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捷運

西安捷運

西安捷運,是西安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目前運營3條線路,運營里程91.35千米,共設車站66座(3座為換乘車站)。西安捷運是世界四大古都擁有里程最長的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中國西北地區首個、中國(含港澳台)第十二個投入運營的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也是中國(含港澳台)第十一個實現多線路組網的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擁有眾多不可再生的古長安城建築、遺址、地下文物。穿行其間的西安捷運的建設和運營,為古城如何協調保護和發展的難題提供了範例。

基本信息

簡介

西安捷運西安捷運
西安捷運,是西安市的城市快速軌道公共客運系統。於2006年09月29日開工建設,2011年09月16日投入運營。現運營西安捷運1號線、西安捷運2號線、西安捷運3號線,以十字形貫穿西安市區。
線網覆蓋西安市七個市轄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長安區),連通古城、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大城區。
西安捷運串起了西安市東西軸線上的三橋、土門、五路口、康復路、紡織城,南北中軸線上的鳳城五路、龍首原、鐘樓小寨西安電視塔韋曲等商圈,使得市區緊密聯繫在1小時經濟圈內。

乘車指南

運營概況

西安捷運運營里程91.35千米;共設定66座車站(3座為換乘車站),其中有3站為高架車站,其餘全部為地下車站。
全線每日始發車駛離時間為06:10,終到車駛達時間為次日00:01,運營時長近18小時。
線網單日最高客運量為122.6萬人(2014年9月30日)。

運營線路

線路名稱 標識色 起點站 終點站 車站 線路長度 車輛段 (停車場) 通車時間
西安捷運1號線 藍色 後衛寨站 紡織城站 19座 25.4千米 西鹹車輛段 2013年09月15日
紡織城停車場
西安捷運2號線 紅色 北客站 韋曲南站 21座 26.8千米 渭河車輛段 一期:2011年09月16日 南延段:2014年06月16日
潏河停車場
西安捷運3號線 紫粉色 魚化寨站 保稅區站 26座 39.15千米 港務區車輛段 2016年11月08日
魚化寨停車場

運營時間

線路 首班車 未班車
1號線 後衛寨 06:10 後衛寨 23:17
紡織城 06:10 紡織城 23:17
2號線 北客站 06:10 北客站 23:15
韋曲南 06:10 韋曲南 23:15
3號線 魚化寨 06:00 魚化寨 22:40
保稅區 06:10 保稅區 23:00

安全檢查

西安捷運西安捷運
西安捷運全部車站實行安全檢查:隨身攜帶所有行李物品需放入X光檢測機檢查,隨身攜帶液體須逐件在液體檢測機上檢查或自行飲用以便目測。
為確保乘客安全,禁止攜帶有易燃、易爆、有毒危險品進站,詳見《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
西安捷運安保工作由西安市公安局捷運分局管轄。

資費信息

西安捷運票制由現行的“區間計價制”調整為“里程計價制”。票價為起步價2元6(含6公里,以下類同)公里,每增加1元,可繼續乘坐4、4、6、6、8、8公里。即0-6公里2元;6-10公里3元;10-14公里4元;14-20公里5元;20-26公里6元;26公里以上每增加8公里增加1元。
乘坐西安捷運須持有以下票卡的任意一種:

單程票

使用單程票無折扣。
購買單程票採用自動售票:在自動售票機內選擇目的車站及票數後,投入紙幣5元、10元或硬幣1元,即可出票和找零。找零面額為5元紙幣或1元硬幣。
西安捷運採用聯網計價,如需換乘,請在您的始發站一次性購買到終點站(而不是換乘站),換乘時無需出閘機,直接更換到下一條線路即可。
單程票為IC卡,只需要在入站閘機處感應便可進入付費區;出站時只需將車票塞入出站閘機的插票口即可。
購買後2小時未進站,車票自動作廢;120分鐘未出站須繳納線網最高票價5元。

