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青島台東六路國小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百年老校。學校位於青島市市北區中段,總占地面積19.2畝。據1924年出版的《膠澳商埠教育彙刊》記載,學校始建於清朝光緒28年即1902年。 據有關史料記載,從建校至1927年間,學校共有12名教師,其中有一名23歲的教師叫鄧恩銘,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黨的創始人之一。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學校正式命名為青島台東六路國小。2002年8月12日,經市北區區委區政府和區教體局研究決定,原台東五路國小正式併入台東六路國小,至此,青島台東六路國小有4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2000人,成為青島市辦學規模最大的國小。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分為南、北兩個校區,校園環境布局合理。建有室內游泳館、圖書館,綜合樓內各專用處室齊全,設備先進,校園網建設完善。學校精心設計了校園文化建設,融科學理念與師生智慧為一體,確定了“打造優質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辦學宗旨。青島台東六路國小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把師資隊伍內涵發展作為提升辦學水平、打造優質教育品牌的重要戰略,成績突出。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內涵凸顯、業務精良、行動領先的教師隊伍,在職教師150餘人,大專以上學歷者占97%。教師中2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近50人被評為省市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學科帶頭人、青年優秀專業人才、教學能手等稱號,80餘人在全國、省、市、區課堂教學比賽中獲獎,近百人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其中50餘篇論文在各類刊物上發表。1996年以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崗、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藝術示範學校、山東省首批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山東省首批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電教示範學校、山東省藝術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島市文明單位標兵、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青島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青島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青島市關心教育下一代先進單位,此外還獲得了諸多區級榮譽稱號。辦學質量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畢業名人

翟天臨:青島籍演員,畢業於青島台東六路國小,是80後實力派演員,主要作品有《心術》《少年往事》《滿江紅》等。

管理文化

台六的管理建立在對人的尊重之上,因為每一個教職員工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個性特質、精神追求,學校的管理應該充滿濃厚的人文關懷,為老師提供寬鬆的工作氛圍,充分的展示平台,促使教師創造潛力的發揮。我們相信,只有教師的創造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學生才有可能享受創造性的教育教學,獲得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學校在職教師142人,02年學校整合,教師們有不同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背景,不同經歷的教師給學校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對於這樣一個群體,如何管理才能實現彼此文化的認同、價值的最最佳化?經過長期的探索,植根於學校的現實,學校已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管理是精神的引領、管理是行動的支撐、管理是情感的溝通。這樣的文化凸現了對教師群體精神、行動、情感三個層面的關注。

管理是精神的引領

台六管理對教師的精神引領不是靠宣講、告訴這樣簡單的方式來完成的,而是通過實際行動來營造濃厚的人文關懷氛圍,為教師理清情緒,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心靈花園。這種創造首先從倡導濃厚的學習氛圍開始。為此,學校將校本培訓層級化,實施了“三三制”教師培訓模式,即新教師入格培養,青年教師升格培養,骨幹教師風格培養。組織了形式多樣、有質有量的學習,包括走進北師大、華師大聽講座、與新課程同成長互助論壇、台六教師與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國知名國小的頂崗置換培訓、全國教育名家台六行活動。學習使老師們獲得思想和專業的成長,給文化和精神的融合搭建起切實可行的平台。在此基礎上,校長充分發揮起精神導引者的作用,站在理念上位的角度,用事實、用追問、用對話等形式幫助教師梳理思路、調整心態,從而真正實現讓教師高效地工作、愉快地生活。在台六,有教師《師德銘》、《教師職業行為自覺約定》、《教師十個良好習慣》,有溫馨家訪、節日寄語、教師沙龍,這些充滿人文情懷的細節訴說著台六管理對教師心靈的關懷和精神的引領。學校希望每一個教師都成為熱愛生活的人,善待生命的人,追求高尚的人。學校不僅僅是老師們工作的場所,更是老師們釋放自己生命活力、獲得精神成長的地方。

