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經濟福利的一種經濟學理論體系。它是由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斯和庇古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經濟學》、《產業變動論》、《財政學研究》中提出了“經濟福利”的概念,主張國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數論等。西方經濟學家從福利觀點或最大化原則出發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予以社會評價的經濟學。現代西方經濟學區別了實證經濟學和規範經濟學據稱,實證經濟學是排除了社會評價的理論經濟學,它研究經濟體系的運行,說明經濟體系是怎樣運行的以及為什麼這樣運行,回答“是”和“不是”的問題。規範經濟學的任務是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作出社會評價,回答是“好”和“不好”的問題。福利經濟學屬於規範經濟學。

基本信息

福利經濟學用保險的福利經濟學分析

福利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經濟福利的一種經濟學理論體系。它是由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斯和庇古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經濟學》《產業變動論》《財政學研究》中提出了“經濟福利”的概念,主張國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數論等。 西方經濟學家從福利觀點或最大化原則出發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予以社會評價的經濟學。現代西方經濟學區別了實證經濟學和規範經濟學據稱,實證經濟學是排除了社會評價的理論經濟學,它研究經濟體系的運行,說明經濟體系是怎樣運行的以及為什麼這樣運行,回答“是”和“不是”的問題。規範經濟學的任務是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作出社會評價,回答是“好”和“不好”的問題。福利經濟學屬於規範經濟學。

代表人物

西方經濟學家在庇古的舊福利經濟學基礎上進行修改,發展形成了新福利經濟學

代表人物有義大利的帕累托,美國的勒納、霍特林、薩繆爾森以及英國的卡爾多等人。他們提出了假想的“補償原理”,建立了效用序數論,並編造了“社會福利函式”。

代表作有帕累托的《政治經濟學講義》《政治經濟學提要》《普通社會學》等。

主要內容

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社會經濟運行的目標,或稱檢驗社會經濟行為好壞的標準;實現社會經濟運行目標所需的生產、交換、分配的一般最適度的條件及其政策建議等。

主要定理

福利經濟學基本定理是經濟學標準觀點,但是隨著信息經濟學的發展,斯蒂格利茨在他的書中寫道:它的準確性需要被重新審視。

第一定理(帕累托最優狀態)

福利經濟學第一基本定理,或者福利經濟學第一定律,是在經濟主體的偏好被良好定義的條件下,帶有再分配的價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優的,是指消費者A與B的無差異曲線相切的共同的切線的斜率等於社會邊際轉換率。這種狀態是通過自由競爭市場實現的。

而作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場競爭均衡都是帕累托最優的。也可這樣理解:如果每個人都在競爭性的市場上進行貿易,則所有互利的貿易都將得以完成,並且其產生的均衡資源配置在經濟上是有效的。說明了完全競爭的均衡與帕累托最優狀態之間的關係,完全競爭的均衡能夠實現帕累托最優。

假設偏好是局部非飽和的,若(x*,y*,p)是一個帶移轉的價格均衡,則配置(x*,y*)是帕累托最優的。特別的,任意的瓦爾拉斯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最優的。一句話:任何競爭性市場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告訴我們:不管初始資源配置怎樣,分散化的競爭市場可以通過個人自利的交易行為達到瓦爾拉斯均衡,而這個均衡一定是帕雷托有效的配置。但是,這並沒有表明這種均衡配置是“社會福利最大”的。其存在條件:一、市場充分競爭;二、無外部因素;三、無信息不對稱。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的重要性在於,它闡釋了通過運用市場,我們可以保證經濟高效率地運行的觀點。而對上述觀點正確性的假設在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律面前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第一定理的政策啟示

政府為了實現公平干預市場定價有可能導致市場低效率;政府為了實現公平對交易者的稟賦進行徵稅並不能改變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始於任何初始商品稟賦的交易都會導致一種帕累托有效率配置。不管一個人如何重新分配稟賦,有市場力量決定的均衡配置依然是帕累托有效率配置。

第二定理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指出,每一種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資源配置都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人們所應做的一切只是使政府進行某些初始的總量再分配。該定理被廣泛解釋為,人們可以使效率問題與分配問題相分離。有時收入分配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但這並不能否認市場的作用。如果社會不願進行收入分配,那么政府分配部門(馬斯格瑞夫的術語)可以通過總量再分配來改變資源的初始稟賦。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證明,每一個帕雷托有效的配置,都可由某個初始配置通過市場競爭得到。

