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中國人行動的邏輯》由翟學偉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以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為基礎,從本士化的視角,對中國人心理與行為及所處的中國社會與文化脈絡,進行了方法論的、概念的以及經驗和理論的探討。

基本信息

簡介

作 者:翟學偉

中國人行動的邏輯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3
定 價:22元

作者簡介

翟學偉,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已出版的代表作為《中國人的臉面觀

目錄

第一部分另一種視角:關於本土化、研究理路及其方法的若干思考
本土化研究的程度與限度:我們能走多遠
 一、本土化的消長及其問題的癥結
 二、幾種觀點的澄清
 三、本土化的層次及其階段
儒家的社會建構:中國社會研究視角與方法論的探討
 一、個人與社會:西方社會研究的兩種理路
 二、制度與話語:中國社會建構分析的基點
 三、宗法社會:社會構成的複製與縮放
 四、國家與個人:中國人的話語分析
 五、儒家:知識精英的話語實踐
 六、結語:中國社會研究的理路
語言分析:一種不容忽視的研究方法
 一、現有常用研究方法中的問題
 二、一種研究方向及其方法的提出
 三、以中國人印象整飾研究為例
 四、結論
第二部分本土的概念性研究與討論
中國人臉面觀的同質性與異質性
 一、共識中的困惑
 二、臉面觀的同質性結構
 三、“關係”對臉面同質性的影響
 四、從臉面的同質性走向異質性
 五、結論
 附:從臉面的異質性看《圍城》中的知識分子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國地方與組織領導的權力遊戲
 一、土政策的涵義及其顯功能
 二、土政策:普遍主義抑或特殊主義
 三、土政策的潛功能
 四、土政策功能需求的社會類型
 五、結論
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歷史性的分類及其轉型中的問題
 一、價值、價值取向及其研究
 二、劃分中國人價值取向類型的原由
 三、中國人價值取向的類型及其轉型
 四、幾次價值轉型顯示出來的幾個問題
 結語:現代中國人價值取向的趨勢
第三部分經驗性的本土研究及其問題
中國人際關係網路中的平衡性問題:一項個案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二、個案情況描述
 三、個案中的關係網路及其平衡性
 四、平衡性的模式
 五、討論:一種本土的解釋
家族主義與工具理性:蘇南農村的社會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家族主義的涵義
 三、周莊人的家族結構及其血緣觀念
 四、中日兩種招婿家庭模式的比較
 五、中日家庭結構對現代經濟組織的影響
 六、結論
社會心理承受力與社會價值選擇
 一、概念的再定義
 二、承受主體的閾限問題
 三、經驗研究中的心理承受力與價值選擇
 四、社會沒有出現危機感的理由
 五、結論
 附:恥感文化的狡黠之處――從一項問卷調查想到的
第四部分建立本土理論與框架的嘗試
中國人際關係模式
 一、本土的概念
 二、中國人際關係的構成基礎
 三、中國人際關係的基本模式
 四、中西人際關係模式之比較
中國人在社會行為取向上的抉擇――關於本土社會行為模式變數的考察
 一、研究的層次及其討論
 二、研究視角與方法
 三、四項因素的提出及其關係
 四、中國人社會行為取向中的內在機制
 五、四因素的配置及其命題
 六、結論
 附:從本土社會行動理論看中國人“窩裡鬥”嗎?
個人地位:從一個概念的提出到一種本土日常社會學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原有概念框架的檢討與研究假設提出
 二、一個概念的提出
 三、個人地位的形成基礎與獲得途徑
 四、個人地位的運作方位
 五、個人地位和社會地位之比較
 六、結語:中國人日常社會學分析框架的建立