管理是行動的支持

管理需要精神的引領,更需要行動的支持。只有行動才能產生效益。在行動層面,台六管理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台六人認定,管理應該服務於教學的需要,倡導“三到”:到教師心中去,到學生生活中去,到家長的困惑中去。在取得這樣共識的前提下,學校的管理從問題中來,回到問題中去;為問題而來,為問題而去;為有效而來,為有效而去。立足於傳播經驗,診斷問題,促進反思,管理者力求成為教師行動的有力支持。為此,學校形成了“1+1+1”行動研究策略,即:課堂教學隨訪、每周工作問診、每月工作採擷。

管理是情感的溝通

在各個年級組內部,每周會有級部工作問診會,教師們從亮點工作、團隊合作、安全管理等諸方面反思、總結。人與人之間真心的欣賞、真誠的認同、換位的理解、退讓的寬容。在網路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網路平台也成為了情感溝通不可缺少的方式,學校有自己的教育網站,內設教師廣角、教學頻道、台六孩子、家校溝通等板塊,涵蓋了學校與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等諸多方面。其中的教師部落格更是成為網上互動的陣地,起到了很好的信息溝通作用。除此之外,每學期由學校出面組織的家長委員會、膳食委員會、家長義工團聯誼會,搭起了學校、班級與家庭之間的橋樑,親親寶貝大課堂成為台六校本課程的有益補充。

在充分理解認同學校管理文化的基礎上,台東六路國小逐漸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即走動式管理、行動式研究、人文式關懷。這種管理風格也是基於對人精神的引領、行動的支持、情感的溝通。

青島市國小名錄(2)

隨著青島市經濟的突飛猛進,基礎教育失業蓬勃發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青島市都有哪些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丹山國小
青島山東路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城陽長城路國小
青島市市南區國小
城陽區棘洪灘鎮南萬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羅家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李仙莊國小
青島市北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韓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下馬哥莊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雙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金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傅家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上馬哥莊國小
青島上海路國小
青島吉林路國小
青島市少年兒童藝術國小
山色峪海爾希望學校
青島上海支路國小
青島天山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東大洋國小
青島海利豐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河套中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仲村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旺疃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韓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寧真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青山國小
青島立德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枯桃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國小
青島華僑學校
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登瀛國小
青島市南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南宅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京路國小
青島燕兒島路第一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黃山國小
私立青島新育英學校
青島市嶗山區中韓國小
青島市富源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東泰國小
青島洮南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國小
青島莘縣路國小
青島集美學校
青島重慶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東川路國小
青島新世紀學校
青島永和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三國小
青島唐山路國小
青島櫸園學校
青島金水路國小
青島振華路國小
青島順興路國小
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國小
青島李滄路國小
青島無棣四路國小
青島北山國小
青島市南區實驗國小
青島北仲路第二國小
青島天水路國小
青島惠水路國小
青島台東六路國小
青島長陽路國小
青島廣水路國小
青島四流中路第一國小
青島徐水路國小
青島大名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二國小
青島四流南路第一國小
青島台湛路國小
青島鄭州路第二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三國小
青島河西國小
青島育新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二國小
青島淮陽路國小
青島四方國小
青島長沙路國小
青島重慶路第三國小
青島市市北區國小
青島北山二路國小
青島四方第二實驗國小
私立青島大路國小
青島湖島國小
青島雙山國小
青島銀海學校
青島定陶路國小
青島洛陽路第一國小
青島四方區國小
青島東仲路國小
青島南仲國小
青島九水路國小
青島壽光路國小
青島寧夏路第二國小
青島湘潭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華樓海爾希望國小
青島同安路國小
青島嘉峪關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春雨國小
青島安國路國小
青島市實驗國小
青島遵義路國小
青島大棗園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曉望國小
青島貴州路國小
青島東勝路國小
青島長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田村國小
青島樺川路國小
青島德縣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牟家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京口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仙家寨國小
青島大學路國小
青島萊蕪一路國小
青島福州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青島福林國小
青島香港路國小
青島虎山路國小
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青島李村國小
青島李滄區國小
青島延安二路國小
青島鞍山二路國小
青島陵縣路國小
青島平安路第二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古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西韓國小
青島基隆路國小
青島白珊學校
青島永寧路國小
青島書院路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一國小
青島鄭州路國小
青島芙蓉山國小
青島寧安路國小
青島敦化路國小
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青島遼源路國小
青島南京路國小
青島新昌路國小
青島金門路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