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

《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

《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以中國歷史地理學專題研究為主,也包括一部分中國地理學史和歷史文獻學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歷史經濟地理領域,著重探討了戰國時期北方重要水利灌溉工程漳水十二渠的創始人以及長江三峽地區的農業開發進程問題。在歷史軍事地理領域,主要考證了戰國至秦漢之際的一系列重大戰役和軍事設施的地理問題,其中包括魏國西長城的走向、閭左的身份與其地域來源的關係、巨鹿之戰與劉邦還定三秦之役、楚漢彭城之戰、韓信平齊之役、垓下之戰等重要戰役的地理進程。在當代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史方面,論述了史念海和侯仁之兩位學科創始人的主要學術貢獻。

在地理學史領域,重點闡述了唐代地理學的主要成就,以及明代地理學家章潢的學術創見,並剖析了清代徐松的歷史地理名著《唐兩京城坊考》所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

在歷史文獻學方面,著力論述了中國古典目錄學發展史上四部分類體系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演化軌跡,並揭示出書籍裝幀史上之捲軸時代卷與帙的對應關係。同時,還對一些重要典籍及典籍研究著述,進行了考訂和評議。

全書內容,在研究方法上,重視文獻考證,側重通過常見文獻,解決學術研究中懸而未決的關鍵疑難問題。

作者簡介

辛德勇,男,1959年8月出生。1981年底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4年底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8年初於同校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留校任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講師、副教授。自1988年起,協助導師史念海先生,負責創辦《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學術季刊的組織和編輯事務,擔任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1992年6月,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地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1994年擔任該所歷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同年晉升為研究員。1998年起出任歷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史研究》主編,並自2000年起,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主任。2004年底,轉入北京大學歷史系,任中古史中心教授。 

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兼事地理學史與歷史文獻學研究。已出版的學術書籍有:《隋唐兩京叢考》、《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黃河史話》、《未亥齋讀書記》。翻譯學術著作主要有:《歷史地理學方法論》(連載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1989各期)、與他人合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九卷,民族、交通、歷史地理)。

書摘

除了出土的生產工具和聚落遺址之外,在大溪文化遺址中還發現有大量稻穀殼,可以更為直接地證明其農業生產的發達程度。這些稻穀殼一是摻和在房屋燒土地面的泥土中;一是摻和在燒制的陶器內,起著增大拉力、防止
破裂的作用。有些遺址的稻殼標本,經過技術檢測,已被鑑定為粳稻。儘管許多人據此推斷當時的生產方式是以農業為主,似乎還需要進一步斟酌,但在生活中這樣大量使用稻穀殼,確實足以說明稻穀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食品
之一。

農業生產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否已居於主導地位,現在還不易過早地做出結論。除了農業之外,漁獵等經濟形式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大溪文化遺址中出土了許多魚、龜、狗、豬、牛、羊等動物的骨骼,還有用魚、龜、狗殉葬的情況。此外還發現有蚌制工具和象牙圈等動物骨器以及陶製豬頭形炊爨支座,漁獵用具則有魚鉤、石矛、骨矛、石鏃等。其中的象牙圈有人懷疑是外來物品,但古代中國大象分布極廣,當時三峽地區本來應當有野象生存,所以完全可能為當地所產。由上述骨骸和相關器具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漁獵活動內容極為豐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樣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有人根據出土的豬骨和陶製豬頭形炊爨支座,推斷當時已普及人工飼養豬,這當然是完全有可能的。除此之外,採集業也是人們獲取生活物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茂密的山林中,到果實成熟的季節,集各種野生的果實,是比種植糧食和獵取野獸都要遠為便捷實惠的食物來源,人們自然不會棄而不用。

如上所述,大溪文化已經具有比較發達的原始農業,顯然其農業生產已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分布在長江三峽及其附近地區的另一重要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城背溪文化,時代稍早於大溪文化,出土陶器中也包含有不少大溪文化的原始特徵,顯示出兩者具有前後承遞關係。因此,在這裡可以看到三峽地區更早的農業萌芽。三峽地區的城背溪文化遺址,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陵峽一帶的長江岸邊或臨近長江的低矮山頭上,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秭歸柳林溪遺址。柳林溪遺址位於長江西陵峽中段空齡峽出口處的北岸,為崇山峻岭所環繞。遺址中出土有石磨盤和石磨棒,顯然已經有了經常性的農業生產。

值得一看的好書(二)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列國志:保加利亞》
《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
《河流生態調查技術方法》
《新地理知識一本通》
《才學世界:中國國家地理圖鑑》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概況》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概況》
《海北藏族自治州概況》
《天祝藏族自治縣概況》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地理信息系統教程》
《城市人工水體水環境生態效應與保護》
《城市人工水體綜合效應與調控》
《九州山河錄》
《遼寧歷史地理》
《黑龍江省地圖冊》
《中華經典藏書:水經注》
《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
《水經注全譯》
《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
《中國省區地理系列叢書:吉林地理》
《典藏中國國家地理》
《典藏環球國家地理》
《西征紀程中俄界記》
《港澳台外籍學生用書:地理》
《數字測繪成果質量要求》
《稻城—香格里拉精神史》
《塔克拉瑪乾沙漠和周邊山區天氣氣候》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景觀生態學》
《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地表物質循環:西南喀斯特流域侵蝕與生源要素》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技術及時空變化特徵》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模型》
《失落的安瀾園》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城市人工水體的氣象效應與局地環境變化》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植物地理學》
《滇西蘭坪-思茅盆地TSM分析》
《中國和韓國的寒武系》
《銀川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
《寶石學教程》
《地震多次波去除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國新疆富蘊:庫爾勒地學斷面》
《中國新疆額敏:哈密地學斷面》
《斷陷型疊合盆地的原型恢復:以濟陽坳陷中生代盆地為例》
《中國山洪災害防治區劃》
《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環及其地質環境效應》
《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
《探索新疆地質礦產資源奧秘》
《大力推進土地整治統籌城鄉發展用地》
《遼河盆地東部凹陷中央凸起地層及岩性圖集》
《石油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普通地質學》
《準噶爾盆地南緣斷褶帶石油地質特徵》
《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法勘探教程》
《地質系統整體觀理論探索與套用:地質力學研究的進展》
《粵港(深圳)地質科學與工程》
《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秦嶺、祁連、天山地區》
《公路地質災害防治指導手冊》
《自然元素單質及其互化物礦物:中國礦物志》
《中國西南岩溶丘陵地區典型岩溶水系統研究:以石期河岩溶流域為例》
《世界找礦模型與礦產勘查》
《浙江火山岩非地熱異常區地熱資源勘查研究:以寧波鄞州-舟山地區為例》
《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
《中國地質調查局人才發展戰略研究》
《華北賦煤區南部濟源煤田下治區沉積環境分析及野外工作方法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