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

白山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
白山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山鄉位於龍江縣東南部,地處北緯47°40′,東經123°30′。東鄰黑崗鄉,東南、南與華民鄉、廣厚鄉接壤,西與景星鎮(原永發鄉)、山泉鎮(原對寶鄉)隔河相望,北與龍江鎮毗連。全境南北長21.3公里,東西寬18.3公里,幅員面積257平方公里。2004年,白山鄉耕地面積241500畝,有住戶7625戶,人口26127人,非農業人口981人,分布在9個行政村,28個自然屯。鄉政府所在地東白土村。

歷史沿革

白山鄉白山鄉
白山鄉現在轄有9個行政村,分別為東白土村、龍哈村、長山村、興隆崗村、後道老村、五村、六村、七村、八村。

合併村情況:東白土村由東白土村、腰白土村、西白土村合併而成;
龍哈村由龍哈村、十八里村合併而成;
長山村由長山村、東長山村合併而成;
七村由七村、四村合併而成;
八村由八村、十村合併而成。
東白土村為全縣首批啟動的扶貧開發村。
六村於2003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
1997年八村學校被省、市命名為省級“雙全”學校。

鄉鎮經濟

2003年財政收入732萬元,其中本級收入41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16萬元。
2003年白山鄉農村經濟總收入693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458元。
2004年末白山鄉肉牛存欄6906頭,奶牛存欄598頭,山棉羊存欄22869隻,生豬存欄8533頭,家禽存欄41842隻。
2004年白山鄉外出打工人員2720人,勞務收入816萬元。
2004年白山鄉農作物種植的品種主要是玉米,種植面積198000畝,總產量79500噸。

自然情況

白山鄉白山鄉
白山鄉位於梨樹縣城北,昭蘇太河北岸,鄉政府駐地裴家村,距縣城7.5公里。東與萬發鎮接壤,南與梨樹工業園區隔河相望,西與四棵樹鄉為鄰,北與勝利鄉、榆樹台鎮交界。幅員面積1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48公頃。轄石家堡、鮑家、劉家窩堡、老山頭、大泉眼、西白山、東白山、四合、裴家、隋家、鄭家、東風、岫巖、平山、友誼15個村。居民7178戶,人口25767人。

白山鄉地處梨樹中部波狀平原地帶。南部昭蘇太河沿岸地勢平坦,土質肥沃。中部崗陵地帶為破皮黃土,經多年耕種,耕層土壤肥力得到很大改善,但地下水位低,易旱耐澇。

主要河流一條,即昭蘇太河,流經岫巖、東白山、西白山、老山頭、劉家窩堡五個村。岫巖村偏臉城,是金代韓州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領導班子

白山鄉白山鄉
范顯德,黨委書記、鄉長,主持黨委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政所、農經站、統計。

劉中文,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紀檢委書記,主持人大主席團工作;主管黨務、紀檢。分管黨政辦公室、組織、宣傳、團委、婦聯、工會、文化、科協、郵政、報刊發行、檔案、史志、統戰、關工委、武裝部。

馮會,副鄉長,主管社會事務工作。分管公安、司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交通、勞動保障、環保、消防、土地、鄉建、民政。

楊鳳武,副鄉長,主管文化、教育、廣播、計畫生育。

楊鳳書,副鄉長,主管經濟工作,工業農業。分管企業辦、民營經濟、招商引資、農業站、林業、水管、農機、畜牧。

張仁錄,黨委委員、武裝部長,負責武裝部及預備役工作。

王立國,黨委委員、黨政辦公室主任,負責黨政辦公室工作。

姜行舟,黨委委員、社會辦公室主任,負責社會事務辦公室工作。

周洪元,黨委委員、經辦主任,負責經濟辦公室工作。

機構設定

白山鄉白山鄉
一、黨政辦公室

負責全面了解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及時掌握和反映各方面重要動態;負責黨委、人大、政府日常工作的綜合協調,對黨委、政府工作部署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黨建、統戰、武裝、共青團、婦聯、工會工作;負責幹部人事、行政、財務、信息、文秘、檔案管理等工作。

二、經濟辦公室

負責編制本鄉產業發展規劃;協調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相關問題,為企業提供服務;培育和健全市場體系,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負責招商引資、統計、科技工作。

三、社會管理辦公室

負責民政、人口與計畫生育、村鎮建設、民族宗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勞動和社會保障、科教、文化、衛生醫療工作;負責其他社會事務管理。

四、財政所

負責本級預算的編制、預算收支業務核算、年終決算業務,編制財務報表;負責本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負責農民的糧食直接補貼及業務核算;負責鎮財政專項資金和國家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業務核算及監督管理。