書摘

本土化視角的確立首先可以從一個社會的構成及建構上談起。所謂社會構成是指人們在社會中的組合方式及其特徵。客觀地講,一個社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組合起來,同該社會所處的地域、人與環境的互動及自身的歷史發展脈絡有很大的關係。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這種發展並非一個簡單的自然過程。當該社會中的成員,特別是一些專職人員(如知識分子或統治者)反觀和用其理論觀點思考自己的社會構成時,這種反觀和思考本身將影響、限定、規範這一社會,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建構。可見從社會構成到社會建構包含了社會成員通過一些思想有目的地對一種原有而自發的社會構成的改造。即使在哈耶克(F.A.Hayek)看來,社會理論探討的主要對象是社會中那些自生自發的秩序,但我認為如果一種社會理論的建立一旦被社會成員接受,就會導致社會的再建構。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馬克思(K.Marx)的階級鬥爭(社會衝突)理論。當它作為一種社會建構的理論而被一些社會的人們接受後,不但引起了人們對社會中的人口特徵的階級劃分和解釋,而且導致了根據這個劃分所產生的革命行動和新的社會制度。從這一觀點來看,我們可以說,任何一種看似客觀的社會構成在其歷史長河中都已經被多次地建構過了,而我們今天所處的文明社會都是被某種理論或觀點再建構的結果。當然在這種再建構的過程中又會有一些自生自發的秩序出現,這就是為什麼社會理論也不停地變更的原因。
本篇不打算在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範圍內來探討社會理論和社會構成的關係問題,而是想從中提出一個社會建構的理論預設問題。任何知識者在構想或對社會進行建構時都會有他們對社會的預設和理解,而這個預設和理解在不同的社會中並不相同。具體而言,本篇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是西方社會學中業已建立起來的社會學理論是在什麼樣的社會預設中提出來的,他們的研究理路同中國知識者建構社會的理路是否相符,或者說我們能否用他們的預設來解釋或建構中國社會等。而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原先的中國社會構成已經一再受到本土的早先知識者的社會理論的指引的話,那么這個社會理論是什麼,它是如何從社會構成中產生並反過來對社會進行再建構的。如果將前一個問題和後一個問題連起來問的話,那就是我們現在要建構的本土社會學理論應該在哪裡呢?
在西方的戲劇理論當中,戈夫曼根據他所收集到的多方面研究資料提出,個體的印象整飾過程可分為兩個不同的標記活動:一個人“給出的表達和他流露出來的表達。前者包括各種詞語符號或它們的代替物,個體用這種公認的和唯一的方式,來傳達他與他人都知道的附於這些符號中的信息。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和狹義上的傳達。後者包括了範圍廣泛的行動……”戈夫曼所關心的是對後者的研究,並認為這兩種表達在個體身上被控制成對稱性,以形成他表演的一個舞台。用表演的經驗來講,就是讓台詞引導動作,讓動作符合台詞。而本篇所提出的方法是對前者內部結構的關心,它要求研究者通過對詞語本身的收集、解釋來發現人的心理活動並對照這種心理活動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他同時表達出來的話語之間的關係,最後得出一種印象整飾的模式。
了解了西方的印象整飾理論的基本觀點後,我們就可以收集中國人在印象整飾時常用的話語了。作為任何在中國有些生活經驗的人就會發現,中國人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如果一方對另一方的表現表示滿意、誇獎、表揚、讚美或奉承等言語時,或個體也對自己的表現表示滿意時,我們最常見的話語是:“哪裡哪裡”、“不敢當”、“過獎過獎”、“慚愧慚愧”、“沒什麼”、“小意思”、“談不上”、“別這么說”、“小事一樁”、“獻醜獻醜”、“見笑見笑”、“豈敢豈敢”、“不行不行”、“失禮了”、“不好意思”、“不值得一提”、“哪裡的話”等等話語來做應答。從字面上和表達的結構上看,這些表達有兩個共同特點:(1)儘可能地重複或者說多重複些這些詞語,以示強調;(2)大多數話語用的是含有否定之義的詞。而我們又在生活經驗中斷定,這些詞是不能做字面上的理解的。現在我們的工作就是把這些話語帶到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分析了。如中國的家庭一般逢事有請親朋好友或同事上司吃飯的習慣,而且為了讓入席者產生很好的印象,請客的一方會忙上很長時間做準備。家庭主婦是這時的主角,從收拾屋子到採購、清理、烹飪直至上席,忙得不亦樂乎。這時擺出來的菜不但味道好,而且花樣多,因為這時是寧多不能少(這都可看作請客者的印象整飾),而被請者在這情境中也往往並不會一掃而光,而是多少留下一點殘渣(這可看做被請者的印象整飾)。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這裡所描寫的只是印象形成中的行為表達,如果注意一下家庭主婦出現時的言語表達就正好和上述事實相反,她會不停地說“菜做得不好,多吃一點”、“不會弄,不要笑話”、“沒買什麼菜”、“做不出什麼可口菜”之類的話。