第二基本定理告訴我們:存在著一個初始的分配方案,重新做財產分配,讓所有的社會成員得到相應的份額,然後讓他們經過自由競爭,這樣一般均衡就一定會達到我們預想的帕累托最優點。

第二定理的證明

如果所有交易者的偏好成凸性時,則總會有一組這樣的價格,在這組價格上,帕累托有效配置是在適當的商品稟賦條件下的市場均衡。

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在契約線上,契約曲線是兩個效用曲線的公切點,所以契約曲線上所代表的配置是穩定的----市場均衡。假設存在一個帕累托有效的配置是非均衡的,則該點一定不在契約曲線上。由帕累托最優的推導我們

知道契約曲線以外的點都是不穩定的——非均衡的,矛盾。也就是說帕累托最優的配置一定在契約曲線上。所以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資源配置都是市場均衡。

第三基本定理(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在非獨裁的情況下,不可能存在有適用於所有個人偏好類型的社會福利函式

1)消費者的偏好具有完備性,反射性(a=b,則b=a)和可傳遞性(a>b>c,則a>c)需求是非飽和的,MRS遞減規律成立

2)MRTS遞減規律成立,規模報酬不變或遞減

3)生產和消費都不存在外部性,則每一個完全競爭條件下經濟達到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最優狀態

阿羅巴伯格森的社會福利函式拓展成為運算元(operator),它不再是一個函式,而依賴每個人偏好的變化。四個必須的條件;

1、對於任何一套給定的個人偏好,存在一個與之相應的社會福利函式。

2、“正向反應”假設。個人的變化不會影響社會的巨觀選擇。

3、“無關方案獨立性”假設。即,我們的選擇不應該受到那些不相干的可選方案的存在的影響。

4、非強加性。社會集結所有社會成員的個體偏好,可以得一個選擇的排序。

5、假如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把他的偏好強加給了全社會,那么這個人就是獨裁者。這個定理原叫“可能性定理”(PossibilityThorem)。今天的經濟學家稱之為“阿羅不可能定理”。

這個可能性定理說的是:如果我們放棄個體間效用的可比性,放棄基數效用的傳統(邊沁的傳統),在滿足前四個條件的情況下,社會偏好的排序不是強加的,就一定是獨裁的。這就是“可能性定理”。阿羅認為,導致社會理性的偏好若不是強加的,就一定是獨裁的。

產生和發展

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作為一個經濟學的分支體系,首先出現於20世紀初期的英國1920年A.C.庇古的《福利經濟學》一書的出版是福利經濟學產生的標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資本主義陷入了經濟和政治的全面危機。福利經濟學的出現,是資本主義世界、首先是英國階級矛盾和社會經濟矛盾尖銳化的結果。西方經濟學家承認,英國十分嚴重的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變得更為尖銳,因而出現以建立社會福利為目標的研究趨向,導致福利經濟學的產生。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以後,英美等國的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福利經濟學進行了許多修改和補充。庇古的福利經濟學被稱做舊福利經濟學,庇古以後的福利經濟學則被稱為新福利經濟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福利經濟學又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正在經歷著新的發展和變化。

福利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家從福利觀點或最大化原則出發,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予以社會評價的經濟學分支學科。

福利經濟學作為一個經濟學的分支體系,最早出現於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1920年,庇古的《福利經濟學》一書的出版是福利經濟學產生的標誌。

福利經濟學的出現,是英國階級矛盾和社會經濟矛盾尖銳化的結果。西方經濟學家承認,英國十分嚴重的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變得更為尖銳,因而出現以建立社會福利為目標的研究趨向, 這導致了福利經濟學的產生。

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以後,英美等國的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福利經濟學進行了許多修改和補充。庇古的福利經濟學被稱做舊福利經濟學,庇古以後的福利經濟學則被稱為新福利經濟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福利經濟學又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正在經歷著新的發展和變化。

邊沁的功利主義原則是福利經濟學的哲學基礎。邊沁認為人生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總量。幸福總量可以計算,倫理就是對幸福總量的計算。邊沁把資產階級利益說成是社會的普遍利益,把資產階級趨利避害的倫理原則說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則,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標榜為功利主義的最高目標。

帕累托最優狀態概念和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是福利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這樣一種狀態,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得更好而不使別人的境況變壞。按照這一規定,一項改變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增進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進而其他的人福利不減少,這種改變就有利;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減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減少,這種改變就不利。

