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作為中國音樂考古學的第一項浩大的基礎工程,《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終於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了,是中國音樂學界和考古學界的一件大事。該項目為老一輩音樂家呂驥和著名考古學家夏鼐所倡導,作為國家“七五”社科重點項目,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共同發起。音樂學家黃翔鵬、王子初為總編,匯集了全國數以百計的音樂學、考古學、歷史學方面專家指導或參與編撰工作,他們普查文物的足跡幾乎遍及每一個文博單位,對所收錄的絕大多數文物作了實地考察,測錄了第一手形制數據及音響學資料,拍攝了數萬張圖片。經過十年艱辛,這一實質上也可稱之為“中國音樂文物集成”的十卷本巨著才得以完成。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以下簡稱《大系》)是筆者目前所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套專業音樂書籍。《大系》是中國音樂考古學的第一部重典,本著對各省音樂文物進行全面普查和地毯式收集的宗旨,而成為中國音樂文物資料的集成性典籍。它的編纂與出版無論對於音樂界,還是考古界,都是一件大事。目前,已經出版了《大系》第Ⅱ期工程的第一卷本和首項成果——《中國音樂文物大系Ⅱ湖南卷》。

上世紀中葉,隨著中國田野考古學的迅速發展,在科學的田野考古發掘方法的引導下,大量珍貴的文物被考古工作者科學發掘出來。眾所周知,考古出土的各類材料是古代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直接、真實的遺存和忠實的反映,它們的日益豐富,使得學術界對於歷史研究的方法和視角產生了新的認識。考古材料和文獻資料成為了歷史研究的“車之雙軌、鳥之雙翼”,少一不行,缺一不可。音樂歷史的研究亦無例外。楊蔭瀏先生較早地在他的音樂史著作中引入了考古材料。這不僅成為了當時乃至其後中國古代音樂歷史研究的範例和趨勢,影響到了下一代學人,同時也為中國音樂考古學的形成埋下了伏筆。

問世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第一期工程12省卷的問世,是中國音樂史學界和考古學界一件引人矚目的大事。這項成果的完成,代表著中國音樂考古學開始走向成熟,形成較為完整的、系統的學科知識體系,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學術成果,並且將對中國音樂史乃至中國文化史的研究,產生持久的影響。
1986年,在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和著名考古學家夏鼐的倡導下,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聲學研究所共同發起的《中國音樂文物大系》這項具有開拓性的學術工程,被批准為國家“七五”社科重點項目,正式上馬。歷經10年,這部具有“中國音樂文物集成”意義的巨著,終於問世了。

內容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一期工程12省卷10冊,共收錄有各類照片、拓片和線描圖5000餘幅,運用音樂考古學方法進行研究、記錄而形成的文字及數據資料近200萬字。所收錄的文物,其年代從新石器時期到清末,跨越約8000年。文物包括各種古代樂器、舞具、飾繪、磚雕石刻、紙帛繪畫、俑人泥塑、洞窟壁畫以及以樂音符號記錄古代樂曲的樂譜經卷,內容非常豐富。在這些文物中,不乏歷代文獻中曾給以著錄的傳世名器,也不乏聞名於世的重大考古發現,同時還收錄了相當多數量第一次面世、並鮮為人知的文物。

意義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1977年呂驥、黃翔鵬一行在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四省進行音樂考古調查,調查中發現了中國先秦青銅編鐘“一鍾兩音”的現象。1978年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湖北隨州曾侯乙編鐘和其他隨葬樂器的被發現,以及通過這項考古發現而帶來的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例如即使以今天的科技手段都不那么容易做到的、雙基頻青銅鐘的結構設計、冶煉鑄造以及相關的音律設計;具有獨特表述方式的鐘律理論體系;並非傳自古希臘而具有道地中國特色的十二律鐘律體系在先秦的運用……可以說已經使中國音樂史的研究呈現了一個嶄新的面貌。而在更大範圍內形成的音樂考古成果,則通過《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的出版得到了集中的反映。不僅糾正了某些文獻記載的失實之處,並且在更多的、也是更為重要的方面,充實和補充了以往音樂文獻記載的不足,使中國音樂文化史的面貌,得到大大的改觀。

從更寬的視野來看,中國音樂考古學的一些成就,不僅對中國音樂史,而且對中國文化史的研究也會產生重要而特殊的貢獻。例如,通過距今7600年以上、屬新石器時代的河南舞陽賈湖七音孔骨笛,我們可以證明,早於有文字的歷史約3000多年,中華文明的曙光就已經伴著音樂而覆蓋著華夏大地。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通過積極的開拓和努力,尤其是本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通過一些重大的音樂考古學術活動以及《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的編撰等音樂學術工程,中國音樂史學界開始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國自己的人文、學術特點的音樂考古學科體系。這也是《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在出版之外對於中國音樂史研究更為重要的意義。歷史的物態遺存也會因為輸入新的文化精神、得到新的套用而重新參與到當代文化建設中去。我們相信,即將開始的、被列為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的《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第二期必將為當代中國音樂的文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國家圖書獎為了鼓勵和表彰優秀圖書的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設立"國家圖書獎",於1992年10月10日制訂並頒布了《國家圖書獎評獎辦法》。國家圖書獎是全國圖書評獎中的最高獎勵,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授獎額為30個,不分檔次。
《荷馬史詩》
《草房子》
《阿拉伯通史》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中國軍事史圖集》
《電機工程手冊》
《智慧型自動化叢書》
《中華文化通志》
《老舍全集》
《蔡元培年譜長編》
《心靈超越與境界》
《朱自清全集》
《民俗學概論》
《中華科技五千年》
《不知道的世界》
《教育哲學通論》
《黃帝內經研究大成》
《敦煌學大辭典》
《校讎廣義》
《劉少奇傳》
《證券知識讀本》

《鄭振鐸全集》
《青藏高原研究叢書》
《揚州畫派書畫全集》
《中國軍事通史》
《哲學通論》
《比較法研究》
《郭店楚墓竹簡》
《草業科學研究方法》
《黃志強膽道外科》
《科學的豐碑——20世紀重大科技成就縱覽》
《中國農村改革二十年》
《中國青銅器全集》
《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史》
《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
《中國新時期幼兒文學大系》
《亞里士多德全集》
《現代蒙古語頻率詞典》
《藏傳歷算學大全》
《彝文經籍文化辭典》
《蔡元培全集》

《中外教育比較史綱》
《南明史》
《當代中國》
《俄漢詳解大詞典》
《農業大詞典》
《李儼錢寶琮科學全集》
《爾雅詁林》
《化工百科全書》
《冬小麥種質創新與評價利用》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
《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錄》
《中國農村市場開發方略》
《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
《中國主要人工林樹種木材性質》
《腫瘤的誘導分化和凋亡療法》
《聯合國憲章詮釋》
《闊端與薩班涼州會談》
《走出疑古時代》
《新華字典(1998年修訂本)》
《全宋詩》
《季羨林文集》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
《原子簇的結構規則和化學鍵》
《真核基因表達調控》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兗州礦區煤炭生產技術》
《無窮維隨機分析引論》
《北京譜儀正負電子物理》
《雷射測量學》
《棉鈴蟲的研究》
《世紀木鼓》
《中國北方旱區農業》
《亞洲陸海殼體大地構造》
《現代分子生物學》
《工程結構裂縫控制》
《胡繩全書》
《長江三峽工程技術叢書》
《本草綱目:新校注本》
《王朝聞集》
《走向海洋叢書》
《神奇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