而任何中國人這時都會說“好吃”、“手藝不錯”、“辛苦了”、“麻煩你了”之類的話。這時的家庭主婦就會說出我們上面列舉的話語中的一種了,比如“哪裡哪裡”或“過獎過獎”等。從家庭主婦到他人的言語表達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言語符號系統和行為符號系統是相反或相矛盾的。這就是中國人經常表達這種話語時的語境,它同中國文化中所強調的禮是分不開的,像孔子就認為人應具有“行重於言”和“謙遜”的品格(“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理解了印象整飾者的語境和文化背景,我們就可以詮釋這些話語的心理含義了。
在一種重視禮節的社會裡,形式上的社會交換和人與人的互動性顯得十分重要。其原則是禮在形式上是一種互換性的報答,它由行為上的互惠性和語言上的客套性所構成,而語言上的客氣可能比行為上的互惠更重要。如果其中一方沒有表現這種互動性原則,就會被互動的另一方理解為無禮了。這時,中國人為了證明自己很守禮,雖然有多種方法,但最常見的就是把“失禮失禮”經常掛在嘴上,其目的在於如果行為上沒有失禮而口頭上又表示失禮,就會引起一種很奏效的結果,即如果互動的一方認為對方並沒有失禮,但對方又口口聲聲地講自己失禮,就可得出對方是一個多么守禮節的人啊。因為,他不論做得如何好,他自己卻總是認為做得不好,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高。這樣就引起這一方認為這個人不但做得好,而且話也說得得體,結果是對方的印象整飾上獲得了雙重性(言與行)的成功。我們還可以假定,如果互動的對方在行為上確實已有了不周到或不禮貌之處,這時他連聲說失禮失禮,按照禮節上的互動性原則,失禮的意思就是請對方原諒,這樣,表達上的失禮就和他的行為就又一致起來,仍然是對印象整飾失敗的彌補,也能給對方以良好的印象,因為這說明他還是自知之明的。反過來講,在這樣重視禮節的互動性的社會裡,將上述方式顛倒過來,印象形成就不會成功。比如一個人聽說某人要來作客,他出門迎接,但他不是說“有失遠迎”之類,而是說“我已走出門來迎接你,之類,那這句話就等於抵消了他走出門來迎接客人的行為和客人的感激。因為按照形式上的互動性原則,這句話語給對方的反應是你沒走多遠迎接就急於表現你多熱情似的,其實不就是在門口站了一下么?這就意味著,負向上的言行一致是對印象整飾的彌補,但正向上的言行一致卻會帶來印象整飾的失敗。通過以上的話語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如果在行為上評定了自己的印象整飾成功後,在言語上使用反語和印象整飾不一致話語,恰恰是要在行為和語言的兩重性上獲得成功,以便給對方以最完美的印象。實際上,眾所周知,每個地道的(即被社會化過的)中國人都會運用這種方法來建立自己的形象,如前例中的家庭主婦當然是很精通此道的。歸納中國人印象整飾的這一特徵,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圖式。
中國人關係網路的建立方式是差序性的。差序格局是費孝通提出的一個關於中國人際關係結構的重要概念,它表示中國人在交往時以己為中心,逐漸地向外推移,以表明自己和他人的遠近關係。在本篇的個案中,我們發現,病人所構成的關係網路正體現出這樣一種格局。在傳統社會,這一格局中最近的關係是家庭,但隨著工業化的到來,人口流動的頻繁,這一格局呈現出單位組織對個人的重要性。結果單位群體的出現取代了單一的家庭群體作為個體最近的關係,構成了城市個體對其單位的依賴,形成了中國人的“單位意識”。然而,在這種漸變的過程中,中國人的“家”意識依然是根深蒂固的,因此,組織中的人具有了雙重依靠,而他們進一步推出去的關係網又是建立在這雙重性的基礎上的。
差序式的關係網路具有固定和流動的雙重特點。從這一項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現代中國人際關係網中的內群體並不排斥外群體,而且內群體有固定化傾向,而外群體有流動化的傾向。這兩點體現在當一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遇有特別事情時,固守於他的內群體,會使他的特別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因為關係的範圍和資源無論如何都是有限的,於是他會根據特定事件的屬性以內群體為基礎來臨時構成他的關係網路。我們這裡的臨時事件是住院開刀,這時單靠內群體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病人要通過單位同事的妻子來擴大她的關係。可見,中國人力圖在交往中以固定的關係來尋求流動的關係。
其中每一序列儘可能通過平衡性原則來和位於中心的個體進行社會交換。當個體處在三人以上的某一序列群體中(如親屬群體、同事群體等)時,其社會交換以實現關係結構上平衡性為原則。雖然在三個人以上的社會互動中,互動的原則仍然可以是在兩個人中產生,但這個原則將影響第三者。只要第三者想成為其中互動者之一,他就得按照這一原則進行交換,否則就會導致人際關係結構上的不平衡,產生互動者不希望出現的矛盾和衝突。在我們的個案中,每一不同情境中的互動個體都儘可能小心翼翼地避免不平衡現象的出現。

