛在迎門牆上,借其兇猛的氣勢,鎮住入侵的邪靈。
上山虎要掛在室內側牆上,取其步步登高。

民間傳說

客廳中掛虎圖,易患血光之災,尤其虎頭向內者大凶。有人說猛虎下山有威猛,

《下山虎》《下山虎》
事實上,猛虎下山肚子餓了要傷人,有形即有靈,下山虎是會傷人的,若是上山虎較無事。  而真的要掛虎圖,只能是秋天出生的人才較適宜。而生肖屬猴和蛇,則不宜掛虎圖。

故事

1日上午,當央視《鄉土》欄目攝製人員走進“潮繡之家”時,目光立刻被牆上懸掛的一幅K金亂針繡《下山虎》及其底下的文字說明吸引住,說明寫道:“2005年9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出訪加拿大時贈送馬丁總理的國禮品。”
“這是你們做的?!”在攝製人員驚奇的詢問下,市潮繡研究所所長孫慶先的思緒回到了三年前。
2005年的一天,時任華夏旅遊產品公司總經理的孫慶先接到外交部一個電話:希望他為他們創作一幅以為題材的潮繡,擬作為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出訪加拿大的國禮品。
孫慶先接電話的手有點顫抖,內心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外交部來預訂潮繡作為國禮,表明了對他們潮繡作品的認可,這也是宣傳潮繡的一個好機會。緊張的則是,在這些年創作的大大小小潮繡作品裡大多數是用金銀線繡的龍鳳、花籃等作品,可就是沒用金銀線表現過一隻“”。
“無論如何要把這當成一件政治任務來完成好!”孫慶先與下屬員工很快達成共識。
憑藉良好的美術功底,孫慶先很快完成一幅《下山虎》的花稿,有著40多年繡花經驗的康惠芳老師再次參與創作——孫慶先十分相信她的繡花技藝,每當創作重要作品時,也總是由康老師親自拿起繡花針的。另有三四個女繡工幫忙幹活。畢竟,一個禮拜要完成一件以前沒有繡過的“虎”,難度很大。
三天過去了,看著漸漸呈現出模樣來的“老虎”,孫慶先怎么看都覺得不像,

《下山虎》下山虎十字繡
特別是那“虎毛”,很死板地貼在布上,全然沒有“毛感”。康惠芳等人也感覺不滿意。眼看時間所剩無多,怎么辦?孫慶先鬱悶得很。每每站在花規旁,他心裡總是堵得難受,可一離開這個工場,他心裡又總想著花規上的那隻“老虎”。
接連一整天,孫慶先坐臥難安,心裡總想著如何把這“毛感”表現出來,腦海中一遍遍地回放著自己看過的各種繡品,尋找合適的針法。從潮繡到顧繡,繼而想到湘繡、蘇繡……對了!何不借用蘇繡的亂針繡,將其融入作品中?
孫慶先興奮地把自己想法告訴康惠芳,康惠芳眼前一亮,接著又不無擔憂地說:“人家是絨繡,可以拆絨,而我們是用K金線來做,不知能否成功?而且時間也不多……”
孫慶先咬咬牙,先試試再說!他希望經由國家最高領導人送出去的國禮,應能體現潮繡的創作水平。
原本繡了一半的虎毛全部剪掉重繡。隨著康惠芳等人繡針的起起落落,孫慶先臉上漸漸漾起笑意——成了!
三天,孫慶先和康惠芳一幫女繡工加班加點地忙碌著,有時連喝杯水的時間都騰不出來。當離規定的“取貨”時間只有一天時,康惠芳又提出一個問題:虎爪附近的茸毛又該如何表現?大家七嘴八舌出起主意來,並嘗試著在其它繡布上飛針走線,最後還是康老師想出了好辦法:加上“標針”。
當天下午2點多鐘的飛機,而整件作品完稿已是中午近一點鐘,孫慶先急匆匆
《下山虎》《下山虎》
地吃著午飯,康老師等人則忙著對作品進行修整、裝裱。接近2點鐘時,孫慶先的車在前往汕頭機場的高速公路上賓士。“當時開得太快了,以致北京派來取作品的一名女士嚇得眼都閉上。”孫慶先回憶說。
最讓他高興的是,對於他們加班加點創作出來的這幅作品,“外交部的有關人員很滿意。”
“有意思!”《鄉土》攝製組的編導們脫口而出。有關“潮繡”的拍攝構想也很快形成——就以國禮品《山虎》創作這個故事,來展示潮繡的獨特魅力吧。“這故事體現了當代潮繡藝人在傳承傳統基礎上如何創新,精益求精。”一位工作人員說。

本報記者:邢映純 劉曉娟

相關搜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