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超越與境界》

《心靈超越與境界》

《心靈超越與境界》這部著作既可看做是對作者自己學術思想的一次階段性的總結,同時也可看做是對整個20世紀中國哲學研究的一種獨特角度的總結。

基本信息

內容

心靈超越與境界心靈超越與境界

我們在衝突中封閉,我們在衝突開放,我們在衝突中矜持,我們在衝突中對話,我們在……“我們是誰?”羅蒂這樣問,以終結一個“我們是什麼?”的“傳統”。“德性之傳統”如何?麥金泰爾如是探究──即便此“傳統”在“我們是誰?”的籠罩下。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如何抒發我們的情懷,蒙培元先生的《心靈超越與境界》一書,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典範。

在中西哲學的衝突中,我們或封閉,或開放,或矜持,或對話,而開放與對話,則成為時代的主題。前人於此已作過卓有成效的探索,如馮友蘭先生的“境界”說,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心”論。然以“境界”為“‘意義’的‘覺解’”,以“道德心”為“創生的實體”,所謂“意義”、所謂“實體”,是什麼?“意義”是否是西方近代邏輯分析哲學的“意義”?“實體”是否是康德實體論的“實體”?或不盡然。這種中西哲學“相互闡明”的範式似乎已發揮無余蘊矣,也許該回過頭來,冷靜想想,“傳統”留給“我們”什麼?

心靈哲學為情感哲學,以超越為心靈的自我超越實即情感的提升與超越,以境界為“心境”實即“情境”,這些提法本身就富有極大的挑戰性。所謂“挑戰性”,自然是指對以西方哲學來解釋“心靈”、“情感”與“境界”在中國哲學中的意義這樣一種普遍現象的挑戰。而作者本人對或重心“情”或主心“智”、或談“境界”或論“實體”這樣的中西哲學的義理架構上的重大區別的深切感觸,也頗發人深思。情感是心靈存在──也就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價值判斷的主要依據,情感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所臻的境界是人的“終極關懷”的落實的重要途徑,是本書在對中國哲學的詮釋中所提供給我們的重要論題。

自序

這是一本討論中國哲學的著作,取名為“心靈超越與境界”者,發近日之所思,述累年之所想,以為能體現中國哲學之精神意蘊也心靈之學,各說一詞,境界之論,亦無定說,先賢所見,啟我者多,然既有所取,亦有小議。至近世更有以心靈等同於“心智”者,此則誠所不能苟同也。今以一得之見,奉獻於讀者,不為“標新立異”,但求與讀者共勉也。

書分五編:總論,諸子,玄學理學,當代新儒學。本應寫進佛學一編,因學力不繼,精力有限,未能如願。(倘有餘力,可望補上。)總論以述其同,分論以別其異,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不可—概而論也。述同者,隨題而發,不求系統,只在闡明中國哲學普遍關心之問題;別異者,舉其代表,不求詳備,庶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也。心靈哲學之現代意義,亦所關心,即辨古今,時有議論,當與不當,則付之公論耳。

書末附有小文兩篇,與本書題目有關。其中《主體·心靈·境界》一文。略述近年從事中國哲學研究之歷程,或有助於說明,何以探討心靈一類之問題也。
人類有共同之本性,人生有共同之問題,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之方式,確有不同,此即所謂“大同小異”也。回答此類問題,非吾所能,唯所望也。
蒙培元
1996年11月28日於北京寓所

書評

“心靈”與“境界”可以說是中國哲學內在精神的精華。中國哲學在這些方面不僅有極其豐富的內容、而且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蒙培元同志著的《心靈超越與境界》一書,第一次對這個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專門研究。
過去也有學者注意和討論過中國哲學中的境界問題,馮友蘭側重於從認識方面提出“境界說”,唐君毅主要從主客關係立論講境界,牟宗三以心靈為道德實體談心性論……但《心靈超越與境界》一書並沒有停留在前人的基礎上,而是繼續有所前進,將“心靈”與“境界”聯繫起來進行多層思考與系統研究,並由此探求整箇中國哲學的根本特點,具有開拓意義。
該書的研究是從歷史和理論兩個方面進行的。作者在深入分析、解釋歷史原典和資料的同時,十分注重從基本精神等更深的層次進行中西哲學的比較,力求避免僅僅用西方某個人、某一派的哲學來分析和解釋中國哲學,主要在以下一些重要理論問題上有新的進展:一、境界論與實體論的問題,說明中國哲學何以是極為重視心靈內在潛力及其創造功能,自我超越的境界論;指出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有一個很大的區別,不是從“智慧型”出發,而是從“性情”出發確立人的存在意義和價值。二、情感與理智的問題,說明中國哲學何以是情感型的,而不是理智型的;是體驗型的,而不是認知型的。三、關於“形而上”的問題,說明中國心靈哲學既不是“超絕的心靈學”(牟宗三語),也不是“神學的心靈學”(康德語),而是“心靈學一形上學”的。四、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說明中國哲學不是理性與感性的二元對立,而是二者的統一。而且,對於真理的問題、境界的問題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儘量做到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為現代人提供有價值的精神資源。因而該書不僅是一部哲學史著作,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國家圖書獎為了鼓勵和表彰優秀圖書的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設立"國家圖書獎",於1992年10月10日制訂並頒布了《國家圖書獎評獎辦法》。國家圖書獎是全國圖書評獎中的最高獎勵,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授獎額為30個,不分檔次。
《荷馬史詩》
《草房子》
《阿拉伯通史》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中國軍事史圖集》
《電機工程手冊》
《智慧型自動化叢書》
《中華文化通志》
《老舍全集》
《蔡元培年譜長編》
《心靈超越與境界》
《朱自清全集》
《民俗學概論》
《中華科技五千年》
《不知道的世界》
《教育哲學通論》
《黃帝內經研究大成》
《敦煌學大辭典》
《校讎廣義》
《劉少奇傳》
《證券知識讀本》

《鄭振鐸全集》
《青藏高原研究叢書》
《揚州畫派書畫全集》
《中國軍事通史》
《哲學通論》
《比較法研究》
《郭店楚墓竹簡》
《草業科學研究方法》
《黃志強膽道外科》
《科學的豐碑——20世紀重大科技成就縱覽》
《中國農村改革二十年》
《中國青銅器全集》
《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史》
《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
《中國新時期幼兒文學大系》
《亞里士多德全集》
《現代蒙古語頻率詞典》
《藏傳歷算學大全》
《彝文經籍文化辭典》
《蔡元培全集》

《中外教育比較史綱》
《南明史》
《當代中國》
《俄漢詳解大詞典》
《農業大詞典》
《李儼錢寶琮科學全集》
《爾雅詁林》
《化工百科全書》
《冬小麥種質創新與評價利用》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
《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錄》
《中國農村市場開發方略》
《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
《中國主要人工林樹種木材性質》
《腫瘤的誘導分化和凋亡療法》
《聯合國憲章詮釋》
《闊端與薩班涼州會談》
《走出疑古時代》
《新華字典(1998年修訂本)》
《全宋詩》
《季羨林文集》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
《原子簇的結構規則和化學鍵》
《真核基因表達調控》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兗州礦區煤炭生產技術》
《無窮維隨機分析引論》
《北京譜儀正負電子物理》
《雷射測量學》
《棉鈴蟲的研究》
《世紀木鼓》
《中國北方旱區農業》
《亞洲陸海殼體大地構造》
《現代分子生物學》
《工程結構裂縫控制》
《胡繩全書》
《長江三峽工程技術叢書》
《本草綱目:新校注本》
《王朝聞集》
《走向海洋叢書》
《神奇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