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里·列昂惕夫

華西里·列昂惕夫

華西里·列昂惕夫是投入產出分析方法的創始人。投入產出分析為研究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相互依賴關係,特別是系統地分析經濟內部各產業之間錯綜複雜的交易提供了一種實用的經濟分析方法。1973年,列昂惕夫因發展了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及這種方法在經濟領域產生和重大作用,而備受西方經濟學界的推崇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哈佛大學經濟系任教期間,約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同事並且對他的研究成果極為推崇,還有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和羅伯特·索洛是他的學生。

基本信息

諾獎評語

華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華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里昂惕夫教授是第五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是投入分析方法的創始人。197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賀辭這樣寫到:投入產出分析為研究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特別是系統地分析經濟內部各產業之間錯綜複雜的交易提供了一種實用的經濟分析方法。……事實表明,投入產出分析不只在各種長期及短期預測和計畫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而且適用於不同經濟制度下的預測和計畫,無論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還是中央計畫經濟。

個人生平

華西里·列昂惕夫於1906年夏天生於彼得堡。1921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學,專修社會學,1925年取得了社會學碩士學位,這時,他年方19歲。畢業後被校方留任為助教。當蘇維埃政權建立起來的時候,急需恢復和發展經濟。里昂惕夫的父親參加了編制1923~1924年蘇聯國民經濟平衡表的工作,社會與家庭各方面的影響和時代的需要,使這位還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年輕人,對經濟學問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他一邊擔負繁重的教學工作,一邊閱讀有關經濟學理論的書籍。他於1927年來到馬克思的故鄉德國,進入柏林大學博士研究生班繼續深造。1928年,取得了柏林大學的博士學位。

里昂惕夫在青年時期的研究工作就開始涉及投入產出分析法的內容。早在1925年,當他還在柏林大學讀書時,曾在德國出版的《世界經濟》雜誌上發表了《俄國經濟平衡——一個方法論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闡述了他的投入產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國後,正式從事投入產出方法的研究。

半個世紀以來,里昂惕夫的工作大體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這期間,他的工作重點是編制美國的投入產出表,並建立投入產出分析法的理論體系。

第二階段

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里昂惕夫把投入產出分析看做是經濟分析的一個全能工具。所以,他在解決了一國國民經濟投入產出表的編制問題後,便進一步探索運用這一方法深入研究不同局部或個別環節的途徑。1966年,里昂惕夫將自己的理論系統整理後,出版了《投入—產出經濟學論文集》一書。這部書是一個重要的總結。同年,他又出版了《經濟學論文集:理論和理論的形成》一書。1967年,里昂惕夫被紐約大學授予終身教授職銜。1958年,法國全國退伍軍人協會授予他名譽會員的稱號。同年,他又被聘為法國工業委員會通訊員。

第三階段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里昂惕夫的學說有了更大的發展。據1979年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89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採用這一理論。

1987年,里昂惕夫隨美國總統尼克森來華訪問。他很欣賞中國的以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體制,回國後發表了《社會主義在中國行得通》的評論文章,高度地評價了新中國建國以來的經濟恢復和發展。這篇評論轟動了西方世界,對西方國家了解中國起到了積極作用。

里昂惕夫因發展了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及這種方法在經濟領域產生的重大作用,而備受西方經濟學家所推崇。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分析法,已被世界廣泛採用。據西方報刊報導,1979年運用投入產出理論編制和發表投入產出表的國家已有80多個,聯合國社會經濟部門建議成員國,把投入產出分析方法作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里昂惕夫將投入產出方法嫻熟地運用於經濟學的許多學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投入產出方法得到了社會的承認,許多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學者開始使用投入產出方法,編制投入產出表。1974年,聯合國委託里昂惕夫建立全球性投入模型,以研究二十世紀最後20多年中世界經濟可能發生的變化與國際社會能夠採取的方案。《世界經濟的未來》一書便是里昂惕夫進行此項研究的一個成果。

里昂惕夫力圖利用投入產出分析來幫助實現聯合國的國際發展戰略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調整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國際經濟關係,縮小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保證穩定地促進現代和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並幫助聯合國的會員國制定減輕貧困和失業的措施,同時,又保持甚至改善全球環境免受污染,達到既定經濟目標。