定值票

使用定值票享受如下折扣:購買50元定值票預付人民幣38元;購買100元定值票預付人民幣60元;定值票內餘額使用完後,可換取一張線網內最高票額的單程票,且無2小時內進站時限。
定值票在客服中心處購買。定值票為IC卡,進站時只需在入站閘機處感應便可進入付費區;出站時只需在出站閘機處感應便可到達非付費區。

長安通

普通卡:可享受9折優惠;
學生卡:可享受5折優惠;
老年卡:免費乘車,但在周一至周五7:30-9:30、17:30-19:30(尖峰時段)不可使用老年卡乘車。
長安通為西安城市一卡通,可用於乘坐公車、捷運、計程車以及小額付費,可在西安市各大銀行或各公交公司網店及部分捷運車站購買,工本費18元,可租用;可在捷運自動售票機進行充值操作,最低充值金額為10元;長安通為IC卡,使用方法與定值票相同。

捷運特色

地下宮殿

作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地下文物遍布。在修建過程中,如何確保捷運工程建設不破壞古建築、古遺址,是捷運建設的關鍵之一。除此之外,在捷運修建的過程中,沿途還發現了數百座古墓,發掘出一大批文物。
因此在修建之初,便有市民與學者要求將捷運車站與博物館相結合,但考慮到疏散人群的需要未能實施;因此車站設計便充分考慮到了與文化名城的氛圍相搭配的因素,借鑑莫斯科捷運的藝術氣息與廣州、南京、香港等地城市軌道交通的現代化工藝,每座車站都由設計師精心打造,大方簡潔,飽含藝術氣質。
西安捷運所有車站整體色調均為明快的淺色,搭配藏藍色與木黃色。與國內捷運車站支撐立柱普遍採用現代包裝材料不同,西安捷運車站支撐立柱全部採用花崗岩,所有車站的立柱橫截面都不同,雕刻以不同的紋樣,配上不同的裝飾甚至是唐三彩。
所有車站的天花板都採用中國傳統的宮燈格局,在力求通風、照明等現代需求的同時,營造出濃濃的中國風味。除此之外,每座車站均設定大量浮雕、文化牆等,有金屬工藝的、現代工藝的、陶瓷的、花崗岩的,均採用一句成語做主題,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師生創作,多與捷運站所處的區域特點有關。每座車站均有一面以上的主文化牆和兩面以上的副文化牆。其中最出名的是永寧門站的文化牆,採用了鎏金工藝,使得整座車站本身就是精美絕倫的藝術精品。
根據車站所處的區域特點以及站名,各站還設定不同的主題景觀。比如龍首原車站的“龍”文化主題,在文化牆上引用很多關於“龍”的古詩,整個車站的屋頂也都好似一條遊動的龍;大明宮西站的天花板以立柱為中心,向兩側傾斜,根根吊頂好像房梁,營造出了一派皇家宮殿的景象;半坡站尖尖的屋頂就好似半坡先民居住的棚屋,立柱飾以半坡著名的“人面魚形紋”;滻河站藍色的波浪形風格設計像極了水底的感覺;而行政中心站則為亞洲唯一的玻璃穹頂地下車站,白天時採用自然光,任憑陽光肆意傾灑,一到晚上,玻璃穹頂便可發出七彩光,使得整座車站充滿浪漫的童話氛圍。在玻璃穹頂四周,是漢白玉的浮雕,讓整座車站就像水晶宮一般華麗。

捷運細節

捷運站也通過各種細節體現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比如站台層的座椅,便仿造傳統木製座椅的樣式,側面印有兵馬俑銅車馬紋樣。看似是木製座椅和花崗岩側面,但實際上是常用的不鏽鋼材質,又體現出裝潢的現代工藝與簡潔易維護的特點。

硬體設施

便捷換乘

在北客站,2號線與火車北站實現零距離轉乘——捷運站台層設定在火車北站地下2層,而站廳層則直接採用火車北站的到達大廳,可以直接轉乘高鐵、計程車、公車等,實現客流疏散的高效化。
在紡織城站,1號線與城東客運樞紐實現零距離轉乘——捷運站台層設定在城東客運樞紐地下2層,而站廳層則與城東客運樞紐售票大廳設定在一層,可以直接轉乘長途客車、計程車、公車等,實現客流疏散的高效化。

