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集釋》

《列子集釋》

《列子》是魏晉時代出現的一部重要子書。這本《集釋》採集歷代各家之注,對《列子》詳加校勘、訓釋,並附張湛事跡輯略、重要序論匯錄、辨偽文字輯略等,是了解和研究《列子》的優秀讀本。 《新編諸子集成》是建國後對諸子著作的系統清理,相對於民國時期出版的《諸子集成》來說,後出轉精,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學資料。

基本信息

《列子集釋》列子集釋
《列子》是魏晉時代出現的一部重要子書。這本《集釋》採集歷代各家之注,對《列子》詳加校勘、訓釋,並附張湛事跡輯略、重要序論匯錄、辨偽文字輯略等,是了解和研究《列子》的優秀讀本。

內容提要

列子其人,在莊子書中屢次出現,有時尊稱他為子列子,還專有列禦寇一篇。“禦寇”也作“禦寇”或“圄寇”。御、御、圄三字古音全同,自然可以通假。這個人實有其人,因為提到他的不止莊子一書。然而莊子逍遙遊卻把列子寫成神仙: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但同一莊子,在讓王篇又說: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

便又是凡人,要吃要喝。吃喝不夠,面黃肌瘦。這自相矛盾的情況,倒並不是由於莊子全書非出於一人手筆,而是莊周把實際存在的人物寓言化。莊子天下篇說,“以寓言為廣”,寓言篇說,“寓言十九”,莊子中把實際人物寓言化的例證很多,這只是其一。把列子神化,也許意在說明列子雖然是“有道之士”,能憑空飛翔,還有待於風,並非真能“逍遙遊”。

列子的學說近於莊周,在當時影響卻未必很大很深,因為莊子天下篇評論過墨翟宋研尹文田駢慎到惠施等人,讚美了關尹老聃,也敍述了自己,卻不涉及列禦寇。荀子非十二子篇也不提列子,司馬遷作史記更沒有一字涉及列禦寇,高似孫子略因此懷疑此人的存在,但論證還不足以使人信服。列子必有其人,其主張正如莊子應帝王中所敘:
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出。為其妻爨,食豖如食人。於事無 與親,雕琢復朴,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一以是終。無為名屍,無為謀 府 ,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游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爾雅釋詁邢昺疏引尸子廣澤篇及呂氏春秋不二篇也都說“列子貴虛”,和莊子所說相合。看來這個列禦寇心情上擺脫了人世的貴賤、名利種種羈絆,任其自然,把客觀存在看作不存在,因之一切無所作為。莊子所敍,自有所本,未必是故意塑造。至於戰國策韓策二說史疾治列子圉寇之言而貴正一,則近於儒家的正名;不可能認為是列子的正宗,只能估計是戰國說客因列子已不被人所真知,假借其名,以為遊說的招牌而已。

評價

《列子》是魏晉時代出現的一部重要子書。這本《集釋》採集歷代各家之注,對《列子》詳加校勘、訓釋,並附張湛事跡輯略、重要序論匯錄、辨偽文字輯略等,是了解和研究《列子》的優秀讀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