由於里昂惕夫發展了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在經濟領域產生的重大作用,1973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榮譽

除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外,里昂惕夫獲得的獎勵及榮譽還有,1953年,比薩大學授予他查理—包姆勳章;1967年,美國紐約大學授予他終身教授稱號;1968年,法國全國退伍軍人協會授予他名譽會員稱號;他還曾任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名譽會員。

學術成就

投入產出法

投入產出法是一種研究經濟問題的方法,里昂惕夫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開始進行投入產出法的研究工作。1936年他發表了《美國經濟體系中投入產出的數量關係》一文,文中闡述了有關第一張美國1919年投入產出表的編制工作,投入產出理論和相應的模型,以及資料來源和計算方法。1941年,里昂惕夫出版了投入產出分析的第一本專著《美國經濟的結構,1919~192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爭的需要,各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需要一個相當科學和精確的計算工具。投入產出法逐漸引起美國政府和經濟學界的重視。美國勞工部為了研究美國戰後的生產和就業問題,聘任里昂惕夫指導編制1939年的美國投入產出表。歷時5年,於1944年完成後,美國勞工部立即用該表來預測美國1945年12月的就業情況,並對1950年美國充分就業情況下各經濟部門的產出做了預計。後來美國的經濟發展情況證實了預測的準確性。於是在1949年,美國空軍和美國勞工部協作,組織了一個有70多人參加的編制組,花費了150萬美元經費,到1952年秋,編制出了1947年的包含200個部門的美國投入產出表。此後,美國政府定期編制全國投入產出表,作為國民經濟核算和決定經濟政策的依據。

投入產出分析的特點和優點是能夠用來研究實際經濟問題。它是從數量上系統地研究一個複雜經濟實體的各不同部門之間相互關係的方法。這個經濟實體可以大到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小到一個省、市或企業部門的經濟。

進行經濟預測,是投入產出法最廣泛的套用。研究某項經濟政策的實施將對社會經濟產生什麼影響,也是投入產出分析的重要套用。投入產出分析還可用於一些專門的社會問題研究,如環境污染問題、人口問題、世界經濟結構問題等。

里昂惕夫之謎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及資本流動的國際擴展,不但隱含著各國進出口結構的不斷變動,而且也推動了各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就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來看,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亞當·斯密絕對成本理論、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稟賦理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和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稟賦理論。但問題在於,不少國家在很多時候並不符合比較優勢理論。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兩次研究中發現了一個難以解釋的現象:按照傳統理論,美國這個世界上具有最昂貴勞動力和最密集資本的國家,應主要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但事實恰好相反,美國出口量最大的卻是農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量最大的卻是汽車、鋼鐵等資本密集型產品。這被稱為“里昂惕夫之謎”。

產品周期理論

直到弗農1966年提出“產品周期理論”,才解開了“里昂惕夫之謎”。在弗農看來,科技創新在對外貿易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即創新產品初始壟斷優勢以及其後技術轉移與擴散形成的壟斷優勢的喪失,決定著國際貿易的格局變化,從而推動一國產業結構的演進。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美國產業結構變化中看得更清楚。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美國政府就加大了對R&D(研究與開發)的支持力度。1994年美國R&D開發投資達1730.2億美元,超過日本和德國兩國R&D投資的總和(1707.4億美元),占美國GDP的2.61%。這樣,高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已從1986~1990年的14%左右提高到1991~1995年的28%以上,1996年已接近35%,而作為傳統支柱產業的建築業和汽車業的貢獻率分別為14%和4%。經過技術改造,美國的汽車等傳統產業的競爭力也普遍提高。從1986~1995年,美國出口知識類產品占其出口總額的比重已從12%上升到42%。

資本論觀點

里昂惕夫等國外經濟學家,充分肯定了《資本論》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理論的實證性和科學性。里昂惕夫指出:“在試圖做出任何解釋以前,如果一個人想要了解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和工資實際上是什麼,那么,他從三卷《資本論》可以得到的信息,會比他在十期《美國統計普查》、一打有關當代經濟制度的教科書,甚至我還敢說,再加上托斯丹·凡勃倫的所有論文集當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實也更有用。”

