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秦嶺、祁連、天山地區》

《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秦嶺、祁連、天山地區》

本書反映了“十五”期間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部“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基礎地質綜合研究”地質大調查工作項目階段性綜合研究成果,系統反映了中國西北區北部地層、岩漿岩和構造的基本格架。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封面封面

作者:徐學義等著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9-1
版次:1

頁數:347

字數:514000

印刷時間:2008-9-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030226419

包裝: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反映了“十五”期間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部“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基礎地質綜合研究”地質大調查工作項目階段性綜合研究成果,作者通過對1999~2006年中國地質調查局開展1:25萬區域地質調查為主的國土資源大調查和科學研究成果資料的綜合研究,系統反映了中國西北區北部地層、岩漿岩和構造的基本格架。
本書可供地學領域科研、教學、地質調查及資源環境、重大工程等相關工作者參考和借鑑。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區域地層特徵及沉積構造格局
 第一節地層區劃
一、區域地層區劃分
二、區域地層序列時空結構
 第二節區域地層特徵
一、區域地層概貌
二、各地層區基本特徵
 第三節前寒武紀地層特徵及沉積構造格局
一、太古宙-古元古代地層分布及特徵
二、中-新元古代地層序列特徵及形成環境
三、中-新元古代沉積構造格局
 第四節古生代地層序列及沉積構造格局
一、顯生宙岩石地層單位的厘定原則
二、古生代地層分布
三、早古生代地層組成及沉積構造格局
四、晚古生代地層組成及沉積構造格局
 第五節中新生代地層組成及沉積構造格局
一、中新生代地層分布
二、中新生代地層組成特徵
 第六節本章小結
第二章區域岩漿岩特徵及演化
 第一節區域構造岩漿岩帶劃分及區域岩漿作用概貌
一、構造岩漿岩帶劃分
二、區域岩漿岩概貌
 第二節區域侵入岩特徵及演化
一、阿爾泰構造岩漿岩帶
二、準噶爾構造岩漿岩帶
三、北天山構造岩漿岩帶
四、中天山構造岩漿岩帶
五、南天山構造岩漿岩帶
六、塔北緣庫魯克塔格構造岩漿岩帶
七、北山構造岩漿岩帶
八、祁連構造岩漿岩帶
九、柴北緣構造岩漿岩帶
十、陝豫西部(華北南緣)構造岩漿岩帶
十一、秦嶺構造岩漿岩帶
十二、漢南構造岩漿岩帶
 第三節區域火山岩特徵及演化
一、中元古代火山岩
二、中一新元古代火山岩
三、早古生代火山岩系
四、晚古生代火山岩系
五、中新生代火山岩系
 第四節蛇綠岩的特徵及形成環境
一、新元古代蛇綠岩
二、早古生代蛇綠岩
三、晚古生代蛇綠岩
 第五節本章小結
第三章地質構造格局及區域地質演化
 第一節南華紀前大陸地殼基底演化
一、陸核形成及演化期
二、陸塊形成及演化期
三、超大陸形成期
 第二節超大陸裂解及洋陸格局及地質演化
一、超大陸裂解期
二、洋陸格局
三、各地質構造單元特徵概述
四、洋陸演化
 第三節板內伸展階段的格局及地質演化
一、地質構造格局
二、各地質構造單元特徵概述
三、地質構造演化
 第四節陸內階段的格局及地質演化
一、陸內盆山構造格局
二、各地質構造單元特徵概述
三、陸內演化
 第五節本章小結
一、西北地區大地構造的一些特點
二、大地構造與成礦作用
三、大陸岩石圈演化與深部地質作用過程探討
第四章若干地質問題的認識和討論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本項目發表的學術論文
圖版1-VIIb
附表1-2

