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鎮

豐樂鎮

豐樂鎮,隸屬肇州縣管轄。位於縣境中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3公里。豐樂鎮今後發展思路是: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以日光溫室和養殖業為兩翼,狠抓農業結構調整,大力搞好科技示範園區,積極培植稅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走效益牽動、典型帶動的路子,確保全鎮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豐樂鎮以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經濟為重點,以調整結構、活躍農村經濟為熱點,以改善基礎設施、擴張集鎮建設為關鍵,以實現城鄉經濟互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為目的,促進了鎮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地理位置

豐樂鎮豐樂鎮

豐樂鎮位於涼州區最西端。因地處西營河灌區下游,取其“年年豐收,人民安樂”故名。鎮域面積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328畝。轄10個行政村,即頭牌、寨子、泉溝、豐樂、龍口、沙灘、昌隆、懷西、截河、新橋村,下設7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428人。鎮政府駐豐樂堡街。豐樂鎮是全區重要的糧食、蔬菜生產基地。2001年,完成農業總產值4813萬元,財政收入9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97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0元。有中國小12所,在校學生2300人;有衛生院2處。本鎮龍口村有一座龍鼻子山,是著名的旅遊佳景。

規模

規模養殖穩步發展。共引進三元雜交優良品豬60頭,建立了豐樂村六組百頭養豬示範點、豐樂村三組千頭養豬示範點各一處,新橋村百隻養雞示範點兩處。非公有制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建成以國道312線為依託,以鎮政府所在地豐樂堡街為中心,南北輻射0.7公里,東西輻射3公里,集停車住宿、餐飲娛樂、商留流通為一體的新集鎮開發區,私營企業發展到166戶。

豐樂鎮今後發展思路是: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以日光溫室和養殖業為兩翼,狠抓農業結構調整,大力搞好科技示範園區,積極培植稅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走效益牽動、典型帶動的路子,確保全鎮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

鄉鎮概況

豐樂鎮以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經濟為重點,以調整結構、活躍農村經濟為熱點,以改善基礎設施、擴張集鎮建設為關鍵,以實現城鄉經濟互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為目的,促進了鎮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2006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7494萬元,占全年任務17406.6萬元的100.5%,同比增長14%;實現財政收入284.52萬元,占全年任務199萬元的142.97%;農民人均純收入3825元。

歷史沿革

豐樂鎮原名“小城子”。建城時因該地有一古城遺址,故名。清末放荒劃分荒段,分為10個區域,每個區域用一個字代表,即“人、和、勝、地、利、公、同、樂、天、安”。小城子處在“樂”欄位,加之墾荒第一年即獲豐收,故改小城子為“豐樂”。中華民國成立以後,1912年稱豐樂鎮,屬肇州縣樂字鄉。東北淪陷後,1936年10月為聯合第二保,1939年設豐樂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設定第二區,並為區政府駐地。1951年12月,設定豐樂鎮,後隸豐樂區。1958年9月,與幸福鄉合併成立豐樂人民公社。1963年12月,將部分生產大隊劃歸朝陽公社管轄。1984年1月,撤銷豐樂公社,分設豐樂鎮和小城子鄉。原公社駐地城鎮及豐樂、火箭、衛星、先進4個生產大隊為豐樂鎮的行政區域。1992年6月,撤銷小城子鄉,併入豐樂鎮。

行政規劃

全鎮共轄先進、幸安、改革、長安、衛星、生活、幸福、平安、豐樂、豐強、改善、火箭、豐園、西山等14個村。

人口結構

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1.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340人;回、滿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鎮政府駐於鎮內。

發展概況

豐樂鎮為肇州縣有史以來的第二大鎮,部分縣屬工業企業設在該鎮內。焰花廠建於50年代,是全省最大的一家焰花廠。1980年投產的豐樂糖廠,日處理甜菜700噸,1985年與哈爾濱糖果廠聯營。全鎮總面積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5萬畝,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甜菜、葵花籽、亞麻等經濟作物。鎮辦工業有制磚、亞麻、聯合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950萬元。

自然資源

昔日的古鎮沿河而立,東西走向,南北兩條街道。小瓦樓房,板門鋪店,茶館酒樓,鱗次櫛比,青石路面,小巷通幽,頗具江南水鄉小鎮之特色。舊時,水運方便,豐樂鎮以米市、毛市、食品業著稱。豐樂又是羽毛集散地……豐樂“森源商號”的醬油乾是古鎮傳統名特產,它選料精良,加工考究,味美淡鹹相宜,富有彈性

政治體制

鎮政府設在豐樂河堤古鎮。全鎮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5.9萬人,轄方橋村、安淮村、鐵拂村、曹祠村、雙棗村、民主村 、大圩村、程店村 、三里村、河灣村、蔣崗村、新華村、新豐村、肖家橋村 、橋東村 、趙橋村、安河村、路塘村 、橋西村、橋中村、從姚村21個行政村,豐樂街道居委會、新倉街道居委會2個街道居委會,歷史上即以盛產、經營羽絨而揚名,其羽絨、豬鬃產品遠銷上海、廣州、香港等地,是安徽省著名的羽絨集散中心。

​工業發展

堅持“工業強鎮、工業興鎮”戰略,把招商引資工作放在工業發展的首位,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政企聯繫制度,充實招商隊伍,建立招商網站和本地人在外知名人士花名冊等措施,實行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政策招商、以閒置資產招商等方法,依託酒類、化工、機械、糧油等發展重點、優勢產業和優勢資源,形成特色招商、品牌招商和網路招商。2006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215.1萬元,占全年任務1793萬元的235.09%,同比增長200%。全年新引進企業8家,其中工業企業1家,商貿物流、運輸企業6家和1家建築企業。全年新建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新建固定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

中國城鎮3

中國地大物博,城市眾多,鄉鎮就更多了,了解鄉鎮歷史,人文,更多的接近鄉鎮睥風土人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