馬歇爾從消費者剩餘概念推導出政策結論:政府對收益遞減的商品徵稅,得到的稅額將大於失去的消費者剩餘,用其中部分稅額補貼收益遞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費者剩餘將大於所支付的補貼。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和政策結論對福利經濟學也起了重要作用。

特點作用

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的主要特點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出發點,也就是根據已確定的社會目標,建立理論體系;以邊際效用基數論或邊際效用序數論為基礎,建立福利概念;以社會目標和福利理論為依據,制定經濟政策方案。

庇古是資產階級福利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他把福利經濟學的對象規定為對增進世界或一個國家經濟福利的研究。庇古認為福利是對享受或滿足的心理反應,福利有社會福利和經濟福利之分,社會福利中只有能夠用貨幣衡量的部分才是經濟福利。

庇古根據邊際效用基數論提出兩個基本的福利命題:國民收入總量愈大,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國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他認為,經濟福利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國民收入的數量和國民收入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情況。因此,要增加經濟福利,在生產方面必須增大國民收入總量,在分配方面必須消除國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0世紀30年代,庇古的福利經濟學受到羅賓斯等人的批判。羅賓斯認為,經濟理論應當將價值判斷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個人間效用可比較性不能成立,福利經濟學的主張和要求沒有科學根據。繼羅賓斯之後,卡爾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納等人從帕累托的理論出發也對庇古的福利經濟學進行了批判。同羅賓斯不同的是,他們認為福利經濟學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爾多提出了福利標準或補償原則的問題。此後,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對福利標準或補償原則繼續進行討論。他們主張把價值判斷從福利經濟學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實證研究;主張把福利經濟學建立在邊際效用序數論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邊際效用基數論的基礎之上;主張把交換和生產的員優條件作為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反對研究收入分配問題。卡爾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納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論基礎上的福利經濟學被稱作新福利經濟學。

相關評價

福利經濟學是以“完全競爭” 的形式出現的標榜研究福利或最大化原則的為壟斷資本獲取最大利潤辯護的一種經濟理論。無論是主張既要經濟效率又要公平分配的福利經濟學家,也無論是強調經濟效率而不討論公平分配的福利經濟學家,都只是藉助純粹形式主義的分析來為西方國家的經濟現狀進行辯解,並企圖為壟斷組織利用國家制定有利於自己的“福利國家”政策、價格和產量政策以及對外貿易政策出謀獻策。

分析工具

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J.邊沁的功利主義原則是福利經濟學的哲學基礎。邊沁認為人生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總量。幸福總量可以計算,倫理就是對幸福總量的計算。邊沁把資產階級利益說成是社會的普遍利益,把資產階級趨利避害的倫理原則說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則,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標榜為功利主義的最高目標。

V.帕累托的“最優狀態”概念和A.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是福利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這樣一種狀態,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別人的境況變壞。按照這一規定,一項改變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增進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進而其他的人福利不減少,這種改變就有利;如果使每個人的福利都減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減少,這種改變就不利。帕累托採用了F.Y.埃奇沃思(1845~1926)的無差異曲線和契約曲線作為分析工具。無差異曲線是表示兩種商品的各種不同組合的點的軌跡,這些不同的商品組合使消費者始終獲得相同的滿足水平。契約曲線是表示交易雙方的無差異曲線的切點的軌跡,這些切點表示雙方的邊際代替率完全相等,也是表示生產者等產量線的切點的軌跡,這些切點代表既定數量的生產資源在最有效地利用時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的組合。帕累托的最優狀態概念和他採用的無差異曲線契約曲線對福利經濟學起了重要作用。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商品價格超過他實際支付的商品價格的差額,這個差額使消費者獲得了額外的滿足。馬歇爾從消費者剩餘概念推導出政策結論:政府對收益遞減的商品徵稅,得到的稅額將大於失去的消費者剩餘,用其中部分稅額補貼收益遞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費者剩餘將大於所支付的補貼。馬歇爾的消費者剩餘概念和政策結論對福利經濟學也起了重要作用。

福利經濟學的主要特點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出發點,也就是根據已確定的社會目標,建立理論體系;以邊際效用基數論或邊際效用序數論為基礎,建立福利概念;以社會目標和福利理論為依據,制定經濟政策方案。

