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頓·米勒

默頓·米勒

默頓·米勒,經濟學家,美國經濟計量學會會員,1976年,他擔任美國金融學會會長和《商業雜誌》副主編。因在金融特別是在證券投資方面做出傑出貢獻而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4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戰爭年代,米勒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先在美國財政部稅務研究處,以後在聯邦準備系統董事會的研究和統計處工作。1949年,他選擇了巴爾的摩的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研究生院,並於1952年獲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他的第一個工作是1952——1953年倫敦經濟學院的訪問助理講師。之後,他到了卡內基工學院,即卡內其·梅隆大學。當時,他們的工業管理研究是領導美國商學院新浪潮的第一家,也是最有影響的一家。在這裡,米勒的同事中有西蒙和莫迪利阿尼,他們分別是1978年和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58年,他與莫迪利阿尼發表了關於公司理財的MM理論的第一篇,以後還合寫了幾篇論文,直到60年代中期。1961年,他來到芝加哥大學。1965——1981年,他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布朗(Edward Eagle Brown)講座銀行金融學教授。1966——1967年,在比利時的魯文大學作了一年的訪問教授。1981年至今,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院馬歇爾(Leon Carrol Marshall)講座功勳教授。自80年代初以來,米勒的興趣轉移到金融服務業的經濟和管制問題,特別是證券和期貨交易方面。米勒在1983年--1985年是芝加哥貿易委員會的一名理事,1990起到米勒去世擔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董事。在1990年之前,他曾擔任該所的特別學術委員會委員,對1987年10月19—20日的危機作事後分析。

公司財務理論

米勒的公司財務理論,解釋了什麼因素決定公司在應計債務和分配資產方面的選擇。他的這一理論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股票持有者可以像公司一樣進入同樣的資本市場,因此,公司保證股東利益的最佳辦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司財富。米勒認為,通過資本市場所確立的公司資本資產結構與分配政策之間的關係,同公司資產的市場價值與資本之間的關係,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因而,在完全競爭(撇開稅影響)條件之下,公司的資本成本及市場價值與公司的債務—資產率及分配率是互為獨立的。也就說,一定量的投資,無論是選擇證券融資還是借款,對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並無影響;企業的分配政策對企業股票的價值也不起作用。

米勒進一步提出,對資不抵債公司的稅收優惠,雖然會影響一個給定的經濟部門的總債務率,但對個別企業債務—資產率卻無關痛癢。這無疑在“雙M理論”的基礎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米勒在將理論套用於金融領域的其他一些方面,也頗有建樹。這些引人注目的觀點以後導致了大量的反對性研究,但是MM定理已經證明比許多人開始想像的更長期適用。米勒的這個定理在二十一世紀仍然是幾乎所有公司財務的實驗性研究的出發點。

著作

《經濟學術語文選》(1963年)、《審計、管理策略與會計教育》(合作,1964年)、《金融理論》(合作,1972年)、《總量經濟學:新古典主義入門》(合作,1974年)《套用價格理論文選》(1980年)。論文主要包括:《內在彈性》(1948年3月)、《利息率變動的收入效應》(合作,1951年春)、《鐵路貨運最優規劃模型》(合作,1961年10月和1959年9月)、《紅利政策、增長和股票估價》(合作,1963年6月)、《對供電業資本價值的若干估算》(合作,1966年6月)、《廠商的一個需求模型》(合作,1966年8月)、《與不確定條件下投資規劃相關的資本價值的若干估算》(1967年2月)、《與風險相關的收益率:最新發現的再考察》(1972年)、《出租、購買和資本服務的成本》(合作,1976年6月)、《債務和稅收》(1977年5月)、《銀行控投公司的管制方法》(合作,1978年7月)、《石油與天然氣的定價:若干後續結論》(合作,1985年5月)、《金融創新:最近20年進展與未來發展展望》(1986年12月)、《30年之後的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1988年秋)、《毛利管制與股市波動》9合作,1990年3月)等。

