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烈士陵園由鄧小平同志題寫園名,位於龍華寺西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這裡原為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後,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併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是一座集紀念瞻仰,旅遊,文化,園林名勝於一體的新穎陵園,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稱。


簡介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包括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三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社會各界祭掃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烈士陵園占地285畝,建有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安葬著1100餘名烈士)、遺址區、碑林區等八大功能區。烈士紀念堂內安放著500多名烈士骨灰。園內建有無名烈士(長明火)等十組大型室外雕塑。

龍華烈士紀念館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展廳5000平方米,布置了《丹心碧血為人民》的主題展,陳列和展出了上海地區自1840年以來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業而獻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驅的英雄事跡。還設有多功能廳和臨時展廳。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並為青少年舉行18歲成人儀式、入團(隊)儀式等免費提供整套服務。

相關歷史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
1927年(民國16年)3月,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初為上海警備司令部)在龍華鎮設立後,殺害和囚禁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土。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被殺害的有中共早期重要領導人和優秀黨員宣中華、汪壽華、孫炳文、余立亞、糜雲浩、陳博雲。1928年有陳延年、郭伯和黃競西、楊培生、趙世炎、顧治本、周顒、陳喬年、鄭復他、羅亦農、李立一等,1929年有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等。1931年2月7日夜,林育南等共產黨員和“左聯”五作家也在此被集體殺害。1950年4月,在當年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刑場之一,今龍華路2501弄1號,經鎮民提供的線索,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遺骸和數具頭骨、身骨及肢骨不全的遺體。龍大道羅石冰、歐陽立安、惲雨棠、李文(女)、伍仲文(女)、王青士蔡博真、段楠(阿剛)、彭硯耕費達夫、劉爭、賀治平、湯士倫、湯士佺、李雲卿。1981年,上海烈士陵園將二十四烈士殉難處闢為紀念地,占地4畝,同年樹立“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碑。碑兩側搭建畫廊,陳列21位烈士圖照和生平介紹。碑後有一株枯樹,樹幹上彈痕累累。1934年春,獄中革命志士為紀念死難烈士,寫下: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牆外桃花牆裡血,一般鮮艷一般紅。
1983年12月,趙世炎夫人夏之栩致函中共中央,建議在龍華建造烈士陵園。中共中央領導人胡耀邦鄧小平批示:“在龍華搞個烈士陵園,似乎勢在必行”,“建議規模與南京雨花台一樣”。此後成立由上海市民政局、市園林局、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市規劃局和中共上海市委黨史徵集辦公室組成的龍華烈士陵園籌建領導小組。1985年2月,上海市決定在龍華建造一座規模宏偉的烈士陵園。4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覆上海市園林設計院設計的方案。規劃陵園包括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在內,面積365畝。

建園過程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烈士陵園的建設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早在1950年龍華地區挖掘出“龍華二十四烈士遺骸”後,老一輩革命家就萌發了在此建立龍華烈士陵園以告慰先烈的心愿。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於1957年向全國有關設計院、大學徵集了“龍華烈士紀念公園”總體設計方案,並作籌劃,後因故而未竟。
1963年,中共上海市委重擬建造龍華烈士紀念公園,在原龍華公園的基礎上征地、圍牆、綠化,在公園入口處矗立“紅岩石”。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中斷。1983年12月,趙世炎烈士夫人夏之栩來上海龍華後,上書中央建議修建龍華烈士陵園,鄧小平當月14日批示。次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了《關於籌建龍華烈士陵園的請示》和《關於龍華烈士陵園總體設計方案的請示報告》。
中央4月14日批示同意。1987年,當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將籌建龍華烈士陵園的工作列入議事日程。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10月,江澤民為龍華烈士陵園紀念碑題寫“丹心碧血為人民”,鄧小平為龍華烈士陵園題寫園名,1991年2月,陳雲為龍華烈士紀念館題寫館名。
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根據國務院批示,批准上海市烈士陵園遷入龍華烈士陵園一併建設,建成的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依此批示,龍華烈士陵園建設工程於1994年5月27日開工,1995年4月5日完成土建工程,7月1日對社會開放,其紀念館於1997年5月28日開館。