禁止門

西安捷運所有車站均設定了全透明禁止門來防止乘客跌入軌行區,並阻止軌行區的活塞風對車站的空氣和溫度產生影響。
西安捷運禁止門蓋板也仍然保持獨有特色,未選用常見的白色或者淺色底色,而仍然選用藏藍色,並將線路標識色帶貫穿其中(1號線為淺藍,2號線為紅,3號線為紫粉色),醒目搭配該站的車站標識,並採用顏楷字型書寫站名。

捷運列車

西安捷運1號線列車由中國北車大連機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輛總計25列150輛。B型車,採用接觸網的方式受電,車輛長約19米,寬約2.8米,高約3.8米,整列車額定載員1468人,最大載員為1880人,座席240人;車輛最高運行速度為80km/h,車輛的使用壽命為30年。車體採用先進的輕量化不鏽鋼車體,外表免塗漆處理,既綠色環保又降低了對車體外表面的維護成本;車體前端設計成可吸收撞擊能量的結構,以保證乘客安全。列車採用進口西門子信號系統,提供基於無線通信的CBTC移動閉塞式技術、有人監控下的全自動駕駛模式運營。全列車貫穿1號線標識色淺藍色色帶,方便乘客辨識。
西安捷運2號線列車由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輛總計22列132輛,車採用3動3拖6輛編組的形式。B型車,採用接觸網的方式受電,車輛長約19m,寬約2.8m,高約3.8m,整列車額定載員1468人,最大載員為1880人,座席240人;車輛最高運行速度為80km/h,車輛的使用壽命為30年。車體採用先進的輕量化不鏽鋼車體,外表免塗漆處理,既綠色環保又降低了對車體外表面的維護成本;車體前端設計成可吸收撞擊能量的結構,以保證乘客安全。全列車貫穿2號線標識色紅色色帶,方便乘客辨識。
西安捷運3號線列車由中國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車輛總計41列246輛,車採用4動2拖6輛
編組的形式。B型車,採用接觸網的方式受電,車輛長約19m,寬約2.8m,高約3.8m,整列車額定載員1468人,最大載員為1880人,座席240人;車輛最高運行速度為80km/h,平均時速大於35km/h,車輛的使用壽命為30年。車體材料為外表免塗裝的不鏽鋼,採用DC1500V接觸網受電方式。全列車貫穿3號線標識色紫粉色色帶,方便乘客辨識。

文保措施

西安捷運1、2號線主要涉及的文物古蹟為明城牆和鐘樓。護城河的深度為12—15米,城牆基礎只有3—5米,而捷運線路埋深在20米以下,並且穿越位置避開了城牆的變形敏感區;2號線通過鐘樓時則進一步採用了繞避方式。為了保護古都的地上、地下文物免因捷運運行時的震動造成損傷,1號線道床與軌道之間墊設橡膠、2號線道床與軌道之間夾設彈簧。
另一方面,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建成可以減少地面道路修建規模,減輕老城區交通壓力,改善人居環境,為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文物保護留出了足夠空間,有利於歷史文化名城環境風貌和古城格局的保護,符合文物保護原則。

交通條例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自2011年9月1日起實施,旨在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順利進行和安全運營,規範城市軌道交通管理,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

捷運標識

企業標識

西安捷運標識整體似一方象徵誠信的中國印章,被稱作“城牆章”,西安捷運標識採用中國傳統對稱布局,外方內圓的設計,採用了西安的標誌性建築城牆與捷運拱形隧道演繹出捷運英文縮寫M,直觀體現千年古都與現代化捷運的對接,同時又以西安明城牆兩側向外延伸的城牆像河流、像血脈,寓意捷運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傳統中國紅吉祥、喜慶,是西安800萬市民的熱情與期盼。
而方形的捷運標識在中國還是第一例,我國其他城市的捷運標識多是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狀。同時為了突出中國特色,標識也採用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紅,在交通設施中也是引人注目的警示色,能夠起到突出的作用;其次,它採用西安城牆作為基本形狀,白色和紅色也是色彩上反差對比突出的搭配,同時也象徵著捷運是一種公共設施,是純潔的,沒有雜質的,外面採用了城牆垛口的形狀,內側的橢圓既代表城牆的城門,也是捷運隧道的造型,二者公共構成了一個M型,也是捷運metro在國際上的公認的標識,線條流暢,也象徵著捷運運行的通暢。此外,這個作品也和2008年奧運會的標識“中國印”在某種程度上異曲同工,體現了歷史的記憶。