基層辦所:經管站、土地所、派出所、司法所、林業站、畜牧站、農機站、農業站、民政辦、計生工作站、城建所、廣播電視站、文化工作站、勞動和社會保障所。

招商引資

白山鄉白山鄉
企業及招商引資情況
2005年招商引資完成情況:

1、北鶴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投資200萬元,引進外資120萬元。
2、東白土先進先鋒養雞場,總投資120萬元,引進外資120萬元。
3、蔡忠糖化飼料廠,總投資130萬元,引進外資90萬元。
4、科爾沁牛業原料基地,總投資520萬元,引進外資470萬元。
5、六村肉牛養殖場,總投資110萬元,引進外資100萬元。
6、七村板材加工廠,總投資150萬元,引進外資120萬元。
7、八村肉牛養殖場,總投資120萬元,引進外資120萬元。

下步招商引資工作計畫:
1、玉米深加工項目:由安徽豐原集團投資8億元建設的6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和內蒙古日冕集團投資2億元建設的熱電聯供項目將首批入駐白山鄉工業園區。項目正在辦理前期運作相關手續,將於4月份開工建設。
2、白酒批發市場:肉牛育肥所需飼料的相關產品——純糧白酒在白山鄉每天生產可達15噸,急需籌建規範化的白酒批發市場,位置初步定在龍廣路西側,占地15000平方米,總投資500萬元。
3、肉牛育肥養殖以及屠宰加工項目:白山鄉是龍江縣的肉牛之鄉,肉牛短期育肥已經形成規模,年出欄肉牛12000頭,濱洲鐵路和碾北公路貫穿全境,招商引資政策優惠,已經吸引外資930萬元。
4、東白土村旅遊風景區、龍哈村旅遊風景區: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沿白山河生長百年榆樹、柳樹,綠色旅遊開發前景看好。

經濟建設

全鄉工業主要有4個機磚廠,一個木材加工廠,2個塑膠製品廠,年產值2000萬元,利稅300萬元。

農業以種植玉米為主。玉米種植面積均在耕地面積的75%左右。玉米品種不斷更新換代,採用抗低溫、抗病、高油、高澱粉、高蛋白、中熟、晚熟品種60多個。採用測土施肥、大田壠溝追肥及藥物拌種、化學除草、防蟲、生物防蟲等科學種植管理方法,每公頃產量在2萬公斤以上。

園藝特產業以溫室蔬菜為主。2002開始在東白山村創建2個棚膜小區,現以建成溫室、大棚120棟,面積72000平方米,年產反季蔬菜1000噸,銷往省城和鄰省大中城市。

畜牧業生產成為全鄉農民新的支柱產業。生豬生產發展迅猛,2005年,生豬出欄10萬頭,年末存欄57000頭牛、羊、禽年末存欄分別為1萬頭、5萬隻、49萬隻。畜牧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例首次突破50%。

基礎事業

通柏油路的村14個,占全鄉的93%。程控電話3500門,占農戶的45%,有線電視2500戶,占農戶數的31%,自來水入戶370戶,占農戶的5%。

整合教育資源,全鄉現有國小14所,初級中學2所,新“三室”建設全部達標。

全面開展了新型合作醫療,全鄉有一所中心衛生院和14個合作醫療點。

特色經濟

1、肉牛養殖:以白山鄉興隆崗村肉牛養殖為代表的白山鄉各村畜牧業發展迅速,牧業產值181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3520萬元的51.4%,肉牛短期育肥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年轉化玉米8000噸。當地轉移勞動力421人。
2、糧食市場:白山鄉耕地面積241500畝,平原低洼地19萬畝,糧食產量年年創新高,尤其是玉米產量巨大,2005年全鄉玉米產量79500噸。濱洲鐵路中的白山鄉站今年新建糧食專用發運站台,齊齊哈爾西部地區的糧食外運必須通過此處。
3、龍江縣工業園區:白山鄉北部有濱洲鐵路和碾北公路通過,交通便利,距離龍江縣城僅6公里的白山鄉開發區,被龍江縣規劃為新的工業園區。目前,新工業園區已投入資金400餘萬元,9000畝面積的規劃和通路、通水等基礎工作基本完成,每日供水量達2.1萬噸,場地已經平整,道路建設工程已結束,排水工程、通電、通郵正在設計中。年生產能力60萬噸、總投資8億元的玉米深加工項目正在洽談中,馬上開始落戶此處。

文教衛生

白山鄉白山鄉
白山鄉現有中學3所,國小10所,教師97名,中學學生1220名,國小學生1364名。白山鄉八村中學是村辦聯校,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教育改革試點校”,省教委命名為“標準化國小”和省“雙全學校”;1996年省教委授予“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白山鄉衛生院一所,村衛生所30個,醫護人員共47人,其中鄉衛生院7人,鄉衛生院基本醫療器械齊備,具有中初級職稱醫務人員共5人,可保證當地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