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性》

《上海女性》

《上海女性》的作者是王安憶,《上海女性》不知道的人都說上海話柔軟可人,其實那指的是吳語,上海活幾乎專挑吳語中硬的來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慘烈,還有些傷心……

《上海女性》《上海女性》

上海的女性心裡都是有股子硬勁的,否則你就對付不了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說上海話柔軟可人,其實那指的是吳語,上海活幾乎專挑吳語中硬的來的。用上海話來敘愛幾乎不可能,“喜歡”比“愛”這個字還溫存些,可見上海的“愛”是實在的“愛”。上海話用來說俠義倒是很好,都是斬釘截鐵,一錘子定音的,有著一股江湖氣。因此,說上海話的女人就總有著些快士的意思,和男人說得上話來,說的不是你我衷腸,而是天下道理。不知道的人還說上海女性婉約,那也是指的吳越風氣,上海女性是挑吳越中最硬的來的。她們的硬不一定是在‘攻”字上,也是在‘守”,你沒見過比她們更會受委屈的了,不過不是逆來順受的那種,而是付代價,權衡過得失的。你決不能將她們的眼淚視作軟弱,就是這道理。
要寫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上海也給了她們好舞台,讓她們伸展身手。而如她們這樣首次登上舞台的角色,故事都是從頭道起。誰都不如她們鮮活有力,生氣勃勃。要說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們才是。她們在社會身份的積累方面,是赤貧的無產者,因此也是革命者。上海女性中,中年的女性更有代表性,她們的幻想已經消滅,緬懷的日子還未來臨,更加富於行動,而上海是一個行動的巨人。她們正是在命運決定的當口,她們堅決,果斷,嚴思密行,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說她們中年,她們也不過是三十歲上下的年紀,正是經驗和精力都趨向飽滿的時候。她們沒有少女的羞怯和孤芳自賞,也沒有老年人那般看得開,她們明白,希望就在自己一雙手上。她們都是好樣的。
可是,她們卻滿足不了你浪漫主義的內心追求,她們太務實了。這地方的生存大結實了,什麼都是銀鑽有聲,沒有升華的空間。也許你只有從大處著眼,去俯瞰那晝夜工作的工地,那裡有一種聚集起來的激情。可你掌握那還有待時日,現在你則是俯手撿拾的日子。將那些零散在局部的熱和力收集起來,準備著下一次的超越。

作者簡介

王安憶,當代著名作家。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南京,一九五五年隨母到滬,一九七○年到安徽插隊,一九七二年考入徐州地區文工團,一九七八年調入上海任《兒童時代》小說編輯,一九八七年進入上海作協任專業作家至今。
一九七七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發表短篇小說七十餘篇、中篇小說三十餘篇、長篇小說七部、散文及文學理論若干,合計四百萬字。代表作有《雨,沙沙沙》《本次列車的終點》《小城之戀》《流逝》《小鮑莊》《我愛比爾》《69屆國中生》、《富萍》、《長恨歌》等。其中《本次列車的終點》獲全國短篇小說獎,《流逝》和《小鮑莊》獲全國中篇小說獎,《長恨歌》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德、荷、日、韓等國文字出版。
王安憶現任上海作家協會主席。

編輯推薦

王安憶是中國當代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女作家方方說:“就綜合實力,我認為中國當今女作家中王安憶是排在第一位的。”就其作品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風格之多變,王安憶在整箇中國當代作家中的地位也是無可置疑的。
從知青作家到尋根作家,從海派傳人到成熟大家,王安憶走過了三十年艱辛漫長的創作道路。《隱居時代》和《69屆國中生》是王安憶知青文學的代表作,老作家冰心稱讚這些作品“十分的真實、樸素、細膩而深刻”。《小鮑莊》是王安憶尋根文學的代表作,正是這部作品為她帶來更高的聲譽。榮獲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長恨歌》不僅是她海派文學的代表作,也是當今海派文學新的高峰。
王安憶無愧于海派文學傳人的稱號。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王安憶就是新上海新時代的張愛玲。但王安憶早已超越了張愛玲,無論從藝術上還是從意境上。
王安憶的作品是大上海的一面鏡子,也是新中國的一面鏡子。

目錄

卷一 上海女性
 上海的女性
 上海與北京 
 後院
 花匠
 我的老師們
 關於家庭
 那年我們十二歲
 上海的故事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關於家務
 我們家的男子漢
 市井之趣
 搬家
卷二 獨語
獨語
插隊後記
 歲月是條河
歸去來兮
夜走同安
香港是一個象徵
海德堡
漂泊的語言
 生死契闊,與子相悅
宋朝
街景
茹家淡
我的父親王嘯平
卷三 永不庸俗
見葛優
懷念蕭軍先生
 陳凱歌與《風月》
島上的顧城
小鎮上的作家
 黃土的兒子
 女作家的自我
 汪老講故事
 尋找蘇青
 世俗的張愛玲
 走出鳳凰
 永不庸俗
卷四 面對自己
我的小說觀
“上海味”與“北京味”
我看短篇小說
情感的生命
藝術是一個過程
城市無故事
誰來聽故事
面對自己
充滿夢幻的時代
時光順流七十年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