民間稱呼

西安捷運標識又被民間親切地稱作“毛毛蟲”,就好像一隻卡通的毛蟲穿行在城市的地底,等待著羽化成蝶的時刻。

捷運置業

西安捷運置業有限公司是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承擔著捷運沿線的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集投資規劃、開發建設、商業管理和物業服務為一體,形成了高效的多業態綜合開發能力,產品覆蓋住宅、寫字樓、服務公寓、綜合商業等城市綜合體。

車站標識

西安捷運在全國率先採用每個車站一個獨立標識(即“一站一標”),也採用“城牆章”式的矩形圖案設計,在車站立柱、車站顯著位置、禁止門蓋板、導向牌等配合顏楷字型的站名出現,方便乘客。美中不足的是,西安捷運車站的英文翻譯採用漢語拼音,因此國外乘客乘車時可能有所障礙。

吉祥物

西安捷運卡通吉祥物被稱作“邁拓”,是英文Metro的諧音。整體造型以捷運2號線列車為原型,進行卡通化處理,配上西安捷運標識。邁拓的出現是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老少鹹宜代表捷運人精神風貌的卡通形象為主要角色。

導向標識

西安捷運導向標識是在具備最基本的理性功能的基礎上,根據城市本身的社會文化定位,將具有城市特色,反映城市人文、地域等的設計元素融入形態設計中,使理性功能與精神性層面的人文關懷因素形成有機統一。
標識立柱高3.8米,寬0.41米,通體靈巧不失穩重。色彩為灰藍色,由唐代繪畫藝術中常用的礦物顏色歸納而來,穩定而平衡感強,給人一種和平安詳的感覺。整個標識立柱大體分為四部分,自上而下,頂端為西安捷運標誌,中間為書法站名,書法站名由書法體及站名標識符號構成,經過設計的中國傳統書法體——顏體與現代設計完美融合,體現了西安的古城特色;站名標識設計是根據全線各站的地標性建築物衍變而來,突出各站個性特徵,使人們產生親切感,同時起到標識的易辯、易識、易讀的引導作用。中部為車站標識及列車首末班時間,下部為縱向線路圖。底部為雷射切割的裝飾紋理,正立面功能劃分明確,側面的“S”曲線造型將正面的四部分整合為一體,完整而美觀,厚重且沉穩,無論是遠觀還是近距離接觸,都充分展現了標識設計的功能美、技術美與藝術美。
中國傳統紋樣中的太極圖案與回紋是最為人所熟知的,經常被用於傳統建築裝飾當中,太極圖中內涵和諧之美,回紋有迂迴不斷之意,將這兩個具有強烈中國特色的傳統紋樣相結合,透過設計加工後的形態詮釋產品的內涵意義,形成西安捷運二號線標識立柱的側面造型“S”,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產品的和諧共生,在滿足了物理功能的基礎上,由外在形狀體現內在神態,形予意,意通形,從而使標識立柱造型在具備其本身固有的功能上,更加貼切的反映出了時代的潮流,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使導向牌擁有了厚重的文化感、民族性,設計理念和產品的視覺感染力得到更為深刻的延伸和發展。
西安捷運導向牌的基本造型取自人們熟悉的基本建築構件“瓦”,將瓦的原型進行藝術的加工處理、簡化、升華,形成西安捷運二號線導向牌的側面造型“U”,瓦即為意,意即形的靈魂,語意蘊含了形態升華與凝練的情感,意與形之間如“影”隨“形”。