舊福利經濟學

基本概述

庇古是資產階級福利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他把福利經濟學的對象規定為對增進世界或一個國家經濟福利的研究。庇古認為福利是對享受或滿足的心理反應,福利有社會福利和經濟福利之分,社會福利中只有能夠用貨幣衡量的部分才是經濟福利。

示例介紹

庇古根據邊際效用基數論提出兩個基本的福利命題:

①國民收入總量愈大,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

②國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會經濟福利就愈大。他認為,經濟福利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國民收入的數量和國民收入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情況。因此,要增加經濟福利,在生產方面必須增大國民收入總量,在分配方面必須消除國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庇古從第一個基本福利命題出發,提出社會生產資源最優配置的問題。他認為,要增加國民收入,就必須增加社會產量。而要增加社會產量,就必須實現社會生產資源的最優配置。庇古認為,增加一個單位生產要素所獲得的純產品,從社會角度衡量和從個人角度衡量並不經常相等。當邊際社會純產品大於邊際私人純產品時,國家應當通過補貼擴大生產。當小於時,國家應當通過徵稅縮小生產。只有每一生產要素,在各種用途中的邊際社會純產品都相等時,才達到社會生產資源的最優配置。庇古的福利經濟學以自由競爭為前提,他認為自由競爭可以使邊際社會純產品等於邊際私人純產品,從而使社會經濟福利極大化。

庇古從第二個基本福利命題出發,提出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問題。他認為,要增大社會經濟福利,必須實現收入均等化。他把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推廣到貨幣上來,斷言高收入者的貨幣邊際效用小於低收入者的貨幣邊際效用。他所說的收入均等化,就是國家通過累進所得稅政策把向富人徵得的稅款用來舉辦社會福利設施,讓低收入者享用。庇古認為,通過這一途徑實現“把富人的一部分錢轉移給窮人”的“收入均等化”,就可以使社會經濟福利極大化。

新福利經濟學

基本概述

30年代,庇古的福利經濟學受到L.C.羅賓斯(1898~1984)等人的批判。羅賓斯認為,經濟理論應當將價值判斷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個人間效用可比較性不能成立,福利經濟學的主張和要求沒有科學根據。繼羅賓斯之後,N.卡爾多、J.R.希克斯(1904~)、A.P.勒納(1903~1982)等人從帕累托的理論出發,也對庇古的福利經濟學進行了批判。同羅賓斯不同的是,他們認為福利經濟學仍然是有用的。1939年,卡爾多發表《經濟學的福利主張與個人之間的效用比較》一文,提出了福利標準或補償原則的問題。此後,希克斯、T.西托夫斯基(1910~)等人對福利標準或補償原則繼續進行討論。他們主張把價值判斷從福利經濟學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實證研究;主張把福利經濟學建立在邊際效用序數論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邊際效用基數論的基礎之上;主張把交換和生產的最優條件作為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反對研究收入分配問題。卡爾多、希克斯、勒納、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論基礎上的福利經濟學被稱作新福利經濟學。

新福利經濟學主張效用序數論,認為邊際效用不能衡量,個人間效用無法比較,不能用基數數詞表示效用數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數數詞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經濟學根據效用序數論反對舊福利經濟學的福利命題,特別是第二個命題,反對將高收入階層的貨幣收入轉移一部分給窮人的主張。

示例介紹

新福利經濟學根據帕累托最優狀態和效用序數論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題: 

①個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斷者;

②社會福利取決於組成社會的所有個人的福利;

③如果至少有一個人的境況好起來,而沒有一個人的境況壞下去,那末整個社會的境況就算好了起來。前兩個命題是為了迴避效用的計算和個人間福利的比較,從而迴避收入分配問題,後一個命題則公然把壟斷資產階級福利的增進說成是社會福利的增進。

