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一所按省規範化辦學條件標準建成的現代化學校。學校發展過程中,注重立足實際,從管理入手,形成了縱向的梯形管理和橫向的廣度管理相結合的“雙向式”管理模式,使學校管理層面分明,責任落實到位,有效地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共同發展。

基本信息

簡介

張村河國小座落於美麗的張村河畔,地處中韓街道張村河南,占地34.5畝,建築面積9000餘平方米,2008年2月建成使用,撤併張村國小、孫劉國小、張家國小枯桃國小。

學期學區範圍涵蓋11個行政村,現有教學班29個,學生1293名,教職工64名,其中國小高級教師17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現有市優秀教師2人,市教學能手2人,市專業人才3名,省、市、區級骨幹教師及學科帶頭人10名,這支平均年齡不足31歲的教師隊伍如這所年輕的學校一樣富有朝氣和活力。

設施

學校建設投資4000餘萬元,是一所按省規範化辦學條件標準建成的現代化學校。學校校園布局科學合理,教學辦公樓、綜合樓、體育館三區分立.擁有1000平方米的高檔體育館,現代化2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及運動器械,防護型籃球場、排球場運動區,420座階梯教室,人文化高標準音樂教室、器樂室、舞蹈教室、語音室、微機室,實現了普通教室、專用教室與現代化多媒體教室合而為一,擁有一流完善的科學探究室、科學實驗室、心理諮詢室、智慧型化學校圖書室及師生閱覽室等。

辦學理念

“強基礎創規範”是張村河國小2008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學校從一開始就以“讓孩子暢想學習的快樂,讓教育締造成長的和諧”為辦學追求,在“立德、樹人、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堅持“人文化、和諧化、創新化”的管理理念,以“德識競進,和美致遠”為校訓,潛心打造“敬業、樂學、共享成長”的校風、“厚生敦品、躬行求新”的教風、“厚積博採、勤奮樂學”的學風,錘鍊張村河國小“和諧向上、團結奮進”的學校精神。

學校發展過程中,注重立足實際,從管理入手,形成了縱向的梯形管理和橫向的廣度管理相結合的“雙向式”管理模式,使學校管理層面分明,責任落實到位,有效地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在科學管理模式的幅射下,我們探討的以“團隊評價”為主線的教師評價體系,有效激發了教師個人與教師小團隊的工作熱情和潛能,形成了有效的協作共同體。

辦學特色

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堅持“創新高效”主體思想,立足課堂,深入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研究,引導教師落實學生主體地位,關注課堂教學效益,教科研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學校將“人人能做研究型教師”作為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最基本要求,重視教科研工作,現承擔了國家、省、市級課題四項。全體教師在行動研究過程中立足教學實際,帶著問題進行教學實踐,樹立了“課題為載體,教、修、研相結合”的科研思想,並取得可喜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其中張曉彥等六名教師上學期脫穎而出,成功展示市、區級公開課,王紅傑老師獲全國蘇教版教材使用先進個人稱號。

學校在夯實辦學基礎的同時堅持“將特色內化為學生素質”的宗旨,將閱讀、科技、體育等工作力爭做強做亮。學校一方面通過開發利用校本課程,在全校學生中普及特色項目教育,另一方面,學校成立了科技、繪畫、閱讀、體育運動、英語口語等興趣活動小組進行學生特長培養,僅半年就已結出累累碩果:語文興趣班學生獲青島市第六屆平二杯小學生語文才藝大賽團體三等獎;學生美文誦讀、朗誦課本劇、英語課本劇分獲街比賽二等獎;學生參加第二十一屆《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法繪畫大賽獲銀杯獎;在第五屆青島市青少年“七巧科技”比賽和2008年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競賽中中,王君等九位同學分獲一、二、三等獎,並獲兩個團體獎;區電腦打字比賽中,四名學生獲一等獎,並獲團體組織獎;2008年4月成功承辦了中韓街道國小田徑運動會,以絕對優勢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嶗山區校園集體舞比賽中張村河代表隊獲二等獎。一分耕耘一份收穫,這些成績的取得為“特色立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文化

張村河國小張村河國小

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張村河畔,有一方淨土——張村河國小,在這方淨土上,全校1300餘名師生齊心協力,奮發圖強,將張村河國小打造成一片教育的樂土。

一支年輕的教師隊伍活躍在張村河國小,他們敢想敢做,兢兢業業,他們既有充足的幹勁,又善於向老教師請教,在教學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一批今年新入校的教師,在老教師的帶領下,迅速融入學校團隊,現在儼然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了。老教師也不甘落後,當起了青藍結對的帶頭人,將一批批新教師培養成經驗豐富又富有活力的教育工作接班人,新教師都親切地將他們稱為“師傅”,只要有難處,就向“師傅”請教,有的教師甚至連每天坐公車的間隙都不放過,抓緊時間向老教師“取經”。

每天的課間操以及大課間,伴隨著激昂的樂曲聲和同學們鏗鏘有力的呼喊聲,操場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剛柔並濟的動作,乾脆響亮的口號,整齊劃一的隊形,炯炯有神的目光,無不顯示出同學們蓬勃的生氣,昭示著新一代少先隊員的健康成長。這是張村河國小的同學們在進行武術操練習。為積極推進陽光體育活動,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增強師生體質,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張村河國小實施了陽光體育特色項目——校園武術操。

這是一片教與學的樂土,在這裡,武聲鏗鏘,書聲相聞,教者樂其職,學者得其所,達到了和諧統一。正所謂“德識競進,和美致遠”,張村河國小的師生必將在這片和諧的樂土上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榮譽