捷運文化

宣傳口號

標識口號:
穿越歷史,感受未來。
運營口號:
捷運所至,愛心相隨。
企業精神:
追求卓越勇創一流
企業使命:
傳承文明提速西安
核心價值觀:
服務百姓奉獻社會
企業作風:
求真務實嚴謹創新
廣告宣傳:
2011年:城市的未來,我們的動力;西安捷運,與您同行每一天。
2013年:一站一世界,一程盡繁華;西安捷運,為您呈現穿越千年的盛世風華。

紀念車票

2011年09月16日——西安捷運2號線開通紀念票;
2012年01月14日——壬辰龍年春節紀念票;
2012年02月14日——“開往春天的捷運”情人節玫瑰單程票。
2012年06月11日——Family親情卡;
2012年09月16日——西安捷運2號線開通周年紀念票;
2012年12月21日——聖誕美食節紀念票;
2013年01月22日——癸巳蛇年春節紀念票;
2013年09月15日——西安捷運1號線開通紀念票;
2017年01月03日——西安捷運3號線開通紀念票。

節慶文化

2012年02月14日,西安捷運打造“開往春天的捷運”主題活動。當天,西安捷運免費贈送“玫瑰單程票”,邀請情侶們乘坐“愛號線”(西安捷運2號線)感受情人節的甜蜜氣氛。只要關注西安捷運運營網或西安捷運官方微博,說出求婚語或真摯願望,即有機會獲得一次“捷運式情人節約會”。活動主辦方還抽出3名幸運真情男生,在情人節當天為女方送去“玫瑰單程票”和一束99朵玫瑰花,邀請女方乘捷運來到主題車站,接受真情男生的驚喜表白。當天,捷運小寨站、鐘樓站、北大街站、市圖書館站被裝扮成年代秀、童話秀、動漫風及教堂風等風格各異的愛情主題公園,並組織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讓每位有情人都能夠在捷運曬甜蜜、說幸福。網友們還可通過微博參與線上“曬甜蜜情侶照”互動活動。當天下午,北大街站C口的下沉廣場被改造為“愛情遊樂園”區域,使用愛情通關卡參加各種趣味遊戲,收集通關郵戳,兌換愛情紀念品,並送出價值萬元的裸鑽大獎。

車站文化

玫瑰車站:北大街站是西安捷運第一個主題車站,全車站通過玫瑰花裝點出漂亮的乘車範圍;而玫瑰乘務組更是以“玫瑰”為品牌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陽光車站:行政中心站是西安捷運第二個主題車站,因為水晶宮般的車站造型,讓陽光可以肆意傾灑,因而得名。

民間文化

西安捷運開通首日便有“楊貴妃”、“唐玄宗”等進行“穿越之旅”。
西安捷運在長安城地底穿梭,不經意間即跨越13個朝代,加上沿途的古蹟遺址、發掘出的大型墓葬,有很多市民、網友以此為題材暢想“穿越歷史”。

捷運宣傳片

西安捷運2號線開通時即播出了第一版宣傳片,以“西安捷運,與您同行每一天”為主題,強調“西安捷運與您同行每一天”;整部宣傳片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為節慶、第二章為古韻、第三章為和諧。
西安捷運1號線開通時開始播出第二版宣傳片,以“行者的足跡”為主題,“一站一世界·一程盡繁華”,講述“西安捷運給您呈現穿越千年的盛世風華”。

全面上線

去年以來,西安捷運開展以“您乘坐西安捷運出行,我講絲綢之路文明”為主題的公共文化建設系列活動內容之一。
西安捷運39座車站因所處位置不同、歷史文化典故不同,所以播報的內容不相同。廣播採用中國風式的輕音樂作為配樂,使其歷史韻味更加濃厚。語音廣播每隔15分鐘在各捷運車站站廳、出入口循環播放一次,讓乘客在購票或進出車站的同時,既能快速了解車站周邊標誌性建築,掌握精準出行信息,還能加深對西安歷史文化的了解。