序言

早在三四十年代便有社會科學中國化的推廣,但其時的本土化研究,主要是建立一些適合國情的“實質”理論,來解釋中國的社會狀況,較少觸及根本性的問題。這時期的討論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也由於種種客觀的社會和政治因素使然,討論很快便中止了。直至80年代初期,這一個課題在華人社會科學界再次引起討論。社會科學界,尤其是心理學界,這些年來在理論和概念層次上以及實證社會研究里,做了不少顯著的工作。然而,另一方面,無論是早期中國內地的學者或現在港台的社會科學家,他們在這方面的探討多集中在理論和概念上的建構,以及把這些建構套用在實證的社會調查上。這當然是社會科學本上化的重點工作,但有一點是這些學者所忽略的,是自60年代末以來西方社會科學界對社會科學本質所作的反思。西方學術界在這問題上的探討既深且廣,使得社會科學研究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愈來愈多的社會科學家發現社會研究的局限性,他們對“科學”、“真”、“客觀”和“驗證”等概念有重新的認識和理解。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再不是原先想像般把社會事實不變地描繪出來。以往要建立的社會科學理論的“普遍性”也不能像自然科學般,其解釋力是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而可能只是用來解釋某個社會的特定時間內的現象。
這是問題的關鍵。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推廣運動,是源於不能純依靠建基在西方文化脈絡之上的社會科學理論,來解釋中國的社會現象。然而,如何才可以較精確解釋社會現象卻是近年來西方社會科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因此,這也是社會科學本土化的重要課題。當然,這並不是說先要解決此課題才可以從事理論及實證層面的本土化研究。反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問題是沒有最後的一致答案的。但要指出的是,對這些問題的一定理解可以促使研究者更能明白社會研究的本質及局限,以及明了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各種不同層次的建構。這樣這都可看作請客者的印象整飾),而被請者在這情境中也往往並不會一掃而光,而是多少留下一點殘渣(這可看做被請者的印象整飾)。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這裡所描寫的只是印象形成中的行為表達,如果注意一下家庭主婦出現時的言語表達就正好和上述事實相反,她會不停地說“菜做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