學校啟用以來,各項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多次得到區、街道、社區領導的肯定。

2008年6月,我校獲得“中韓街道2008年教學過程考核優秀單位”榮譽稱號。

努力方向

為使學校更快更好的發展,學校在建校初提出了創建嶗山區規範化學校的申請,並以此為契機,端正學校辦學思想、規範辦學行為、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師生素質。目前,根據嶗山區規範化學校評估標準,我校已具備了創建條件,將於2008年底接受嶗山區規範化學校評估驗收,特向社會各界及家長、師生公告。懇請得到各級領導、家長和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理解和監督,並誠懇歡迎您蒞臨我校指導工作。我們將以這次創建活動作為新起點,努力開創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

青島市國小名錄(2)

隨著青島市經濟的突飛猛進,基礎教育失業蓬勃發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青島市都有哪些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丹山國小
青島山東路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城陽長城路國小
青島市市南區國小
城陽區棘洪灘鎮南萬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羅家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李仙莊國小
青島市北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韓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下馬哥莊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雙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金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傅家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上馬哥莊國小
青島上海路國小
青島吉林路國小
青島市少年兒童藝術國小
山色峪海爾希望學校
青島上海支路國小
青島天山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東大洋國小
青島海利豐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中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仲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旺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韓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寧真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青山國小
青島立德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枯桃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國小
青島華僑學校
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登瀛國小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南宅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京路國小
青島燕兒島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黃山國小
私立青島新育英學校
青島市嶗山區中韓國小
青島市富源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泰國小
青島洮南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國小
青島莘縣路國小
青島集美學校
青島重慶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東川路國小
青島新世紀學校
青島永和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三國小
青島唐山路國小
青島櫸園學校
青島金水路國小
青島振華路國小
青島順興路國小
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國小
青島李滄路國小
青島無棣四路國小
青島北山國小
青島市南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二國小
青島天水路國小
青島惠水路國小
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青島長陽路國小
青島廣水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徐水路國小
青島大名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二國小
青島四流南路第一國小
青島台湛路國小
青島鄭州路第二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三國小
青島河西國小
青島育新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二國小
青島淮陽路國小
青島四方國小
青島長沙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三國小
青島市市北區國小
青島北山二路國小
青島四方第二實驗國小
私立青島大路國小
青島湖島國小
青島雙山國小
青島銀海學校
青島定陶路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一國小
青島四方區國小
青島東仲路國小
青島南仲國小
青島九水路國小
青島壽光路國小
青島寧夏路第二國小
青島湘潭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華樓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同安路國小
青島嘉峪關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春雨國小
青島安國路國小
青島市實驗國小
青島遵義路國小
青島大棗園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曉望國小
青島貴州路國小
青島東勝路國小
青島長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田村國小
青島樺川路國小
青島德縣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牟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京口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仙家寨國小
青島大學路國小
青島萊蕪一路國小
青島福州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青島福林國小
青島香港路國小
青島虎山路國小
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青島李村國小
青島李滄區國小
青島延安二路國小
青島鞍山二路國小
青島陵縣路國小
青島平安路第二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古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西韓國小
青島基隆路國小
青島白珊學校
青島永寧路國小
青島書院路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一國小
青島鄭州路國小
青島芙蓉山國小
青島寧安路國小
青島敦化路國小
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青島遼源路國小
青島南京路國小
青島新昌路國小
青島金門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三)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東營市第一中學
蒼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青島遼源路國小
蓬萊市實驗中學
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
濰坊市育華學校
汶上縣白石鄉明德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中學
兗州市第八中學
臨沂傅莊中學
蒼山縣魯城鎮初級中學
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
陽穀縣西湖中學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特教中心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六中學
文登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文登市宋村中學
沂水縣第三實驗國小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臨沂湯莊實驗學校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家島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七中學
濱州市濱城區第五中學
鄒平縣韓店新世紀中學
濱州實驗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第四中學
曲阜市息陬春秋中學
青州市東壩國小
臨沂高都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三中學
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四中學
棗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郭里集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城郊中學
東營市勝利勝采國小
營市勝利第十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五中學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國小
蓬萊市北溝中心國小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國小
萊州市雲峰中學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國小
壽光市聖城街道徐家國小
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國小
山東省濟南舜耕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致遠中學
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鎮希望國小
曲阜市陵城鎮杏壇國小
曲阜市董莊鄉歇馬亭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汶上縣楊店鄉中心國小
微山縣昭陽街道彭聯國小
魚台縣漁城鎮洪廟國小
泗水縣洙泗國小
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青島虎山路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心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鄒城市北宿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張哥莊國小
汶上縣郭樓鎮中學
汶上縣劉樓鄉中學
微山縣傅村鎮第一中學
金鄉縣胡集鎮中學
金鄉縣第三中學
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中心國小
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宮裡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莊實驗國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國小
東平縣彭集鎮中心國小
山東省泰安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十二中學
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辦事處泮河中學
威海市孫家疃國小
威海市千山路國小
威海市翠竹國小
威海市碼頭國小
威海市半月灣國小
威海市溫泉國小
威海市橋頭國小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威海市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五蓮縣育才國小
萊蕪市高新區濱河國小
萊蕪市魯礦第二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臨沂第七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蒼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蒼山縣卞莊鎮代村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臨沂第二十一中學
臨沂第二十二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蒼山縣卞莊街道辦事處第二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二國小
蒼山縣層山鎮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國小
寧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政法希望國小
膠州市香港路國小
膠南市王台中心國小
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高新國小
膠南市大場中心國小
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鄒平縣西董鎮鶴伴中學
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一中學
濟南市育園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
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
萊蕪市特殊教育學校
臨沂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
禹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