發展歷史

西安捷運的起步要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當時西安市政府打算效仿北京捷運,將西安城牆拆除,牆址所留的壕溝即可建設西安捷運1號線。後隨著城市發展理念和文物保護觀念的進步而作罷。
1993年,西安市正式出台捷運修建規劃,規劃中提出修建4條線。這便是現有西安捷運規劃的雛形。
2002年,現行《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出台,決定修建6條捷運線路。
2005年,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06年,《西安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通過建設部專家組審查;
2006年,國務院正式批准《西安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06年-2015年)》;
2007年,西安捷運2號正式動工,一期工程由北客站至會展中心。
2008年,西安捷運1號線開工。
2010年,西安捷運3號線開工。
2011年09月16日,西安捷運2號線開通運營。
2012年06月,西安捷運4號線開工。
2013年09月15日,西安捷運1號線開通運營。
2014年06月16日,西安捷運2號線南延段開通運營。
2015年11月26日,西安捷運1號線二期工程開工。
2016年03月29日,西安捷運6號線開工。
2016年04月01日,西安捷運線網客運量達到130.97萬人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2016年11月08日,西安捷運3號線開通運營。

建設線路

西安捷運1號線

森林公園——後衛寨
西安捷運1號線二期工程於2015年11月26日開工,預計2019年通車運營。線路西起森林公園,東至後衛寨。線路途經鹹陽市秦都區、西安市未央區兩個行政區,串起西安市區、西鹹新區灃東新城、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鹹陽市區。線路全長6.1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4座地下車站。
森林公園-灃東路-上林路-張家村-後衛寨。與西安捷運1號線一期貫通運營。

西安捷運4號線

北客站——航天新城
西安捷運4號線於2012年試驗段(大雁塔~五路口)開工,2014年正式全線開工,預計將於2018年下半年建成運營。線路南起航天產業基地,北至北客站。線路途經長安區、雁塔區、碑林區、新城區、未央區五個行政區,串起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曲江新區、古城核心區、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連通西安火車站、西安火車北站,線路全長36.3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29座地下車站。
北客站-尚新路-鳳城十二路-鳳城九路-文景路-行政中心-鳳新路-常青路站-百花-曹家廟-玄武路-大明宮-含元路-火車站-五路口-大差市-和平門-李家村-後村-大雁塔-大唐芙蓉園-雁南四路-金泘沱-航天大道-飛天路-航創路-神舟大道-航天東路-航天新城,與西安捷運3號線在大雁塔站換乘,與西安捷運1號線在五路口換乘,與西安捷運2號線在行政中心換乘,與西安捷運13號線在北客站換乘,亦可在北客站出站轉乘西安捷運2號線。

西安捷運5號線

和平村——紡織城火車站
西安捷運5號線於2016年8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運營,東至紡織城火車站。線路途經未央區、蓮湖區、碑林區、雁塔區、灞橋區五個行政區,連通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市區核心地帶、曲江新區。線路全長25.7公里,其中高架線為1.4公里,其餘為地下線,共設19座車站,其中18座地下站、1座高架站。

西安捷運6號線

南客站——紡織城
西安捷運6號線於2016年3月29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建成。線路南起南客站,東至紡織城。線路途經長安區、雁塔區、蓮湖區、碑林區、新城區、灞橋區六個行政區,串起新西安火車南客站、西安三星城、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並橫貫市區核心地帶,線路全長39.4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27座地下車站。

西安捷運6號線

勞動南路站——紡織城站
西安捷運六號線二期工程起於一期工程終點勞動南路站(不含),線路沿勞動南路、西關正街、西大街、東大街、東關正街、鹹寧路、紡織城正街、長樂東路至終點紡織城站,線路全長約19.5km,均為地下線。二期工程共設車站17座(其中換乘站6座),平均站間距1.16km。新建紡織城停車場一座。

西安捷運9號線

紡織城——秦漢大道
西安捷運9號線一期工程(紡織城至臨潼市域軌道交通工程)於2014年06月開工,西起紡織城,東至臨潼區秦漢大道。線路途經灞橋區、臨潼區兩個行政區,連線西安市區與西安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線路全長25.15公里,共設15座車站。
紡織城-香王站-紡園三路-田王-洪慶-紫霞四路-紫霞一路-芷陽五路-芷陽廣場-大學城-療養院-華清池-廣場路-臨潼北二環-秦漢大道。與西安捷運1號線在紡織城換乘。