建築特色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
陵園設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遺址區、地下通道與就義地、碑林區、青少年教育活動區、幹部骨灰存放區和遊憩區八大功能區。江澤民同志為紀念碑題寫“丹心碧血為人民”。陳雲同志題寫館名“龍華烈士紀念館”。11座大型雕塑與紀念廣場坐落於南北主軸線上。這裡安葬著顧正紅羅亦農趙世炎林育南李求實等1600餘名烈士,並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畝,分南北兩排,各長54米,遙相呼應。南壁碑碣,為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全文,北壁碑收錄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詩文。
龍華烈士陵園占地285畝,建有紀念、瞻仰、碑苑、遺址、烈士墓、就義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動和遊憩等區域。每一區域都由不同的建築群構成。人們在瞻仰緬懷英烈的同時,又沉浸在文化和藝術的氛圍中。
龍華烈士陵園建築的藝術特點是主題、主軸線、立體建築的融合,以及“過去”、“現在”、“未來”的交替。紅岩石、入口廣場、園名牌樓、紀念橋、紀念廣場、紀念碑、紀念館、無名烈士陵等一系列建築井然有序地坐落在陵園的南北主軸線上。入口處的紅岩石,以其特定的思想意蘊點出了陵園的人文主題;紀念廣場是陵園的中心地帶;紀念館以四層素色花崗石階梯與金字塔型的藍色玻璃幕牆和諧組合,於莊嚴凝重中透出明朗開闊的意境。這些建築成功地營造出陵園獨特的紀念氛圍,並以其莊重大器、中西合璧、富有時代氣息的建築風格,使龍華烈士陵園成為上海標誌性紀念建築。
陵園四季林木蒼翠,入春桃花盛開,從農曆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的半個月裡去龍華瞻仰烈士,觀桃花,敬香登塔逛廟會已成為上海人的習俗。

園內陳列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雕刻
龍華烈士陵園以《丹心碧血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驅英雄業績展覽》為主題的基本陳列,反映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上海英烈的革命歷程和英勇事跡。紀念館陳展面積達5000平方米,展出人物235名,展出珍貴文物、文獻和照片1000餘件。陳列設計風格富有現代氣息,輔助陳列品有全國名家精心創作的國畫、油畫木刻、絲毯壁畫和鍛銅浮雕等。高技術展示的電子天空、幻影成像、影視模型、神幻玻璃和雷射演示場景等等,多為國內首次使用。
烈士主要有:235名陳列在龍華烈士紀念館《丹心碧血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驅英雄業績展覽》中的烈士;近600名骨灰安放在紀念堂中的烈士;近800名遺骸安葬在墓地中的烈士;271名集體安葬在無名烈士墓中的烈士,以及近100名有詩文作品的烈士
分八個陳列廳:
(1)序廳 (2) 前言廳 (3)舊民主主義時期廳 (4)新民主主義時期第一廳 (5)新民主主義時期第二廳 (6)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三廳 (7)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四廳 (8)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相關信息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雕塑
地址:徐匯區龍華西路180號
郵編:200232
開放時間:9:00—15:30
票價:1元(紀念館5元)
公共運輸:公交104、44、41、87、73、932、933路
景區亮點:龍華烈士陵園占地285畝,建有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安葬著1100餘名烈士)、遺址區、碑林區等八大功能區。烈士紀念堂內安放著500多名烈士骨灰。園內建有無名烈士(長明火)等十組大型室外雕塑

最佳出遊時間:上海地處中緯,瀕江臨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5.8℃,四季皆可游。

觀後感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陵園—緬懷革命烈士
龍華烈士陵園位於上海西南角龍華寺旁,前身為“血華公園”,龍華烈士陵園的每一區域都由不同的建築群構成。人們在瞻仰緬懷英烈的同時,又沉浸在文化和藝術的氛圍中。
墓區由烈士紀念堂、烈士墓和無名烈士陵組成,安息著近1700位革命烈士的英靈。烈士墓為東南朝向月牙形坡地,環抱近旁的兩層圓形烈士紀念堂,共同組成意為“日月同輝”的箭鏃造型。無名烈士陵由墓碑、雕塑的長明火組成。晝夜燃燒的長明火,象徵著烈士們生命之火不滅和革命精神永駐。看著烈士們的墓,讓人思緒萬千,這些烈士為了世界和平,為了中國人民今天的生活,與敵人頑強戰鬥,用他們的可貴的生命換來了今天人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後人用高科技和現代化將陵園重新裝飾:燈光、照片、文字多種方式、多角度反映了革命先烈英勇奮戰、慷慨就義的場面,時刻提醒著前來緬懷的人們艱苦奮鬥、毋忘國恥。
走出龍華烈士陵園,看著眼前寬廣的馬路、高聳的現代化大樓、洋溢在人們臉上的笑容,讓人思緒久久不能平靜:中國自建國以來歷經重重困難,堅定不移改革開放,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這與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奮鬥密不可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首壯麗恢宏的史詩

國內主要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是後人為紀念中國革命先賢們所建的紀念性建築的統稱。又到清明時節,我們在此盤點一批國內著名的烈士陵園。大家在逐漸關注傳統節日的民俗傳統的時候同時還能記住這些逝去的烈士們。

盤點上海周邊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