新福利經濟學家認為福利經濟學應當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經濟效率問題才是最大福利的內容。勒納、H.霍特林(1895~1973)等人對經濟效率問題作了論述。經濟效率指社會經濟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所需具備的條件,包括交換的最優條件和生產的最優條件。交換的最優條件,對於消費兩種商品的兩個交易人來說,就是每一個人每一對商品的邊際代替率完全相等。邊際代替率是指消費者在保持某一固定的滿足水平時每增加一種商品的單位數量所必須減少的另一種商品的單位數量。生產的最優條件,對於用來生產兩組商品的兩種生產資源來說,就是每一組合的邊際技術代替率相等。邊際技術代替率,指的是在保持固定的產量水平時,每增加一種生產資源的投入量所必定減少的另一種生產資源的投入量。新福利經濟學把兩個消費者的兩種商品交換的最優條件和兩個生產者使用兩種生產資源生產兩種產品的生產的最優條件推廣到全社會的交換和生產,分別求出社會無差異曲線和社會等產量線,前者意味著任一商品組合都能使社會的每一消費者得到相等的滿足,後者意味著任一資源組合都能使社會的每一生產者得到相等的產量。新福利經濟學認為,當整個社會交換的最優條件和生產的最優條件都同時得到滿足時,也就是當整個社會的交換和生產都最有效率,都達到最優狀態時,整個社會就達到最優狀態,就達到最大社會福利。

補償原則是新福利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新福利經濟學認為,帕累托的最優狀態“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於用來為資本主義辯解,為了擴大帕累托最優條件的適用性,一些新福利經濟學家致力於研究福利標準和補償原則。卡爾多首先提出:如果在情況A下,受益者在補償受損者之後,仍然比情況B好,那么對社會來說,情況A就比情況B好。希克斯對卡爾多標準作了發揮,提出:如果在情況A下,受損者沒有辦法誘使受益者不將B變為A,那么對社會來說,情況A就比情況B好。西托夫斯基對卡爾多標準和希克斯標準作了補充,提出檢驗福利的“雙重標準”:如果受益者能使受損者接受將B變為A,然而受損者卻沒有辦法誘使受益者不將B變為A,那末對社會來說,情況A就比情況B好。卡爾多、希克斯等人被稱為補償原則論派。他們的核心論點是,如果任何改變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些人的福利減少,那末只要增加的福利超過減少的福利,就可以認為這種改變增加了社會福利。按照這一標準,只要壟斷資本家們的境況好起來,而不管多少人的境況壞下去,都是增大了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函式論派

卡爾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經濟理論,受到A.伯格森(1914~)、P.薩繆爾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於1938年發表《福利經濟學某些方面的重新論述》一文,提出研究社會福利函式的“新方向”,認為卡爾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經濟學把實證問題和規範問題分開、把效率問題和公平等問題分開的企圖完全失敗。繼伯格森之後,薩繆爾森等人對社會福利函式作了進一步論述,形成了福利經濟學的社會福利函式論派。

社會福利函式論者認為,社會福利是社會所有個人購買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關變數的函式,這些變數包括所有家庭或個人消費的所有商品的數量,所有個人從事的每一種勞動的數量,所有資本投入的數量,等等。社會福利函式論者通常用多元函式來表示。

社會福利函式論者認為,帕累托最優狀態不是一個,而是有許多個。帕累托未能指出在哪一種狀態下社會福利是最大的。他們認為,要達到唯一最優狀態,除了交換和生產的最優條件,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這就是福利應當在個人間進行合理分配。經濟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條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條件。社會福利函式論者根據假定存在的社會福利函式作出一組表示社會偏好的社會無差異曲線,並根據契約曲線作出一條效用可能性曲線。社會無差異曲線和效用可能性曲線相切的切點,代表受到限制的社會福利的最大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K.J.阿羅(1921~)繼續研究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提出的社會福利函式。在1951年出版的《社會選擇與個人價值》中,阿羅認為,社會福利函式必須在已知社會所有成員的個人偏好次序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程式把各種各樣的個人偏好次序歸納成為單一的社會偏好次序,才能從社會偏好次序中確定最優社會位置。然而資本主義社會中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福利函式,要從所有個人偏好次序推導出社會偏好次序,必須滿足一系列必要條件,企圖在任何情況下從個人偏好次序達到社會偏好次序,這是不可能的。阿羅定理在福利經濟學中被稱作“不可能定理”。阿羅本想通過大量的論證對伯格森、薩繆爾森等人的社會福利函式修殘補缺,但客觀上卻證明了不可能從個人偏好次序達到社會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會經濟所有方面的社會福利函式。

其他新理論

近年來,西方經濟學家著重對福利經濟學的以下領域進行了討論;外部經濟理論次優理論,相對福利學說,公平和效率交替學說,巨觀福利理論。這些“新”理論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可以通過政府干預調節價格和產量,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圖說明,現代西方國家的分配製度雖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變,則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為的改善分配狀況和增進福利的措施都是無效的。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