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區域地層特徵及沉積構造格局
第一節 地層區劃分
一、區域地層區劃分
1.指導思想和原則
按一般習慣,區域地層區劃有兩類:一類為“綜合地層區劃”,一般要求大區域的地層區劃要以構造為主導,與構造單元的劃分相結合,認為一、二級地層區與一、二級構造單元相一致,比較強調同一個一級地層區內“系”級地層單位可以對比,同一個二級地層區內“統”級地層單位可以對比,但對一、二級的尺度不夠明確,且不同的大地構造觀(學者)對同一區域構造單元的劃分不盡相同;另一類為“斷代地層區劃”,不同斷代區劃的範圍(界線)不同,可簡稱為“動態地層區劃”,有以階段(如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新生代等)或以“紀”甚至是“世”多種劃分,這類區劃雖能較具體反映區域地層的變化特點和規律,可直接為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提供幫助,但必須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時間系列的地層區劃圖表,才能反映一個區域地層的時空變化,這類區劃一般都屬於編制區域地層表或區域斷代總結的專門性綜合研究。
本地層區劃主要與本項目1:100萬地質圖修編相結合,該圖屬基礎性地質圖件,服務面廣,要求在現有研究程度的基礎上,對地質體的劃分在比例尺尺度的範圍內儘可能做到詳細、客觀、準確,在地層方面體現本區域地層的研究程度,客觀反映區域地層的組成、時空結構,總結區域地層的時空變化規律和特點,便於不同使用單位、不同學派、觀點的地學人員套用,以及隨著研究程度的提高便於不斷更新等。遵循這一指導思想,本區劃嘗試性採用以習慣性、絕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能接受的基本地質單元的劃分方法,暫稱為“區域地層自然區劃”,這種區劃既與“綜合地層區劃”有別,亦不同於“斷代地層區劃”,其劃分的基本原則如下:
1)依西北地區地質特點,以顯生宙特別是古生代地層為主,劃分出“區”及“地區”兩級。將一般公認的其地層組成和時空結構基本自成系統的地質單元即克拉通或地台(如華北、塔里木、揚子等)和造山帶或褶皺帶(如祁連、南天山、北天山、北秦嶺等)均作為一級地層區。
2)在一級區內依其在某些斷代地層的組成和結構的明顯差異進一步劃分為二級區,如華北區進一步劃分為鄂爾多斯地區和鄂爾多斯西南緣地區,其主要差別為寒武系和奧陶系;祁連區劃分為南、中、北三個二級地區,其差別以古生代為主。

值得一看的好書(二)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列國志:保加利亞》
《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
《河流生態調查技術方法》
《新地理知識一本通》
《才學世界:中國國家地理圖鑑》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概況》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概況》
《海北藏族自治州概況》
《天祝藏族自治縣概況》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地理信息系統教程》
《城市人工水體水環境生態效應與保護》
《城市人工水體綜合效應與調控》
《九州山河錄》
《遼寧歷史地理》
《黑龍江省地圖冊》
《中華經典藏書:水經注》
《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
《水經注全譯》
《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
《中國省區地理系列叢書:吉林地理》
《典藏中國國家地理》
《典藏環球國家地理》
《西征紀程中俄界記》
《港澳台外籍學生用書:地理》
《數字測繪成果質量要求》
《稻城—香格里拉精神史》
《塔克拉瑪乾沙漠和周邊山區天氣氣候》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景觀生態學》
《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地表物質循環:西南喀斯特流域侵蝕與生源要素》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技術及時空變化特徵》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模型》
《失落的安瀾園》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城市人工水體的氣象效應與局地環境變化》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植物地理學》
《滇西蘭坪-思茅盆地TSM分析》
《中國和韓國的寒武系》
《銀川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
《寶石學教程》
《地震多次波去除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國新疆富蘊:庫爾勒地學斷面》
《中國新疆額敏:哈密地學斷面》
《斷陷型疊合盆地的原型恢復:以濟陽坳陷中生代盆地為例》
《中國山洪災害防治區劃》
《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環及其地質環境效應》
《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
《探索新疆地質礦產資源奧秘》
《大力推進土地整治統籌城鄉發展用地》
《遼河盆地東部凹陷中央凸起地層及岩性圖集》
《石油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普通地質學》
《準噶爾盆地南緣斷褶帶石油地質特徵》
《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法勘探教程》
《地質系統整體觀理論探索與套用:地質力學研究的進展》
《粵港(深圳)地質科學與工程》
《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秦嶺、祁連、天山地區》
《公路地質災害防治指導手冊》
《自然元素單質及其互化物礦物:中國礦物志》
《中國西南岩溶丘陵地區典型岩溶水系統研究:以石期河岩溶流域為例》
《世界找礦模型與礦產勘查》
《浙江火山岩非地熱異常區地熱資源勘查研究:以寧波鄞州-舟山地區為例》
《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
《中國地質調查局人才發展戰略研究》
《華北賦煤區南部濟源煤田下治區沉積環境分析及野外工作方法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