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財務學教授米勒博士(MertonH.Miller),2000年6月6日因癌症在芝加哥逝世,享年77歲。米勒教授1923年生於美國波士頓,中學就讀于波士頓拉丁學校,1940年進入哈佛大學學習,3年後獲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二戰期間,米勒先後任職於美國財政部稅務研究部和聯邦儲備委員會研究及統計部。1949年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習,1952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後任教於倫敦經濟學院和卡內基——米倫大學,1961年開始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直至1993年退休,在此期間,米勒於1983年至1985年還曾兼任芝加哥交易所理事,1990年以後,米勒還一直擔任著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理事。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年份得主獲獎原因
1969年朗納·弗里施(挪威)
簡·丁伯根(荷蘭)
前者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後者是經濟計量學模式之父
1970年保羅·薩繆爾森(美)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
1971年西蒙·庫茲涅茨(美)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成長和收入分配關係方面貢獻巨大
1972年 約翰·希克斯(英)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美)
他們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1973年 華西里·列昂惕夫(蘇聯)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1974年 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奧地利)、貢納爾·默達爾(瑞典)他們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互相依賴
1975年 列昂尼德·坎托羅維奇(蘇)
特亞林·科普曼斯(美)
前者在1939年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後者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經濟計量學他們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貢獻
1976年 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1977年 貝蒂爾·奧林(瑞典)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英)
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1978年 赫伯特·西蒙(美) 對於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於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創見解
1979年威廉·阿瑟·劉易斯(英裔美籍) 西奧多·舒爾茨(美) 前者在發展經濟學方面頗有建樹,提出了二元經濟模型和進出口交換比價模型,後者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開發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80年 勞倫斯·羅·克萊因(美)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1981年 詹姆士·托賓(美)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巨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2年 喬治·斯蒂格勒(美)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83年 羅拉爾·德布魯(美) 概括了帕累托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 理察·約翰·斯通(英) 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證分析的基礎
1985年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義大利) 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套用
1986年 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美)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套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7年 羅伯特·索洛(美) 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成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8年 莫里斯·阿萊斯(法) 他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1989年 特里夫·哈維默(挪威) 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90年默頓·米勒(美)
哈里·馬科維茨(美)
威廉·夏普(美)
他們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91年 羅納德·科斯(英) 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式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
1992年 蓋瑞·貝克(美) 將個體經濟學的理論擴展到對於人類行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場經濟行為
1993年 道格拉斯·諾斯(美)
羅伯特·福格爾(美)
前者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後者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1994年 約翰·福布斯·納什約翰·海薩尼(美) 萊因哈德·澤爾騰(德) 這三位數學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5年 小羅伯特·盧卡斯(美) 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總量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6年 詹姆斯·莫里斯(英)
威廉·維克瑞(美)
前者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後者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7年 羅伯特·默頓(美)
邁倫·斯科爾斯(美)
前者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後者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 阿馬蒂亞·森(印度) 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1999年 羅伯特·門德爾(加拿大) 他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2000年 詹姆斯·赫克曼(美)
丹尼爾·麥克法登(美)
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他們發展了廣泛套用於個體和家庭行為實證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2001年 喬治·阿克洛夫(美)
麥可·斯彭斯(美)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
為不對稱信息市場的一般理論奠定了基石他們的理論迅速得到了套用,從傳統的農業市場到現代的金融市場他們的貢獻來自於現代信息經濟學的核心部分
2002年 丹尼爾·卡內曼(美)
弗農·史密斯
前者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後者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室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2003年 克萊夫·格蘭傑(英)
羅伯特·恩格爾(美)
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數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2004年 芬恩·基德蘭德(挪威)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有關巨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2005年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美)
羅伯特·約翰·奧曼(以色列)
通過博弈論分析促進了對衝突與合作的理解
2006年 埃德蒙·費爾普斯(美)在巨觀經濟跨期決策權衡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2007年 里奧尼德·赫維克茲(美)
埃克里·馬斯金(美)
羅傑·梅爾森(美)
為機制設計理論奠定了基本
2008年 保羅·克魯格曼(美)對經濟活動的貿易模式和區域的分析
2009年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奧利弗·威廉森
奧斯特羅姆以“涉及公共財產或處於公共控制下財產的經濟治理分析”獲獎,威廉森以“涉及企業邊界的經濟治理分析”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