著作

里昂惕夫的主要著作有:

《美國經濟的結構,1919~1929年》(1941,1951);

《美國經濟結構研究:投入產出分析中理論和經驗的探索》(合著,1953);

《投入—產出經濟學論文集》(1966);

《經濟學論文集(理論與推理)》第一卷(1976);

《經濟論文集(理論、事實和政策)》第二卷(1977);

《世界經濟和未來》(合著,1977)。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年份得主獲獎原因
1969年朗納·弗里施(挪威)
簡·丁伯根(荷蘭)
前者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後者是經濟計量學模式之父
1970年保羅·薩繆爾森(美)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
1971年西蒙·庫茲涅茨(美)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成長和收入分配關係方面貢獻巨大
1972年 約翰·希克斯(英)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美)
他們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1973年 華西里·列昂惕夫(蘇聯)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1974年 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奧地利)、貢納爾·默達爾(瑞典)他們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互相依賴
1975年 列昂尼德·坎托羅維奇(蘇)
特亞林·科普曼斯(美)
前者在1939年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後者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經濟計量學他們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貢獻
1976年 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1977年 貝蒂爾·奧林(瑞典)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英)
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1978年 赫伯特·西蒙(美) 對於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於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創見解
1979年威廉·阿瑟·劉易斯(英裔美籍) 西奧多·舒爾茨(美) 前者在發展經濟學方面頗有建樹,提出了二元經濟模型和進出口交換比價模型,後者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開發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80年 勞倫斯·羅·克萊因(美)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1981年 詹姆士·托賓(美)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巨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2年 喬治·斯蒂格勒(美)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83年 羅拉爾·德布魯(美) 概括了帕累托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 理察·約翰·斯通(英) 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證分析的基礎
1985年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義大利) 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套用
1986年 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美)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套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7年 羅伯特·索洛(美) 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成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8年 莫里斯·阿萊斯(法) 他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1989年 特里夫·哈維默(挪威) 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90年默頓·米勒(美)
哈里·馬科維茨(美)
威廉·夏普(美)
他們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91年 羅納德·科斯(英) 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式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
1992年 蓋瑞·貝克(美) 將個體經濟學的理論擴展到對於人類行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場經濟行為
1993年 道格拉斯·諾斯(美)
羅伯特·福格爾(美)
前者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後者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1994年 約翰·福布斯·納什約翰·海薩尼(美) 萊因哈德·澤爾騰(德) 這三位數學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5年 小羅伯特·盧卡斯(美) 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總量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6年 詹姆斯·莫里斯(英)
威廉·維克瑞(美)
前者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後者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7年 羅伯特·默頓(美)
邁倫·斯科爾斯(美)
前者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後者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 阿馬蒂亞·森(印度) 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1999年 羅伯特·門德爾(加拿大) 他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2000年 詹姆斯·赫克曼(美)
丹尼爾·麥克法登(美)
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他們發展了廣泛套用於個體和家庭行為實證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2001年 喬治·阿克洛夫(美)
麥可·斯彭斯(美)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
為不對稱信息市場的一般理論奠定了基石他們的理論迅速得到了套用,從傳統的農業市場到現代的金融市場他們的貢獻來自於現代信息經濟學的核心部分
2002年 丹尼爾·卡內曼(美)
弗農·史密斯
前者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後者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室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2003年 克萊夫·格蘭傑(英)
羅伯特·恩格爾(美)
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數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2004年 芬恩·基德蘭德(挪威)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有關巨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2005年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美)
羅伯特·約翰·奧曼(以色列)
通過博弈論分析促進了對衝突與合作的理解
2006年 埃德蒙·費爾普斯(美)在巨觀經濟跨期決策權衡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2007年 里奧尼德·赫維克茲(美)
埃克里·馬斯金(美)
羅傑·梅爾森(美)
為機制設計理論奠定了基本
2008年 保羅·克魯格曼(美)對經濟活動的貿易模式和區域的分析
2009年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奧利弗·威廉森
奧斯特羅姆以“涉及公共財產或處於公共控制下財產的經濟治理分析”獲獎,威廉森以“涉及企業邊界的經濟治理分析”獲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