西安捷運13號線

北客站——機場
西安捷運13號線一期工程(北客站至鹹陽機場城際鐵路)於2011年12月開工,南起北客站,西北至機場。線路途經西安市未央區、鹹陽市渭城區,連線西安市區與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線路全長27.3公里,共設9座車站,其中3座地下站、3座地面站、3座高架站。
北客站-尚苑路-馬坊-秦漢商務區-長陵-底張-空港新城-機場東-機場。與西安捷運4號線在北客站換乘,亦可在北客站出站轉乘西安捷運2號線。

計畫開工

西安捷運8號線

環線
西安捷運8號線途經新城區、雁塔區、蓮湖區、未央區四個行政區,走向為西二環、唐延路、丈八路、雁展路、雁南四路、南三環路、長鳴路、幸福路、廣運潭大道、鳳城二路、朱宏路、北二環回到西二環。線路全長50公里左右。

未來規劃

2016年8月12日,西安捷運依照程式在官網公示了“關中城市群都市區域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環評報告,報告顯示,未來規劃將有18條軌道交通線路覆蓋關中城市群都市區。
“關中城市群都市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由18條軌道交通線路組成,未來的軌道箭筒線網主體網路形態呈棋盤+環+放射結構,規劃線路總長度796公里。其中西安市域範圍內線路長度為549.8公里,鹹陽市區範圍內線路長度51.9公里,西鹹新區範圍內線路長度為194.3公里。

安全事故

2008年12月30日16時30分許,西安捷運2號線緯一街至會展中心區間隧道著火,未造成人員傷亡。
2009年01月01日10時許,西安捷運2號線鐘樓站工地發生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
2009年05月26日09時45分,西安捷運1號線萬壽路站工地內一市政施工起火,一名工人被燒傷。
2009年08月02日09時許,西安捷運1號線8標段灑金橋車站工地發生嚴重塌方,兩名施工人員被埋。這兩名被埋人員分別是:53歲四川籍民工甘祥賓和22歲的雲南籍民工塗千軍;兩人分別在被埋三小時後救出現場,但終因搶救無效死亡。這是西安捷運開工建設以來首次出現致命事故。
2013年05月07日02時許,西安捷運3號線通化門至胡家廟區間隧道發生嚴重塌方,事故造成1人骨折,3人輕傷、5人被埋。由於被埋時間過長,5名被埋工人救出後仍搶救無效不幸遇難。遇難者中,王國生36歲、楊全軍43歲,劉繼紅41歲,周建軍52歲,4位均來自陝西省漢中市勉縣,22歲的司斌(挖掘機徒弟)來自西安市灞橋區。
2013年07月07日11時許,西安捷運3號線滻灞中心至香湖灣區間高架橋在拆除鋼模板時發生意外,來自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的施工人員王秀建從高空墜落,雙手支撐約3分鐘後終因體力不支從10餘米高處墜地。墜地後極為痛苦,在長達3個小時的搶救後宣告不治。
2013年08月20日12時50分許,西安捷運1號線外部電源電力溝道工地發生火情,下午2時許火被撲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2017年3月21日,西安捷運全力配合市聯合調查組調查核查,同時對捷運一、二、三號線設施設備展開拉網式隱患排查,做到“有患治患,無患完善”,切實確保運營安全。西安捷運要百分之百整改到位。

榮譽獎項

2014年10月,在FIDIC年度工程頒獎典禮上,西安捷運2號線工程榮獲2014年度“全球傑出工程”大獎,成為中國以及亞洲地區唯一獲此獎項的項目,這也是全球第一個獲FIDIC大獎的捷運工程。

中國捷運現狀

地下鐵道,簡稱捷運,亦簡稱為地下鐵,狹義上專指在地下運行為主的城市鐵路系統或捷運系統;但廣義上,由於許多此類的系統為了配合修築的環境,可能也會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蓋了都會地區各種地下與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運輸系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