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黃溪聞猿》

《入黃溪聞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柳宗元

詩詞正文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注釋

①黃溪:在今永州境內,水出雙牌縣陽明山後龍洞,流經芝山區,入祁陽縣,至白水入湘江。

②孤臣:孤立無援、憂心國事的臣下。

③虛作:空作,徒作。斷腸聲:指哀猿悲鳴。

譯文

黃溪的小路彎彎曲曲千里綿延,

不知從哪兒傳來了猿猴的哀鳴?

孤獨無助的臣下早己衫濕淚盡,

枉然徒勞發出淒哀斷腸的悲聲。

賞析

這首五言絕句,是柳宗元貶謫永州時借遊玩山水,排解內心鬱悶,游賞黃溪時而作。詩中之黃溪是指黃神廟所在地,距永州州治七十里,它本是一處山水勝地。詩人在他寫的《游黃溪記》中說全國名勝“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永州山水“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詩人斷言黃溪這個窮僻地方的山水風景是天下最美的,由衷地讚美它,精心地描寫它,並希望後來人共賞它。遊記作於元和八年,這時,詩人貶謫永州已八年,對再獲朝廷任用已不抱希望。他鑽研歷史,著述寫作,探賞山水,接觸民情,思想日益切實,心情也漸趨平和。從他記游的字裡行間看出,他顯得興致勃勃,情思泉涌,指點說道,確乎要“以啟後之好游者”,流露出詩人暢情山水的快意。而《入黃溪聞猿》也寫作於元和八年,但詩作的基調悲涼哀傷。由此可見,詩人貶謫永州期間心理一直充滿著矛盾和悲傷。他一方面探賞山水,埋頭研讀,著書立說,顯露出其平和豁達之態;另一方面始終沒有擺脫貶謫僻鄉的悲苦,內心深處總充滿著沒有得到朝廷任用的失落和怨憤。由於身處逆境,貶謫僻鄉,任用無望,幽憤難平,心境自然淒涼憂傷。由於心境的不同,以致對勝景黃溪也就有不同的情感體驗。詩作前兩句直接入題,黃溪小路綿延彎曲,猿猴悲鳴。一曲一哀,感物傷情。詩人“俟罪”永州,“長為孤囚,不能自明”(《與顧十郎書》),這處境非“曲”、“哀”二字了得。在這種心情下,詩人筆下的黃溪是那么的空曠、荒蕪、淒涼。後兩句詩擬猿為“孤臣”喑喻作者身處逆境,苦悶悲涼的心情和報國無門、虛度人生、鬱郁不得意的憤懣。詩作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借境托情,把作者悲憤淒哀的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作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曆八年(773年)出生於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於柳州。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子厚集》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散文家,與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漢族。代宗大曆八年(773)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劉禹錫與之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於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所以稱柳柳州),政績卓著。憲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於柳州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並編成集。有《柳河東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